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术与专业翻译人才培养

点赞:18143 浏览:811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代社会呼唤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翻译怎么写作行业而言,理想的翻译人才应该既懂双语、文化和相关专业知识,又懂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一直比较重视前一种要求,但对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方面的培养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翻译技术教学对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相关要求:当代社会对翻译怎么写作和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翻译技术的优势、翻译技术教学的必要性、翻译技术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翻译技术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应对策略以及翻译技术教学个案分析.

关 键 词:翻译技术;专业翻译人才;职业译者;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3-0062-0006

新世纪以来,包含传统翻译、技术写作以及新兴的本地化怎么写作和软件外包在内的语言怎么写作行业有了长足发展,社会对优秀语言怎么写作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翻译技术的发展,对语言怎么写作行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的翻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事实上,在许多大规模翻译项目中,只有充分依靠计算机新技术的帮助,才能更好地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由此,掌握翻译工具及相关技术已成为专业翻译人才必备的素养.

国际上不少大学在翻译课程中高度重视翻译技术和翻译工具,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美国的卡内基一梅隆大学等.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一些高校也是如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这些高校在机器翻译、术语管理、翻译技术培训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翻译测试等方面已经摸索出比较完善的体系和有效的方法.

长期以来,大陆翻译界对翻译技术重视不够.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译员开始重视翻译技术,并使用翻译工具来提高翻译效率,Trados、DdjaVu等翻译记忆系统逐渐为译者所熟悉.翻译研究和教学界也开始重视对翻译技术的研究(王正、孙东云,2009:16).例如,吴(2006:55)认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对翻译教学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并着重介绍了Trados等翻译记忆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徐彬(2006:59)系统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概念和分类,并论述了如何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有效应用于翻译教学.吕立松、穆雷(2007)对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介绍了海外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现状,并建议国内高校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纳入翻译教学之中.

鉴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拟集中探讨翻译工具和相关翻译技术对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相关要求.

1当代社会对翻译怎么写作和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

1.1对翻译怎么写作的要求

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低成本、高质量地及时发布多语言信息,成为企业的难题之一.在这种要求下,翻译怎么写作行业发展成为更大意义上的语言怎么写作行业,专业翻译人才纳入语言怎么写作行业人才框架之中.

当代社会对语言怎么写作行业提出了如下要求:怎么写作产品的交付时间越来越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语言怎么写作部门常常需要同时管理多个翻译项目;翻译人员需要重复利用已翻译过的内容来提高翻译效率;翻译流程中各种科技的应用要求译员、审校和项目经理掌握更多的IT技能.

1.2对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代社会呼唤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就翻译怎么写作行业而言,理想的专业翻译人才应该具备如下素质:翻泽理论素养+双语能力+相关专业知识+翻译技术+翻译管理能力.也就是说,理想的翻译人才应该既懂双语、文化和相关专业知识,又懂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对于前一种要求,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部门(包括高等院校和相关机构)一直比较重视;但对于后一种要求来说,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方面的培养相对滞后,因此,这正是翻译人才培养单位需要加强的方向.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译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事实上,译者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检测如译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失去其竞争力(Samuelsson-Brown,1996:280).当今社会,只有熟练掌握翻译技术的译者才称得上是高素质专业翻译人才或职业译者.因此,黄友义(2010:49)指出,目前中国的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翻译市场需要大批专业化、职业化和技能化的翻译人才.

2翻译技术的优势与翻译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2.1翻译工具和翻译技术

翻译工具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理解.广义的翻译工具指能在翻译过程中提供便利的所有软硬件设施,如文字处理软件和设备(包括计算机)、扫描仪录音设备、文本格式转换软件、电子辞典、在线辞典、在线搜索引擎、在线检索数据库、光学字符识别软件等;狭义的翻译工具指为提高翻译效率、优化翻译流程而设计的专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钱多秀,2009:50-51).目前,西方的CAT主流软件有SDLTrados、DejaVux、Wordfast、WordFisher等;中文区的CAT主流软件包括雅信CAT软件、华建机器翻译软件系列、传神辅助翻译及管理平台、译典通(Dr.Eye)、泽经(Transwhiz)等(文军等,2010:125-144).

翻译技术指翻译行业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和电子翻译工具,具体包括机器翻译(MT)、翻译记忆系统(TM)、术语管理系统、软件本地化工具以及在线词典、术语库和语料库等(袁亦宁,2005:51).翻译技术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翻译技术指能够用来帮助语言翻译及其他跨语言交流活动的所有形式的信息技术,而狭义的翻译技术则主要指CAT及其相关工具和技术.学术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狭义的翻译技术.

2.2翻译技术的优势翻译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核心是TM),能够大量减轻翻译工作者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在现代社会,信息交流、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单靠传统的翻译方法来掌握最新的资讯显然是不够的.充分利用翻译记忆系统,能够帮助译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完成更多的翻译任务(吕立松、穆雷,2007:37).具体而言,翻译技术的核心即翻译记忆系统具有如下优势:①确保译文的一致性和质量.对于大型项目,使用TM软件,可以轻松做到术语统一,最大限度保证译文质量,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②加快翻译进度.随着项目的进行,术语库、项目词典以及翻译记忆中的匹配资料会越聚越多,翻译速度随之不断提升;③减少翻译项目的费用.同样的句子无需翻译两次,而且能减少人工审校周期,因而也就降低了翻译项目的费用;④为未来的项目积累翻译资产.建立知识资产库,可以将语言转化为企业资产,并为将来的翻译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总之,使用翻译记忆系统等翻译技术能够达到如下四个目标,即翻译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翻译数量更大、翻译质量更高.


以翻译记忆系统为核心的翻译技术在翻译教学中也显示出巨大优势:①帮助学习者熟悉翻译实务,提高实践能力;②用双语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③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王正、孙东云,2009:17-18).

2.3翻译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全球化市场给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译者和翻译公司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供质优价廉的翻译怎么写作.而译者和翻译公司要达到这样一种平衡,最佳选择就是寻求技术支持,即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翻译和管理,否则就难于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翻译任务,也就不可能满足客户需求(田艳,2012:69).

Sehaler(1998:155)认为,翻译职业参与本地化等兴趣盎然、获利丰厚的翻译活动,就必须逐步解决传统职业价值体系与新技术之间的冲突.这就意味着需要彻底改变译者的职业思想系统,并把翻译技术课程纳入译者培训项目.为此,翻译学习者毕业之前必须了解各种翻译工具,并且能够选择使用其中一些典型的工具.Kingscott(1996:295)也认为,不把技术类问题纳入译者培训项目,大学里的翻译教学就会越来越远离实践,并被边缘化,及至最后丧失与翻译任务的关联性.因此,技术进步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沟壑必须填平.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进一步将技术类培训纳入译者培训项目,熟练掌握翻译技术正在逐渐成为译者的先决条件.徐彬(2006:59-63)认为,将CAT技术教学纳入翻译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解释:翻译市场的需求、翻译机构对技术的要求以及项目和报酬的网络化交付.徐彬等(2007:85)进一步指出,必须向翻译学习者介绍翻译记忆的基本理念,帮助他们掌握核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为他们走上社会之后的翻译实践怎么写作.实践证明,熟练掌握CAT技术的毕业生在面临软件企业和欧盟组织等高技术化翻译环境时的确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如何将翻译技术纳入翻译学习者的课程体系,成为翻译教学领域的一个新话题.Bowker(2002:15-20)主张,将翻译技术引入译者培训课程体系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分析翻译技术对翻译教育的影响、探讨人机互动问题、学会翻译技术评价方法、考察翻译工具改变常规翻译实践的方法、为翻译实证研究提供数据、夯实基本的翻译技巧.

3翻译技术: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往往由课程板块或教学模块构成.钱多秀(2009)较早提出CAT技术教学的课程板块,主要涵盖如下八个方面:机器翻译和机辅翻译史、机器翻译和机辅翻译的原理、翻译工具及其功能、语料库与CAT、术语与术语库、对齐与翻译记忆、主流CAT工具以及CAT与全球化和本地化.

鉴于职业译员在翻译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信息技术,徐彬(2010)在设计CAT教学模块时,从广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出发,设计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翻译信息技术(包括高级文字处理技巧、数字文本获取技术、输入技术、搜索技术以及语料检索等)、术语工作、CAT系统应用以及翻译项目管理.

俞敬松、王华树(2010:40)概括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时,论及所应包含的翻译技术类课程.除了语言类课程(占总课时量的45%)之外,翻译技术类课程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IT类课程(20%),包括计算机相关入门课程,Ja、Peyth等编程基础,双语编辑、文字处理、文档转换等,桌面出版、网络与数字出版技术等;②CAT类课程(10%),包括CAT原理与技术应用、翻译行业与翻译管理、语言资产管理、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技术等;③工作坊和个人实践(25%),包括CAT、MT、TMS等软件工作坊,翻译实践与同行评议,平行语料库建设,个人或小组调查研究,内容管理系统(CMS)参与度等.王华树(2012)把翻译技术课程体系分为初、中、高三个档次,即“翻译技术实践Ⅰ”、“翻译技术实践Ⅱ”和“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前两个课程主要针对MTI学生,后一个课程针对CAT专业学生,有余力的MTI学生也可以选择第三个课程.初级课程包括信息化时代的语言怎么写作、翻译与搜索、翻译技术基础、主流CAT工具实践、翻译质量控制和完整翻译项目案例展示等六个模块;中级课程包括信息化时代的翻译技术、语料库与翻译、主流CAT工具实战、本地化翻译、翻译与DEP、字幕翻译、技术写作以及完整翻译项目案例展示等八个模块;高级课程则包括软件、网站、多媒体本地化、项目流程管理与技术等相关模块.2013年,王华树又借鉴国内外相关高校的经验,结合北京大学MTI和CAT教学实践,建议将MTI技术课程群分为计算机基础、现代信息检索、现代语言技术与实践、术语管理、机器翻译原理与应用、技术文档写作、国际化与本地化技术、多媒体翻译、本地化桌面排版、翻译项目管理等十大模块.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翻译技术培训和教学,相关单位所开设的翻译技术类课程从无到有,各有特色,并不断完善.比较成熟的翻译技术课程群体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将课程群分为三大模块,即翻译技术基础课程(即IT类课程)、翻译技术核心课程(即CAT类课程)以及翻译技术巩固课程(即工作坊和个人实践等);另一类则将课程群分为初、中、高三个档次,即根据难易程度分为“翻译技术实践Ⅰ”、“翻译技术实践Ⅱ”和“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三大模块.第一类课程主要是针对MTI研究生培养而设计的课程,而第二类则主要是针对CAT专业研究生培养而设计的课程;而对于翻译专业(或方向)本科生而言,鉴于四年总课程数量上的压力,宜开设入门类的基础性翻译技术课程,即主要开设王华树(2012)所提出的翻译技术初级课程――“翻译技术实践Ⅰ”.

4翻译技术教学:困难与应对策略

目前,翻译技术进入翻译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受到广泛认可.但对大部分翻译人才培养单位而言,翻译技术教学真正进入翻译课程体系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徐彬(2006)指出如下三个现实困难: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普遍不足;由于TM软件一般包括译前项目管理、译中流程管理、译后质量管理等阶段,而且无论界面还是软件功能构架以及操作方式,往往迥异于普通文字处理软件,因此需要较长时间培训方能掌握;教学管理层面认识不足,并缺乏相应师资.吕立松、穆雷(2007)也分析了开设CAT类课程会遇到的问题,如缺乏教学所需资金、设备和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匮乏;翻译教师和教学机构对教学中运用术语管理、机助翻译和翻译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翻译市场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对海外翻译教学缺乏了解.

若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便会降低翻译技术教学的难度,从而提高翻译技术教学的效率与价值.为此,我们提出如下三种基本应对策略:

首先,要解决技术问题.尽管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Word、Excel等常用软件的熟悉度不够,从而降低翻译效率.因此,在CAT教学中须把此类技术应用贯穿始终.最终的技术问题是对Trados等相关软件的培训,从使用TagEdi-tor、Translator’sWorkbench,到使用WinALign等各种工具,来实现建库、断句、对齐、翻译操作以及整理评价等各个功能.这一环节相对比较容易操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校把CAT教学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术性教学的原因.

其次,要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相关师资短缺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既有翻译实践和理论基本功同时又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教师较少(徐彬,2010),而通晓相关翻译软件的教师少之又少.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与校外翻译机构和公司合作,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把教师派往校外相关翻译机构、公司实地接受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培训,或者聘请业内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与翻译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翻译技术的应用.

最后,要解决翻译环境问题.在实际翻译教学中,不能只训练学生的翻译水平,而是要从接受任务、建库、初译、校对、定稿、人库等各个环节进行训练,即实现翻译流程一体化训练.应该大力倡导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和教师到翻译机构、公司顶岗实习,体验整个翻译流程,以增加其实战经验与项目管理意识.

在解决困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构建各具特色的翻译技术教学模式,完善翻译技术课程群建设,构筑特色教学,是各个翻译培养单位需要思考的问题.

5翻译技术教学:个案分析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在2008年建成CAT实验室,引进Trados(大网络版)翻译软件,并与英国某专利翻译公司(北京分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在翻译技术教学方面不断摸索,结合国内外高校在翻译技术教学上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翻译技术教学模式.

5.1师资培训

与其他高校一样,师资短缺是个普遍问题.在CAT实验室建成之后,学院聘请SDLTrados中国区总写作技巧公司软件工程师及有关专家对教师们进行了初步的技术培训;然后,派相关教师轮流到翻译公司实习,强化对软件应用及整个翻译流程的了解和掌握.此外,还经常邀请翻译公司专家来校对教师们进行翻译技术和翻译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这三种途径强化师资培训,使师资短缺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5.2翻译技术教学

在课程安排上,用一个学期(18周),每周2学时,共36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培训中,充分利用网络和翻译软件,在熟悉软件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专题翻译,包括科技翻译、财经翻译、法律翻译等.其中,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软件.目前在全球翻译记忆市场上,SDLTrados处于领先地位,它有强大的网络共享、术语管理、翻译项目管理以及格式转换处理等功能,为专业翻译领域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该软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模块:①Translator’sWorkbench利用后台强大的神经网络数据库,为用户储存并管理原文和译文,实现对译文的部分自动翻译,动态提示相关译文语句,自动保留原文格式.②WinAlign帮助用户回收已有的翻译资料,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比较和匹配,建立起翻译记忆库,直接供Workbench使用,实现对知识的管理和再利用.③TagEditor,即网页翻译解决方案.④MultiTerm,即术语管理词典.⑤S-Tagger用于把AdobeFrameMaker和Interleaf格式的文件转换成Word环境中可以使用的文档.与此同时,还会对其他翻译软件进行基本介绍,使学生了解其他常用的翻译软件.

翻译技术与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高级文字处理技巧.在培训初期,学生不接受“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不够熟练”这一说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逐渐改变态度,并承认这一事实.徐彬(2010)提到:80%的用户只了解Word中20%的功能.而恰恰是另外80%的功能,能提升办公自动化以及翻译工作的效率.此类技巧包括高级查找与替换、样式功能、自动生成目录和索引、宏、标记文档修订、自动排序等.这些技能可以通过课堂演练、课后作业、文本翻译等操作不断得到强化.(3)网络检索.在翻译实践中,网络检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能力.CAT实验室为网络搜索提供了技术支持.课堂上教师给出检索内容,让学生检索,分享检索方式,学会使用各种搜索工具以及电子词典、在线词典和百科全书等.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检索意识.虽然网络检索相对简单,但它在翻译流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除了技术与途径不同以外,教师们更注重培养学生检索的认真态度,这在日后翻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4)语料库建设.建立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者来说意义重大.罗选民等(2005:53)指出:“翻译的语料库研究证明语料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西方翻译领域,对探讨翻译文本的性质、译者的个人风格、源语对目的语句型的影响、源语对文本类型的影响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翻译实践中,语料库建设会大大提高相似文本、相似主题材料的翻译效率.Bowker(转引自邓静、穆雷,2005:320)认为,在翻译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建立翻译语料库的方法,能促进翻译课堂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促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

因此,教师们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强化语料库建设,让学生分别利用Trados分专题建库,并利用所建的库进行简单的翻译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语料库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掌握相关翻译技术.

5.3课堂翻译强化练习

在基本翻译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再用另一个学期(18周),强化翻译技术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该阶段分为课堂和实习两部分.课堂教学部分的工作流程如下:

在这个工作流程中,教师最初派发任务,以保证每周的工作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具体任务包括:译前稿件处理、相关信息搜索、术语库创建、译员任务分配、翻译进度控制等,均由学生选出各自的项目经理进行调控和管理;初译完成后,前期由教师预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预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注重哪些方面,后期让各小组交换进行预审;英译汉部分请翻译公司的专家进行审校,汉译英部分请外籍教师参与审校,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与权威性;最终定稿由学生和教师讨论确定.在此过程中,分析初译与审校的不同之处,讨论决定最好的译本,这可以训练学生的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定稿后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软件等进行语料库整理,为以后的翻译提供资源.

5.4翻译实习

经过在校强化训练后,可以安排学生到合作翻译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配不同任务,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所有的翻译任务中.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翻译的整个流程,提高翻译怎么写作理念,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翻译公司也可在此过程中发现人才,形成互利合作的良性循环.

本翻译技术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翻译的认知过程以及对职业实践的参与意识.在该模式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各种技能和知识,并为职业翻译的整个过程积累经验,从而增强择业和从业的信心.

6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技术对于翻译而言,意义重大.当今社会,理想的职业译者必须是了解翻译技术、掌握翻译工具的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翻译人才.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翻译人才培养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翻译技术对于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方面将翻译技术相关知识纳入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开设相关翻译技术课程;另一方面与翻译公司联合,举行在岗翻译实习,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公司氛围和社会环境,并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翻译工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翻译技术,成长为信息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