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展望

点赞:13982 浏览:5807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英语泛读》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及必修课程.是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笔者将对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与改革进行总结,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按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才能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关 键 词】课程教学改革总结展望

一、前言

宁波大红鹰学院自2008年升本以来,首届本科生于2012年6月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接受社会的洗礼与检验.

首届本科生毕业了,四年的本科培养任务完成了.但无论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总结、反思和展望,以促进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英语泛读》的地位及作用

《英语泛读》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及必修课程,是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语言的观察、判断、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听、说、写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三、《英语泛读》的教学与改革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和选择,改变英语泛读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分类指导的现状,教学中实现“三结合”,即: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文化的结合、第一课堂讲授与第二课堂辅导的结合、面授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培养了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和选择,改变英语泛读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分类指导的现状,教学中实现“三结合”,即: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文化的结合、第一课堂讲授与第二课堂辅导的结合、面授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结合,既培养了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课程组的教师结合我院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1.一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活动为核心,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我探索的全新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通过专题讨论和课堂演示,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团队作战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角,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建设英语泛读网络课程,方便学生及时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网上阅读的能力,达到全面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和评判性思维的教学目的,师生及时交流或解答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提高教学的效果,保证教学的质量.

3.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英文原著和其他作品并写出读书报告.将优秀的读书报告上传到教学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英语泛读》的改革成果与展望

教学组的教师们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教学改革方案,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大胆尝试和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英语泛读》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网络课程.本着教学科研相长的原则,教师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优化阅读资源库为导向的《英语泛读》教学改革”获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立项,以项目促教学、以项目促改革,为提高《英语泛读》课程的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创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推助英语泛读课程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本科《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展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主学习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尝试和改革,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的本科教学的回顾,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按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不断地夯实专业建设的基础,拓宽专业建设的范围,扩大教学团队的生存空间,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持久地为区域中小型企业培养出高端技术、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房剑森.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李水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2):9-12.

[3]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袁振国,周彬.中国民办教育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魏鹰.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界,2011(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