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点赞:4106 浏览:1328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其就业难的主要成因.以期通过政府、社会、个人的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一份满意的工作能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一个平台,所得收入用于维持家庭生计,满足个人需求,同时也能为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政府坚定不移支持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生就业困难在一方面也体现着我国当今教育体制的缺陷,投资与回报不对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是2001年时的6倍,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预计2015年就会达到1000万余人[1].与此同时,大批下岗职工和打工人员等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与大学毕业生共同竞争就业机会,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得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表1描述了2001—2010十年间大学生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和就业率的情况.

从表中可知,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不断下降的就业率反映了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情况.此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量降低;就业地域性差异;应届与非应届毕业生差异;男女性别歧视;专业不对口等.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一)毕业生输出数量和结构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进一步推行,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相应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2012年,我国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00万,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达到了19%,且根据《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计划,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40%,也就是有2亿人会有大学学历[2].由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番番制改、改革、重组,企业纷纷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传统的就业方式和择业渠道已经不再适用.国有企业吸纳大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就业的热点转为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和外资企业.除了数量上的,还有结构上的矛盾,从地域结构角度来讲,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就业需求量远多于西部;从教育结构角度来讲,高校知识体系重视理论,轻视实践;从人才结构角度来看,手工劳动力较多,核心技术人才较少,缺乏创新创业性人才.以上种种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更大的客观困难.

(二)市场需求量较低

市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的需求量.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还处在调整阶段,仍存在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以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具体说来,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我国当下仍是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以低就业弹性和以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为主;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型速度慢;三、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怎么写作产业发展没有提上速度,中小型民营企业是最能够吸纳就业单位,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市场容量明显不足;四、政府没有充分重视对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性,各项财务室的实施力度不够大,在结构调整的整体布局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3].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吸纳量明显低于高校对社会的输出量,进而造成当下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三)思想观念因素

这里的思想观念主要分为主观(毕业生)和客观(应聘单位)因素.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在招聘过程中,过分追求名牌学校和高学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工作经验;过分重视理论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技术技能操作能力;对于不同地域和性别的求职毕业生有歧视和偏见.对于作为应聘者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对自我的角色认知和身份定位不够明确,尤其是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对预想的职业有很高的期待值,却不曾审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进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此外,择业时过于挑剔,既要地域好,薪资又要高,没有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位,宁愿选择不就业,这种重“择”轻“就”的观念使得原本录取率就不高的应聘,又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机会.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由于当下大学生面临着高校扩招、市场需求量降低的现状,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普遍较低,再加上企事业单位和毕业生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导致就业问题雪上加霜.针对这一现象,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参考文献】

[1]曹振杰.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206.

[2]张函.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研教改,2008(7):29.

[3]何晓丽.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