低年级作文教学

点赞:4723 浏览:184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缓慢滞重,见效甚微.因此,作文教学之路注定是一条充满崎岖坎坷而艰难的道路.而写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并且作文分数在历年语文中一直占着相当的比重,因此,作文教学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以下是本人对作文教学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密切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作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语文课本的篇目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内容与形式几近完美结合的经典篇章,大多是可供我们仔细品味、揣摩、欣赏与学习的写作范文.几乎每堂语文课都离不来阅读教学,而语文教材中则一个单元安排一次写作训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把读与写孤立起来,一味的解释语修逻文,肢解文段,讲授段落大意,概括中心大意,而应该侧重于“读”到“写”之间的迁移、延伸,做到写作天天讲,天天学.

无论篇、段,我们可尝试围绕着这样三个步骤来引领学生阅读,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内容谋篇布局、立意构思、精彩片段的揣摩中去感受作者行文的匠心独运,从而积累丰富的词语,积累各种类型的句式,积累多种多样的文章结构模式,引领学生从文本到写作技巧的探讨,拓展语文教学的宽度.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在长期反复训练和积累中,不仅形成阅读能力,还形成写作能力,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整合.

二、充分利用教学契机推荐名篇佳作,积极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要想能写出好的文章,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思想的深度决定写作的深度.书本中的是百代的精华.学生思想的积淀一方面来自生活阅历,一方面便是书本阅读.阅读不仅丰富我们生活,还丰盈我们的思想.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鲁迅先生曾说过,写作技巧都是骗人的鬼话,写作哪有什么诀窍,要有就是多读多写.鲁迅先生的话虽然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他强调的是积累与训练,熟能生巧.作文教学不仅贯穿在课内的阅读教学中,更应该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与积累当中.而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与积累,那就需要老师在课内下一定的工夫.

佳作欣赏可以设置于阅读教学的拓展迁移中,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感受诗歌非凡的想象力和深远的意境,感受其情韵并美的诗意,感受其语言的凝练和富有表现力,感受不同游子的同一种心境,使语文课堂充满艺术感染的力度和人文的气息,使学生的情思都得意熏陶.

佳作欣赏,不仅是名篇,还可以是学生的精彩习作,在每次作文讲评的时候,将班上同学的佳作让大家共赏,点评,交流讨论,在品评互动中达到相互欣赏与学习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创作——我手写我心

前两点谈的是写作技巧和积累的问题,这里谈的是学生的自主创作.

写作是对生命的烛照与关怀,是独一无二的精神轨迹的刻录.“文如其人”,文字应该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的载体,它是一个人的符号、标志、象征,流淌着一个人的气息和特质.

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个性创作和表达.我不主张语文教师在写作之先,就给学生提供可模仿的范文,这样会约束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累,不吐不快.因此,写作是一种有技术含量的表达,更是一种思考的升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创作,流露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作文题目,引领学生做个细心的人,做个多情善感的人,做个善于观察、感悟与思考的人,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关注阴晴雨晦,关注季节变更,关注人情冷暖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景一物,注入我们的感情与思考,把眼睛看到的、心灵感悟到的、头脑思考到的东西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文章,写作原来就可以这么简单.

低年级作文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先要有米.作文,也得先有“米”.“米”就是写作的材料.“米”来自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米仓”.因此,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关键的是你有没有用心去找“米”,并懂得取舍.

最后,作文教学还应将作文指导、学生自改、互评、讲评过程落到实处.

作文指导、学生自改、互评、讲评是常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互动连带而又密不可分和缺一不可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当学生能感受到这种成功的美妙时,他对写作也就乐此不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