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

点赞:27172 浏览:1218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密不可分,但当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应该改革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融入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该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生活观、恋爱观、职业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为己任,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终极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以珍惜和适应大学生活、开拓人生新境界为切入点,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紧扣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德与法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认同并遵循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80后”“90后”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感情淡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平心而论,我们的祖辈父辈,有生活在新旧中国、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因而由衷地认同中国,坚信社会主义就是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他们从思想到行动,是坚决拥护、坚决支持,毫不动摇、毫不怀疑.而“80后”“90后”大学生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着美好幸福的生活,没有吃过苦、受过罪,他们不认为、社会主义不好,也不认为资本主义有多好.在他们看来,享受美好生活理所当然,社会就应当如此.因此,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像过去那样,采用纯理论说教,方法单一脱离实际,显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因此,要让现在的学生从内心认可、支持、拥护、热爱,坚信社会主义,必须改进教学方法,用事实、事例、数字、数据、图片等说话,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而产生切身(感受)体验和感性直观的认识.这样既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信息,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重视,学习效果不佳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助意识差、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极深;学生不重视,上课积极性不高,主体性缺失问题严重.

(二)部分教师灌输说教,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对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没兴趣,而教师也没兴趣教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教学技能、学识修养、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照本宣科、语言枯燥,理论素养欠缺,知识老化陈旧,不注重仪表,导致教师形象不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环节缺失或形同虚设

1.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导致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无法真正开展,这种现象对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十分不利.


2.实践教学计划形同虚设

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计划不规范、不完善,操作性不强,大多是走过场、流于形式.

3.实践教学形式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

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形式认识不清,观看录像、讨论辩论、案例教学和演讲等,这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并不能跟上学生的发展需要,无法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四有”新人;二是实践教学多以参观、听报告等形式进行,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只是被动地参与.

4.组织实践教学难度大

一些教师尝试在课堂教学范围内突破单一课堂讲授的方式,尽量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但是面对100~200人的课堂,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安排多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无论什么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所有的教学要素都围绕学生统筹安排.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教学应把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期初就应做好教学对象的调研工作,了解学生平日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掌握他们的学习程度和现实需求,尤其是要处理好大学思政课与中学政治课的关系,形成科学的理论递进层次.也有研究者提出思政课主体性教育思想,即尊重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行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专题演讲式教学、探究主动式教学、热点研讨式教学、参与辩论式教学、案例解构式教学、情理交融式教学.这种教育理念可以较好地克服思政课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主体性缺失等问题.还有研究者提出了解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起点,教师要根据学生进入大学后碰到的具体问题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如针对大学生角色转变、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学业与恋爱等常见问题开展教学.教师应发扬,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甚至可以转变思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讲、教师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教师也应提高自身修养,以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有研究者也从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渊博学识、丰富阅历、艺术修养、组织才能、对学生真诚关爱等素养方面着手,探讨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善和学生平等互动,忌专注理论解剖,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理论知识.(三)确定合理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国情并热爱国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豪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对学生来讲,上这门课不需要死记硬背某些理论,上课没有压力,只要了解就足够了,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该运用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如精美的课件、生动形象的视频、典型案例等.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结合地方、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学生专业、兴趣、特长、期望,广泛收集资料,拓宽教学思路,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还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在严格遵循思政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按照素质、能力、知识和教、学、做“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四)充分应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案例教学法一般包括案例选择、案例展示、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四个基本环节.在案例教学准备阶段,应根据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特点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还可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案例教学达到形象、直观、生动的效果.有学者强调指出,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缺陷是无法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而不能完全以案例教学取代系统的理论教学,要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实现案例教学效果最大化.

(五)不断丰富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在教材建设、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评方面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第一,有学者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方法模式、实践模式、考核模式等.其中,教学方法模式又包括主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双主体互动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等.

第二,有学者提出“四进四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即传统文化进课堂、大学精神进课堂、企业家进课堂、名师教授进课堂,以及走出课堂进实验室、走出课堂进社区、走出课堂进乡镇、走出课堂进企业.这种教学模式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拓展、科技创新、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问题.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实践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三,有学者指出社会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是许多大学生对思政课课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实施动态的主体性参与教学模式,通过定标——启趣——激思——导评环节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

第四,有学者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社区化的教学模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区化模式指高校充分利用社区育人优势,把社区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在社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社区的实践教学活动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和政治稳定的浓缩体,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强社会责任感.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以及社区和谐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的最后环节.有学者提出,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根本标准.要改变传统课程评价方式,以评促教,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有学者将学生的成长报告作为思政课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报告真实的成长问题.成长报告要有真实的情境、理论背景和理论分析,还要有现实问题与思想困惑的解决,这样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有学者提出思政课考核可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学生考核与教师考核、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多方式相结合,并提出了百分制考核细化标准.还有学者提出思政课考评要体现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和知行统一的特点,要有可操作性,并设计出了包括2~3次课堂小测验、课堂演讲或辩论、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实践考核、优等生免试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