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第一印象

点赞:12485 浏览:559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良好的课堂导入往往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故事趣闻、情感熏陶、名言名句、问题情境、联想想象、多媒体、关注生活等导入方法,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达到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印象”.

【关 键 词】教学导入导入方法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时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对于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应依据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特色,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创造性地导入新课,促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从而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下面,笔者浅谈几种课堂导入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趣闻导入

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阔,兴趣变浓.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使学生的好奇心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讲授《竞选州长》时,先讲了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马克·吐温发表了《竞选州长》的小说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对这位小说家极端仇视,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里的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呵.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听完这则小故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马克·吐温的语言是多么幽默辛辣,那么读了《竞选州长》这篇课文,就更能了解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更想学习《竞选州长》这一课来体会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

第一时间,第一印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情感导入

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真正体现出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我与地坛》,上课前我就问学生:“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感觉到父母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的回答当然也不可能统一.教师可适时点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管多么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为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你们的将来作了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你们的父母同样如此.”这样,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中.在轻松的气氛中就完成了新课的导入,课后我布置了《感悟亲情》的作文,一周后,学生写出了大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名言名句导入

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能表现主题的诗歌名言,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送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入可以作如下设计: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书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俄国社会学家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书就像是源泉,就像是船只,就像是顾问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

四、问题情境导入

吕淑湘曾经说过:“文学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因为它本身就是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创作思维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情感美体验活动中,让他们尽情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疑问,自主学习,这是探究学习的基础.

《新课标》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让学生自行质疑,“烛之武是谁?”“他有什么本领能退秦师?”“他在什么社会环境下走上历史的舞台?”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有疑则思,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五、联想想象导入

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就有关美妙音乐的描写,启发学生联想到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联想到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的演唱,联想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听唱的描写,再联想到巴金的《家》中觉新吹箫的描写.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当读到“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时提问:“李白一生‘爱月’,想象明月是可以问讯、追攀和揽摘的,甚至可以解孤独、寄乡愁,请背诵李白诗中有关描写‘明月’的诗句.”

六、多媒体导入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像、FLASH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视听上分类,教具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三种类型.

视觉型教具如挂图、模型、实物、幻灯片等.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性教具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因此在讲写景文章时,就可使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如讲授刘白羽《长江三峡》可事先准备好几幅“三峡”的景物挂图,新课导入时将挂图一一挂出,并辅以介绍,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被图片中优美的景物所吸引,对三峡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文的枯燥无味了.在讲授《祖国山川颂》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图片来对课文的描述进行直观且形象的学习,并能使学生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产生自豪之情.听觉型教具如录音.录音有课文朗读带和与课文相关的乐曲,朗读带既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又能让学生沉浸在朗读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乐曲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

视听型教具如录相、FLASH动画等.视听结合,更能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有不少已拍成影视片,不少乐曲也制作成FLASH动画,运用视听型教具,会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体会、去领会、去把握.观看一段豪放痛快的“安塞腰鼓”录像后再讲《安塞腰鼓》;学《非攻》之前放一段有关《墨攻》的电影片断等,这样能够艺术地导入课题,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七、关注生活导入

时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语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留心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这样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而使语文课真正地和课外联系在一起.

教学的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导语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样翻新,多彩多姿.在新课导语设计上,除上述例示外,还有介绍背景导入、针对语病导入、点出人物导入等.这里,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怎么写作,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具体来说,一是力避落入俗套,给学生以新鲜感,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二是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把课堂导入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这样就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