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

点赞:7417 浏览:198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是农业推广硕士领域较新发展的领域,旨在培养怎么写作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鉴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的要求,细观我国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学位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该专业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 键 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实效性能力;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09-02

引言

随着党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规划的提出与解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生产资料和产品供应质量及生产者素质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这些高要求是传统农业推广体系所不能应对的.传统农业长期处于科技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三低状态,农民收入较少且增长缓慢;农业科技组织结构与怎么写作体系不健全、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低以及支持农业发展的资源和技术力量较弱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只能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行弥补,自身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和转化应用率,在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方面发挥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让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决心和努力.十几年来,农业推广硕士经过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各培养单位的努力,成绩斐然,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整体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亟须解决与规范的问题.同时,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作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的新领域,在“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及其专业本身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增强专业实效性的要求下,其硕士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研究生实效能力的要求及现阶段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全面探讨农科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这不仅对于丰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培养怎么写作于农村的实效性人才,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对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的要求

鉴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求真务实的特点,明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是构建本专业培养实效性人才体系的要求.一般来说,新农村建设对此专业研究生的能力要求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基层适应能力.这五种能力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形成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业科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理论研究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研究生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建构结构完整且高度开放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农业理论研究能力和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并应对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具有相应的判断与决策能力.

其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把知识储备转化为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创新研发能力.要求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接受新技术,并把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并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最后,基层适应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更多地投身到县乡镇村等基层工作中,这就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具备环境适应能力、挫折应对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等,联系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把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运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二、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自创立以来,经过数年的不断探索,办学思路逐渐清晰,管理机制逐渐完善,教学制度逐渐规范,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在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科技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

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背景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不乏调剂生,他们对学位的认识度不高,学习动机也具有多样性.出于对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领域岗位工资、工作环境及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考虑,研究生毕业后主动到基层岗位就业的意愿不高,因而目前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完全符合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诉求.

(二)师资队伍不强,“双导师”培养体制具体实施困难

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培养要求实行“双导师制”,也就是实行学校导师与校外(工作单位)导师联合培养.“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本专业硕士生校外导师培养的制度还不完善.如校外导师的聘请多倾向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施教资格尚未统一标准.另一方面,生源背景多为应届本科生,少有相关的工作背景,对本专业的培养缺乏合理的认识.而且两年的学制也极大地限制了硕士生的理论学习时间和学习深度,当然在与校外导师接触的过程中也会表现乏力.

(三)课程教学不佳,应用型课程不足

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实效性能力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当前研究生实践性课程设置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没有突出,也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实效能力培养的要求.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方式,内容空洞泛化,某些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和学习需求等问题,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研究生更需要应用型课程,但是目前,并没有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效性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得研究生毕业后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不足,无法体现自己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价值和优势.三、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建设

提高生源质量,增强培养目标针对性

在现今新农村建设和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时代赋予农业高校的历史责任.因此对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首先要树立学生“怎么写作三农”的教育理念,始终把科教兴农作为自己的第一社会责任.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型、经营型和管理型复合人才.提高生源质量,就要有选择严标准地招收学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接纳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专业教育.在招收研究生时不应只凭全国统考的形式考查,要全面了解本专业的职业诉求和取向,要有把自己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贡献终身的具有专业技能和实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提高师资力量,克服培养体制实施的困难

建设高等院校农科教师与校外具有农业推广和管理经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向校内导师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更要向校外导师学习农业推广与管理的一线实践经验,使得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互相联合、共同指导、形成一支优势互补的强有力的导师队伍.同时,在学校层面也要设立不同知识体系的导师群,依据职业背景和职业领域知识体系选择主副导师.通过不同导师群的联合培养,使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研究生健康发展,达到增加知识储备和提升职业能力的目标,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

鉴于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应着重在专业定位和课程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可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营销、农村金融等特色学科.在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应加大应用技术类的课程比重,增加选修课数量.本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要掌握高深的理论知识和理性的专业化思维之外,还要更多地培养自身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素质.课程设置上应学习美国跨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开设关于环境保护、计算机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加强实践学习效果.

此外,还应从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改进,采用多媒体方式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为农业科技组织与怎么写作专业学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农业企事业单位所提供的调研与实习机会为农业院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同时,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获取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相关农业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科学版,2006,(3).

[2]唐仁华.胡承孝.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色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3]黄丹,龚炎长,任丹.农科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探[J].价值工程,2011,(20).

[4]贺建华,王京京,欧百钢,江巨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

[5]岳德鹏,黄月艳.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3).

[6]张蓓,万俊毅,文晓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1,(4).

[7]田学真,张俊.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初探[J].教书育人,2011,(15).

[8]颜廷武.“十二五”期间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与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1,(2).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