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新注释

点赞:3086 浏览:113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德育是永恒的话题,但在不同的时期内容会有所更新、发展,随之而来的方式方法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德育不仅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更是一个教育目的和生活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互动过程.那么,学校德育该怎样适应这一转变呢?

德育新注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活德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变课堂德育为生活德育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然而,我们以往的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一般都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文本”,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显得过于成人化、政治化和模式化.因而,德育生活化是现代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品德课标已明确地指出“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现代德育的首要特征即为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源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的主题.这样才会让学生带着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走进课堂,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生活,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其次生活德育要让课堂走向生活.教育“回归生活”,吸引了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生活的教育价值.但是,这还不是教育“回归生活”的真正含义.教育“回归生活”的真正意义还在于:要高于生活,要以未来的视角引领生活,将品德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植根于生活世界,整个教学才会盎然“生”机,德育才能具有深厚基础的强大生命力.


二、变高尚德育为平凡德育

这一转变恰恰道出了现代德育过程是虚检测、空洞,还是真诚、实用.也道出了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远离儿童生活的“成人化”、“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还是为贴近和深入学生真实生活的“儿童化”、“日常化”的内容取向.

通过德育培养出品格诚实的人,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真诚愿望.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确实不自觉地培养出了不少两副面孔的人: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讲演等.造成这种“远大空”恶果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德育过程的真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诚实.

特级教师支玉恒就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他是我的朋友》一课的结尾时,他这样引导学生:“阮恒很害怕,是因为他以为要把自己的血全部输完,他就要死了.但他还是坚决地给小姑娘献血.”老师说:“学到这里,你们觉得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个勇敢的孩子.”“是一个舍己救人的人.”这时老师又说:“太高大了吧?快成革命烈士了!”学生马上反映说:“是个善良的孩子.”教师及时引导:“对,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他的心地好不好?(生答好)对,是一个善良的、心地很好,注重友情的孩子.有这些就行了,不一定非得说舍己救人这样高大光辉的词儿,实实在在就行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向学生讲明高尚的,远离他们生活的崇高品质,而是要帮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替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日常规范,实现尊重儿童和积极引导的统一.

三、变知识德育为行为德育

有这么一则令人沉思的新闻:在一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大抽查之前,大队部要求每班每人必须熟读并背诵《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守则》,以应对大检查.试想这样的学生会有好行为、好习惯吗?这种方法只能让学生停留在道德的认识上,他们甚至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内涵,更不用说用它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了.这样的德育只能使老师成为其“道德的法官”或是“道德的大使”,学生也只能成为德育知识的大容器.

当今,我们的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行为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他们不再只是讲解教科书上的道德知识,而且还要认真研究儿童的生活,在此基础上努力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灵活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行为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还知识以生命态.

行为德育具有具体性,它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要求,变为具体的行为实践.如在学“上下楼梯靠右走”一课时,先讲清上下楼梯靠右走的道理.然后讲清要求:那边是左,这边是右,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奔跑,不停留,按着次序慢慢走;不做游戏不搭肩,道路通了多安全.接着,教师让小朋友认识“左”和“右”,再示范靠右走的动作.小朋友明白要求后,再排着队伍走楼梯,进行实地练习.这种先讲后练的做法,好处是让学生明白了要求再付诸行动,可以在行动一开始就走上正轨.

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实践,学生难以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难以使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品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四、变共性德育为个性德育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宇宙(夸美纽斯语),这就需要教师对每一个独特个体,每一个特殊的内心世界给予充分的理解.而不是用一个标准,一种态度和方式对待所有学生,抹杀其独特性.

因为学生都会有自己特有的个性的.作为教师应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要有的放矢.弘扬个性是现代孩子的天性.不要再现这样的情境:我们知道的,老师还讲;我们不知道的,老师反而不讲;我们不愿听的,老师总讲;我们想听的,老师反而不讲.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长着美好思想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科学的德育就应该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屏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变共性德育为个性德育,说到底,就是少一些标准和模式,多一些个性和创造.

五、变规范德育为情感德育

知识的学习强调理性的一面,但品德内容,品德知识内涵的学习却要“深入人心”.虽说学校里专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规范德育.但这种专门组织的德育活动有明确的教育人的意图,而且规范划一,因此它们容易招致来自学生中的反抗.

情感德育要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没有功利性很强的,为学生一眼所能看穿的教育目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刻意的形式和方式!讲究的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情思的互动,情感的融入.在不同的体验中,得到应有的德性发展.

一位教师在教《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时,设计阳阳与妈妈逛商店的场景;它用投影出示:柜台里有一支标价200元的名牌钢笔,问阳阳能不能要这支笔?为什么?学生回答不能要,因为钢笔太贵,我们小学生要合理消费.老师点点头表示赞同.其实,这位老师只注意用简单的事实告诉学生已有的认识,并没有使儿童产生多少情感的体验,虽然有了这合乎理论的规范教育,但它不可能进一步内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因此,德育必须重视从“动情”到“晓理”的过渡,以真正发挥情感的纽带作用.

教师在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中要激发感触、丰富感受、强化感染、促进感化,让教育真正介入个体精神世界,品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情感德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同学的感觉“说话”,让心灵的成长在无声的“春雨”中悄然发生.少一些生硬灌输,多一些心灵对话.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