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看世界快乐写文章

点赞:20092 浏览:923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我们儿童习作现状却令人担忧:写记事文章动辄写在路上帮助了别人,或者在学校与同学闹矛盾等哪怕是无主题的自由创作,习作背景也太雷同:蓝天上常飘着类似的白云,地面常常是绿草地加几棵大树,树上大都结着苹果,空中总有几只小鸟与蝴蝶,甚至太阳都有着一张相像的笑眯眯的脸.难道儿童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单调、平凡或静止?

当然不是!这种状况只表明儿童的习作思维已被成人的观念所占领,他们已在成人的灌输之下养成了投机取巧、懒于观察的思维惰性.那么,如何让儿童告别这种定式思维,识迷途而知返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顺应儿童的天性,呵护他们的童真、童趣和灵气,唤醒他们敏锐的感知细胞,激活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大胆创作的热情,让他们好奇的童眼重新熠熠生辉,童心更加生机勃勃,让习作真正成为他们明亮的性灵之窗.

一、顺应天性,倾情呵护,树自信之心

在课文学习乃至创作的感悟中,如何保持小孩子性灵的独立性最为重要.有独特的性灵,才会保持着敏感、与众不同的眼光.眼光不同,思考力自然强化,思考力超强,他就可以不断地有创新,而创新会使他在任何领域都保持旺盛的活力.

习作是儿童抒发性灵的一种方式.处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的儿童尤其喜欢说话,他们喜欢那无拘无束自由表达的快乐.彼此之间的交流是他们的一种游戏,不同的孩子会显示出不同的偏好与个性.教师如果欣赏的目光单一,评价的方式不妥,就有可能给孩子们带来挫伤与误导.教师如果作过多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等等方面的讲解与要求,就可能会让学生畏首畏尾,性灵因层层束缚而压抑,不敢或不想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宽容的姿态看待儿童的作品,甚至是随意的表达.教师应作好指引,提供帮助,肯定他们的尝试,让他们的说话、习作能力逐渐成长,从而学习用灵活多变的表达方法,自主地支配说话、习作.“达人施教,善者为师”,语文教师不应光教给学生技能,而更应该以习作为媒介,观照学生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放眼生活,拓展空间,引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作需要丰厚的积淀才可让才思喷薄而发,真率自然的性灵需要在广阔的空间驰骋.再栩栩如生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真实的生活更能刺激感官;再悦耳的音乐也没有天籁动人心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引导学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他们会发现每一朵花儿都绚丽,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张笑脸都蕴含着情意,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探索世界的意趣.学生在自由酣畅的呼吸、快乐奔放的游戏、亲历亲为的实践、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舒张性灵,才能迸发让人惊喜的创意.

三、引入情境,启发想象,激发创作热情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想象力在习作中的地位是不可估量的,新颖、生动的作品来自于大胆的想象.那些令人惊诧和不可思议的童话习作,正是儿童内心的一种期盼,一种梦想的满足.

所以,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独特的引课艺术,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氛围,在特定的情境中,唤醒孩子们的梦想,激发创作的热情,打造出能够让纯净、天真、质朴、自然等本质在孩子们身上重新回归的语文课堂.

1、运用多媒体,突破时空限制,提供多感官的盛宴.多媒体将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可以扩大语文课堂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能在有限的时空内,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编织故事,激发想象和情趣.想象既来自于丰富的生活体验,又来源于童话、故事或神话传说.儿童对故事特别感兴趣,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故事,诱导学生置身于各种情境中,则一幅幅生动有趣、天真稚拙的画面跃然纸上.

3、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发散思维,使个性飞扬.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更加具有广泛的发散性和更深刻的集中性,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散的空间,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犹如一枚小瓦片,常常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荡开美丽的涟漪.

童眼看世界快乐写文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多媒体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引导欣赏,加强点评,促审美能力

欣赏、互赏、评价是习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能正确、合理地进行,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精选中外名家课文和儿童优秀作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欣赏的内容和层次,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2.加强作业点评.随堂欣赏优秀作业,可以进行教师点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的点评特别具有一种导向性.比如,学生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评价.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老师这次评论单纯以好不好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好”靠拢,抹杀了想象力,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形象地表达.老师及时地肯定孩子的细节成功及想象部分,孩子的想象一定更丰富,作品的可圈可点的优点会更多;及时地赞赏学生有创意的表现,会使学生更热衷于另辟蹊径,在互相借鉴中超越.同样,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发表观点.

在点评作品时,笔者的点评常常并不停留在习作本身,而是从中发掘他们个性或学习品质上的闪光点.比如从肯定大胆的表达去夸赞他的自信坚定;从语言的简洁明快去夸赞他的果断利落;从文中人物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上去夸赞他谨慎小心,让人信赖的好品质等成功的点评让学生感到老师不仅仅认真对待他们付出精力与热情,欣赏他们的灵气与才思;而且感受到老师自始至终关爱他们的心灵,关注他们的成长.

3.利用网络、校刊、报纸等传媒,展出学生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功感与自信心.笔者常常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发到网站上,传到教育博客上,编辑到校刊上,并鼓励学生将最满意的作品向报刊杂志投稿.学生小小的成功感因此得到加强,试想,从多个群体传来的喝彩是不是更显得悦耳,更能让一个小小的孩子心中装满甜蜜?

儿童习作是片神奇的土地,而性灵则是浇灌这片土地潺潺的河水.如何让性灵的河水清澈鲜活地畅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可爱的孩子们用童眼看待这个新奇的世界,在发现自我、展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同时,始终嘴角轻扬,内心纯净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