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升本科院校体育院系办学条件现状与

点赞:5830 浏览:168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山东省新升本科院校体育院系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经验探讨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发展对策,以求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向纵深发展.

关 键 词:新升本科院校;体育院系;专业设置

1.前言

近年来,我国陆续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据悉,在全国701所本科院校当中,新建的本科院校有198所,约占本科院校的1/3[1].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这批本科院校逐渐成为各地教育发展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处在重点大学和方兴未艾的民办高校之间的一般本科院校,其运作比前两类学校具有更大的难度,一般本科院校在打造特色上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知名度,往往和这所学校的学科和专业水平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所高校走特色之路,促进学校的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学校的师资队伍及学科专业建设.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山东省2000年1月-2007年12月部分新升本科院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山东省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师资质量是决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是影响专业方向、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学科带头人,是新建本科院校较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尽管都能引起学校的重视,但在短时间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扭转这种局面.

由表1可以看出,一是教师队伍职称结构问题突出.高级职称教师的总数较少,特别是教授人数较少,而且老龄化较严重,学科专业分布也不均.二是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较少,特别是博士较少,学科带头人缺乏,中青年教师成长缓慢,缺乏合理的梯队.由于新建格院校本身基础薄,工作条件差,科研氛围淡福利待遇低,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难度很大,而培养又不能迅速见效,使学科带头人后继乏人.三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断层明显.由于新建格本科院校大都面临老专业改造和新设专业的问题,于是纷纷引进人才,出现教师年轻化趋势,有些教学系部和专业的教师队伍断层现象明显.

由于新建格院校很快面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各方面建设任务十分严重,造成职工实际福利待遇水平并未能明显提高,这与职工的心理预期相距甚远从而造成原有师资队伍不稳定,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教师一旦评上副教授、教授后就积极联系调往效益更好的单位,“因为培养提高人而丢了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青年教师还在怎么写作期内就把精力放在备考研究生上,旨在通过报考非定向研究生走人,有些干脆辞职了之.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升格前原来专科学校主要是教学型,而升格后则必须走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路子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但实际情况是科研条件并未能很快改善,实验仪器设备陈旧,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极少的问题依然较严重,无法满足有些科研课题的要求,致使一些教师申请调往条件好的学校发展.

3.2山东省新升本科院校体育院系专业设置现状

表2部分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现状

3.2.1专业班盖面与老牌本科相比

由表(2)可以看出,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门类虽也有一定的数量与规模,同时也根据社会需要而开设了新的专业,如:民族传统体育等,但老牌本科体育专业的涉及面更广,门类更齐全,几乎可覆盖与体育相关的各种专业范围.

3.2.2专业方向的灵活性与老牌本科相比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培养方向长期无大变动,以至于造成不少专业培养上的空白点,而老牌本科体育专业设置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地加以调整变动.

山东省新升本科院校体育院系办学条件现状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院校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2.3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与老牌本科相比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面较窄,有些内容陈旧,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老牌本科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多以社会上实际需要为主,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内容,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实用能力.

3.2.4专业安排与老牌本科相比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多以培养师资为主,各院校的重复专业课程多,老牌本科则课程设置在体育领域中最细,对体育学科的研究更深人,其中多数大学有自己的特色或独创,避免在人才需求量较小的专业上与其他体育院校重复.

3.3山东省新升本科院校体育院系实验室现状

新院校各方面“百废待兴”,体育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也不例外.按照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应该有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化学、体育心理学实验室.但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实验室数量、面积较少,从表2可以看出,一般只有2-3个,并且面积较小.据访问调查,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实验室存在以下普遍现状:

(1)基础薄.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实验室,由“专升本”,而原来专科的体育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大都只是“陈列室”、“保管室”,体育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基本被忽视,只成为一种摆设.大多数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或与教学要求不符.

(2)经费投入少.新院校“百废待兴”,对实验室建设的目标、规划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对体育专业实验室的设备、用房、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实验室的配置设施与教学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3)管理经验不足.从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在思想意识的转变、各方面经验的积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实验室大都制度不健全,责任分不清,实验管理员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水平较低.

(4)资源共享缺乏统筹.新院校,缺乏统筹、协调的管理经验,二级学院实验设备各自为政,实验室大都“小而不全”,实验质量难于提高.

(5)定位不准.由于经验不足,对实验室的建设规模定位不准,目标不明确,因此,购置设备缺乏前瞻性.(6)资源浪费.旧设备不能用,新设备不好用,或使用率极低,使得实验教学开不出,或开不足,使实验室成为“陈列室”、“保管室”.

4发展对策

4.1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对策

4.1.1加大经费投入,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积极开展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一般而言,新建格本科院校试图通过引进大量高层次人才的方式来迅速改善师资队伍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着力点放在对内部教师的培训培养、强化提高上.随着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培养的人数越来越多,培养费用会越来越高,学校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充足的师资培训经费到位.一是经费使用上,力争科学合理.对不同的培养类别如助教、讲师、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不同的培养形式如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国内访问学者,研究生课程进修的非学历培训以及攻读博士、硕士的学历培训等,采取不同的经费投入办法.对学科梯队建设或新兴学科急需的教师培养,在培养经费上要倾斜.对于那些一般性的教师提高学历或业务水平的进修、培养,其培养费用可采取学校、所在单位或个人共同承担的办法.二是在培训的组织上突出重点.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师资培养计划和内容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目的来制定和组织、实施.三是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通过有关政策的引导,鼓励年轻人继续深造,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四是要切实减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创造一定的科研条件,使他们有充足时间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把新的研究成果融汇到教学中.五是建立“导师制”制度,聘请校内外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建立导师制或“一帮一”帮教帮扶活.

4.1.2深化内部体制改革,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要有所发展,必须制定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事政策,建立新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通过制度的创新,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真正按照“按需设岗、公开考核、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约管理”的原则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质优酬”的分配制度.通过岗位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教师队伍结构调整与优化.二是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制度.引导教师既重视教学,又重视科研.考核工作应坚持对教师基本素质的全面要求,把教学、科研、实践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尺度.对教学工作,由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组成,优岗优酬.对科研工作,建立“项目小组”制,由科研课题负责人按承担工作质量对其项目组成员进行考核;对其他实践工作,以实际完成工作的情况由实践部门协同学校共同考核.建立起“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人事分配制度,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建格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很多,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扶持与特别关爱,同时,学校要切实做到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想方设法加大师资培训培养力度,经过几年努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4.2专业设置的发展对策

4.2.1借鉴其它体育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的经验,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需求,拓宽专业方向,提高适应能力,就必须增设新的专业和新的方向.

4.2.2新设置的专业和新方向,对缓解社会对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单调这一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设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体育院系学生专业学习单一,知识面较窄,面对社会的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不强的特点.

4.2.3体育院校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应面向新世纪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要,使其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通用型”人才.专业与方向的调整应瞄准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增设有竞争力的专业和培养方向,并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

4.2.4在经济体制转机,人才市场形成双向选择和跨专业就业的新形势下,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的更新应该满足学生择业的要求,通过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技术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提高学生择业的“实战”竞争力.

4.3实验室建设对策

4.3.1力争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使其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建设与开设实验课,对改善体育人才智能结构,提高体育理论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体育实验室建设与开设体育实验课,不但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条件,同时也体现了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4.3.2合理使用资金.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应统筹规划,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前瞻性,如微电脑肺功能仪、自行车功率计、心率遥测仪、台阶实验仪、心电图仪,生理实验课、体育保健实验课都要使用,可合并购置.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2].

4.3.3横向联合,资源共享.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实验室追求“大而全”是不现实的,也是没必要的.要本着有所侧重的建设原则,在学校的统筹与协调下,与其他学院、专业甚至其他学校的实验室横向联合、共享资源.

5结束语

“厚基础、宽口经、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体育教育中重视各个环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师资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师资、专业以及实验室的建设,是过去高校体育教育中较少遇到的,或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因此,它的建设与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今天的探讨,也只是为新建本科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目的是要加快师资、专业以及实验室建设,尽快适应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