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感恩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中

点赞:30938 浏览:1434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如何将初中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要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将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利用中国深厚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为祖国培育有根的生命个体.

如何将感恩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

1、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关怀学生的成长为目的,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用感恩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当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帮他分析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让他们真正理解——用真诚的理解代替毫无意义的指责;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把学生单独请到办公室,和他们一起分析其原因并引导他寻求改进的对策——用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来代替埋怨等慢慢地,在学生的眼里看到了感激的目光.

2、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在回答课堂问题的时候,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去说.但为什么无法在行动上落实呢?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一一这些感知都不是真正的发自他们的内心,他们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没有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是失败的,同样,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也是肤浅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感恩教育刻骨铭心,让学生对每一种情感体验都如同身受.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时,课堂上将一个个鲜活画面呈现给学生,孩子们流泪了,许多学生泣不成声.课后他们自发地搞了捐助活动,爱的暖流涌向灾区.

3、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采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健康的心态.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要采用多元评价及发展性评价手段,多角度、多层面地肯定学生的长处,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被拉在后面时,我们也应该用“只要你努力,你就总能进步!进步的学生就是棒学生”等激励性语言来鼓起学生的信心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下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一个还能进步的人,从而养成健康的心态.

二、挖掘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拓展感恩教育

语文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老师必须有“”的眼光将有利于渗透感恩教育的资源挖掘出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感恩教育熏陶.

1、感父母、老师之恩一一敬重长辈.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敬爱老师、热爱祖国和人民.伟大的革命家朱德写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高尚的品质和对母亲无比的爱;《背影》中的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仍然强忍悲痛地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写橘子时,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伟人,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2、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感知祖国的凝聚力.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颂诗《黄河颂》歌颂了我们的母亲河,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云南歌会》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对每一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这些课文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的民间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教学中设计专题活动:“香港、澳门的昨天、今天”、“宝岛台湾”、“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等等.借助专题辩论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从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3、感社会之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相待、和谐共处.在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的和谐思想,设计“历史上的和谐之音”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仁爱”思想.“仁”者,爱人也,强调应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在开展“雷锋在我心中”的文明新风活动中,学生们的身影活跃在敬老院、幼儿同等地,他们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小朋友带去快乐;双休日往返于街道,清除非法广告纸,扶老携幼,礼貌示范.同学们在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为社会尽义务的情怀.

4、感自然之恩——敬畏自然.壮丽的山河哺育了人类,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我们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在语文教学中,设计“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专题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进行了如下设计:检测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等.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实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播撒下感恩的种子——“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作者单住山东省滨州市高新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