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生成”法在高三历史教学上的应用方略

点赞:22370 浏览:981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本文,将提供给学生探究的各种形式、各种呈现方式的材料称之为“因”,将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称之为“果”.在高三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由“因”到“果”的知识自主生成.【关 键 词】“因果生成”高三历史复习【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0(a)-0031-01高三历史学科的特点及境遇主要体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教师在高三的课堂上很少考虑探究、讨论等授课方式,普遍认为还是“工业化”的“知识生产”来得简便.比如先直接陈述知识点,然后布置学生记忆、练习,再检查,最后查漏补缺、巩固.据不完全调查,这是目前绝大多数高三历史课堂的模式.不能说这样做不好,但笔者认为就高三学生本身而言,其年龄、阅历、分析、判断、理解、综合、运用等方面已比较成熟,是以高三历史课堂也很适合采用探究的教学方式.笔者经研究、实践总结出“因果生成”的方法.先解决前提,给高三学生怎样的“因”?如何给?基调是“依纲扣本”.因为高三学生直面高考,所以探究的材料主要还是通过教材来整合,用教材的内容来呈现.学生已接触教材三年,若高三的复习还是反复查阅课本,学生可能会由熟悉感至无趣感进而产生厌恶感.但每年的《考试说明》又都依据课标、围绕课本展开,放下课本是万万不能的.这就产生了矛盾对立,消除矛盾的哪一方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调和,换一种手法变通运用教材资源.最简便的,课堂可以从据课本填空开始.将填空题的命题任务安排给学生,教师审核后再印发.学生在课前完成练习,课堂上教师引领大家一起核对,必要时对一些重点、疑难点、易错点等进行深入探讨.这种“因”带给学生的压力很小,却又能在材料中设置不同的能级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如果这种方式常态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现今的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很多是通过图、表的形式来实现的.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屡见课本上的原材料,而学生的解题情况却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解读能力、分析能力等有所欠缺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是教师平常不太重视利用这一类材料的引领学习.高三复习时,不妨选取一些教材上的图、表让学生自主探究.若师生仅凭一张图表,纵横捭阖、信手拈来,一起构建知识体系,会有传统复习形式下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带着兴趣不仅复习了相关知识,还能感知一些专业性强的概念,另外读图能力、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平常训练有素无疑对高考大有裨益.课堂质量的提升还取决于对课本之外海量教学资源的选用.除了文字、图表之外,也可以选取一些音像、实物、遗迹、时事材料等提供给学生探究.从这些“因”出发,联系具体情境与当今现实,可以得出知识性、情感性、认识性的“果”,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因”的生成需要过程,其中的大忌是材料的随便凑合、知识的生搬硬套.严格说,所有的材料都要有问题的针对性和研讨的可能性,宁缺毋滥.可以就容易找到的资料来运用,也可以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出发,比如重点、难点、易错点、常考点等方面搜集.“因”的形式虽然是多样的,但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必须选择最合适的.这就要求平时注意积累,包括寻找、储备合适的材料,保存效果好的经验材料.“因”的生成应该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不断取舍、不断更新的过程.再来解决关键,“因”具备了,如何生成“果”?“因果生成”的过程有些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实质是调动、引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自主、自觉中成长.高三的学生心理压力很大,也很脆弱,放弃希望导致功亏一篑甚至自暴自弃在这一阶段最多也最明显.就尽量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而言,“因果生成”法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方面是有优势的.课堂上的“因”具备了,教师就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大胆让学生合作探究、研讨.在“生成”的过程中,切忌随意干涉,干涉多了学生除了手足无措外,会丧失信心,甚至放弃.更不能随意批评,学生的积极性需要保护.“因果生成”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学生在快乐学习中高效掌握知识.生成“果”的过程不妨天马行空,但最终生成的“果”却要具备严肃性、指导性,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在大方向和最后的总结上把关,让过程与结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高三以复习为主,经常会有各种检测.测验后的历史课堂不仅是讲评试卷的课堂,更是探究的好机会.教师先准备好“因”:将得分率低的试题、一再犯错的试题、有新意的试题等试卷情况与考试结果提供给学生.先让学生自行订正,可以查阅资料、请教他人、合作讨论,把自己能解决的全解决,教师对难度大的再进行点拨.还可以选取典型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拓展、深入.在这一生成的过程,学生既订正了试卷,又自主总结了经验得失,甚至更进一步形成了对自己以后发展性的启示.高三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处理大多是综合、概括等形式.比如说高三的历史教师总是善于通过对比、类比、前因后果、逻辑关系、时间顺序等角度总结各种知识体系,事实证明这些知识体系给学生使用后效用非常好.但也难免美中不足,主要就是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分析、综合、理解力的不够而滞后于老师的思维与课程进度.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一般采用反复巩固的方法,不理解就先记、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采用“因果生成”法则可以避免这一遗憾,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整理出知识体系,此为“因”.在课堂上选取一些典型的作业进行探讨,再将大家认可的成果共同组合、加工.这样形成的答案往往是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而生成,且每一步的过程都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绝对比老师整理的更适合学生,效果自然更好.最后需要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因果生成”下的探究比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所花的时间要多,而高三学生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历史学科尤为明显.又是一对矛盾,该如何处理?这就对教师准备的“因”和“生成”的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预先设想、设计好每一个环节,不能掉链子.设计的问题、讨论的方向等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能纠缠不清而浪费时间.而且要考虑到各种偶发因素,一旦发生就要及时处理,不能影响课堂的进度.

“因果生成”法在高三历史教学上的应用方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三历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