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与

点赞:3329 浏览:85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这一形势如果得不到缓和,将会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工作实际出发,以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困难为基础,初浅地提出了七条对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民办高校就业状况对策研究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就业生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2012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人,与2002年大学毕业生145万人相比,毕业生数量增加超过4倍.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就更加艰难.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

民办高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并存.随着高校扩招,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余波影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严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亦是如此.学校每年组织的校园招聘会签约率很低,用人单位来校要人情况很少,学生就业层次比较低,专业对口率更低.笔者所带的2011届毕业生有对外汉语、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影视编导)三个专业,学生更多的是从事文秘、行政助理、销售等方面的工作.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学生费用相对公办学校较高,学生的生源更多的是来自普通工薪家庭,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其健康稳定地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中国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这一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2003年提高到17%,2004年高校在校生超过2000万,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这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有可能在将来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2012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显,在目前就业制度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形势下,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2.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需提高,学科设置未能很好地立足社会的需要、立足民办高校特色设置

1999年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大规模扩招,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没有能够与学生数量的增长同步增长,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培养的民办学生不是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缺少社会的实践能力.不可否认,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相对公办院校来说,需要一些时间的磨练和成长.专职教师更多的是硕士刚毕业不久,学术上学校难以提供梯队带领,生活上正处于组建家庭,为人父母阶段,精力不是很够.民办高校的另一特殊情况是老师较多,但是老师给予民办高校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很多,来民办高校授课更多的是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考虑.目前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公办院系一样存在问题,未能立足于社会的需要,未能立足于民办院校的师资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素质进行专业设置.例如笔者所带的对外汉语专业53名学生的就业相对较难,市场需求的是可以用英文直接交外国人中文的学生,这是民办学校的师资和学生素养难以到达到的,真正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的屈指可数.

3.学校就业指导认识不到位

民办高校的办学费用是自己筹集用学生的学费办起来的,没有国家的办学补助,所以从事就业指导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基本模式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院系毕业生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受日常事务性工作所牵绊,影响了他们对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更谈不去搞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但能真正落实到位的不多,更多的是通过传到院系,院系辅导员或者飞信给毕业生而已,而非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并跟踪落实.同时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辅导员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并且更多的是年轻人,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学校没有注重对这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职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成效就大打折扣,学校更多的是通过几次讲座专题报告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几年内的就业指导.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民办高校学生缺乏方向感,不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较大、缺少拼搏精神

依据笔者在民办高校工作近10年的了解,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的方向感不强,学习盲目性较大,当初填写高考志愿更多的是只要高考分能被差不多的学校录取就行,专业也是填写服从,更多是第二、第三志愿录取.相对公办高校学生文化底子较弱,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自学能力较差,导致学校的学风不是很浓.学生更多地是盲目地按照课表上下课,无事先事后的学习,课外的学习甚少.盲目考证,盲目考研,把大学几年的时间盲目地度过,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加之民办高校的学生相对公办学校来说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是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就业就是靠家长人脉关系的,不太重视知识的积累,缺少拼搏意识,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差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5.社会用人单位观念滞后

民办高校入学门槛相对同层次的公办高校较低,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有待提高.社会用人单位选聘员工偏向公办高校,冷淡民办高校,对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社会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综合知识素养不高,专业理论和动手能力较差,使得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歧视,有的在招聘信息上直接提出招聘本一、本二的毕业生.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对策

1.明确办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学科设置

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并非为研究性大学,而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和实践性人才,让学生能做到“强能力、重创新、有理论、会实践”,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立足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和学生生源的现实状态,多鼓励专职教师进修学习,尽量聘请一些学术带头人到院系,构建科研梯队.对于科研和学生专业实践指导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政策和经费鼓励,从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给专职老师下任务、压担子.同时结合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相对年轻,科研和生活双重压力相对较大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政策关怀,使得专职老师对学校有感情,有归属感,用政策和感情留人,留住得力人才.对于民办学校聘请的老师要有所筛选,不但看重老师的学术水平,更要看重教师的人品和人格魅力,使老师给民办院校输入的是一股正力量,可以适量地带领专职老师前行,教给学生更高质量的知识.对于学科的设置,民办高校不但要考虑学科发展、市场的导向,同时还要考虑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的生源基础,做到开设的专业不但市场需要,而且民办高校完全有能力深入培养,学生有条件接受培养,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坚实的技能基础.


2.转变民办高校就业指导的观念,使其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民办高校要转变就业指导的观念,就业怎么写作和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不能浮于表面,要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了,不但给学生建立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就业观念和思路,同时也是学校就业工作得以很好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要对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院系辅导员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进行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等等.同时要让这些就业指导第一线的老师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与择业技巧等就业指导课程,充分利用他们的所学,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3.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

我国最早开展的创业教育在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由共青团、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承办了第一、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虽然差一点,但是思想活跃,形象思维、动手能力较强,乐于交际,善结人缘,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民办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举办创业大赛、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给学生开设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和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目前已经有了相应的政策鼓励,民办高校也可以对于创业的学生给予经济和政策方面的鼓励,让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并有勇气付诸于行动.

4.立足民办高校阵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民办高校要以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和实践性人才为目标,尤其目前民营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主要招聘单位,对于大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需求更加明显.学校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络,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机会,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例如,笔者所在院系的新闻学20位学生与南京现代快报实行合作教学,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得到很好的结合,这批学生实习期间得到合作单位的帮助和肯定,大三下学期部分同学就受到社会企业内刊的欢迎,就业相对轻松.鉴此,笔者目前所带的201新闻学(现代快报强化班)学生大一大二在学校上课,大三和大四第一学期在现代快报为期一年半的实习,学生的报名很是火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很高,充分说明了校企合作这条道路的正确性,不但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5.政府加强对民办高校宏观把控与相关政策的支持

政府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宏观把控,对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目的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中一些已经不具备办学条件的院系给予取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以提升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度.

在政策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情况,例如,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从八个方面对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这些政策对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同样是受益的,但是如果政府对于民办学校办学经费能够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于民办高校办学给予更多的政策的帮助,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会起到更好促进的作用.

6.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增强职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更是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达到社会的需求,这才是确保顺利就业的关键.首先借助民办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辅导员的力量,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树立学习的信心.大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员跟踪辅导至学生毕业.通过讲座和专业介绍的等方式改变民办高校部门学生的求职依赖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规划好大学生生活,增强拼搏意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应聘技巧、制作简历和推荐信的技巧、解读招聘信息等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求职心态调整的能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专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补充性的实践性职业知识辅导,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7.加强大众媒体对民办高校办学的正向宣传,改变社会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的偏见

随着民办高校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聘用.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利用正向的对外宣传,借助大众媒体塑造自身的形象,打造自己的品牌.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宣传部门的作用,进行对外的有利宣传,完善校园网这一对外网络窗口,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成果进行宣传,及时进行正面新闻的更新.建立和外在大众媒体加强交流和有好合作的意识,对于学校的大事好事,要求社会大众媒体走进校园,进行正面报道,从而逐渐改变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给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民办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得以解决的,需要民办高校、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从而确保民办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