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成教育

点赞:29376 浏览:1404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幼儿养成教育的路径,一要通过故事启发幼儿的认知;二要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三要通过日常生活锻炼幼儿的抑制能力;四要通过榜样法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 键 词:幼儿;养成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30-02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斯金纳经过研究发现,人的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并且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后就很难改变.由此可见,作为一种“自动化”的过程,习惯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习惯的重要性开始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养成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培养人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也应运而生.从人们对养成教育的关注点来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而相对忽略幼儿阶段的养成教育.

一、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意义

从人们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来看,幼儿期普遍指的是3~6岁这样一个年龄阶段[1].这一阶段的孩子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中最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础的阶段.因此,从长远来看,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养成教育能够让儿童学会辨别是非,形成初步的善恶观念.幼儿对事件对错的判断主要是依赖于成人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能够让幼儿获得基本的是非观念,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辨别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养成教育能够让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成人的教育,成人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儿童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习惯.

二、幼儿养成教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单一的培养方式

在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时,人们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说教,即通过语言灌输的方式将一些行为习惯的条条框框填塞给儿童.这样的说教方式,不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片面化的知识传授

幼儿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幼儿养成教育的效果离不开幼儿对养成教育的认知及相应的情感体验等.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成人在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时存在一种片面化注重知识的现象.人们谈到幼儿的养成教育时,通常将养成教育等同于幼儿对行为习惯知识的获得,变成一种纯知识的教育,使得养成教育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3.家园合作不到位

幼儿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家园合作意识逐步在增强.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园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不稳定性.一方面,幼儿在学校能够和别人分享东西,知道谦让,懂得助人为乐;另一方面,幼儿回到家就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产生这种现象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幼儿教师和家长未能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家园合作的不到位,使得幼儿养成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成效.

幼儿养成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养成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幼儿养成教育的路径

1.通过故事启发幼儿的认知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幼儿并不能了解规则的真正意义,他们对规则的遵守只是基于对成人权威的服从.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发现,幼儿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他们服从规范是为了避免惩罚[2].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这样的现象,在成人的要求下,幼儿会按照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事,但当问道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通常的回答都是“XX说的这样做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但是,正如古人所说的一样,“万事始于行,诸行始于知”.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是基于人们对这种行为的认知.因此,教育中注重启发幼儿的认知成为了教育的应有之义.

幼儿阶段的孩子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属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依赖于具体的情景和生动的形象,而故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故事情节的情境性和故事人物的形象性.因此,故事对于幼儿来说具有普遍的

吸引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不仅要考虑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还必须关注在有能力人的指导下,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基于此,通过故事法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最主要的是所选故事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成人在给幼儿讲解故事时应绘声绘色,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讲完故事后,成人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如在故事《窗外的垃圾》中,教师讲解完故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窗外的垃圾是谁丢的?”“它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你喜欢故事中的小兔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既让幼儿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又对幼儿的环保意识进行了启蒙教育.

2.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人的主体性,人是一个生命的存在,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具有情感.在目前的幼儿养成教育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通常是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相对忽略在养成行为习惯过程中人的情感体验.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明了只有通情才能达理的道理.情感是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动力[3].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游戏.“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同时,它是人的整个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中所特有的,所以,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和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做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4]因此,游戏应是幼儿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应注重创设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在团队游戏中,让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并体会到由此带来的快乐;在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相互帮助,享受“助人”和“被人助”时的愉悦体验.3.通过日常生活锻炼幼儿的意志力

“生活世界”的概念是由西方生活大师胡塞尔首先提出的,他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直观性.受胡塞尔“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许多教育家针对教育和生活的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如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等.综合相关研究观点可发现,他们都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应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教育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关联.

教育、人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对象都是人,人接受教育的一个途径之一就是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使人成为什么样的人[5].习惯指的是人们做某事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过多意识的参与,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人们坚强的意志,而所谓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人要养成某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意志的力量[6].幼儿的意志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很多时候做事情缺乏坚持性,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大.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意志力进行培养,如有的幼儿有挑食的毛病,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这个时候成人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危害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克服挑食的毛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的幼儿做事情总是很容易产生懈怠,针对幼儿这种“三分钟热情”的做事态度,成人应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当值日生发碗筷等),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力.

4.通过榜样法,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情感而产生的,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通过实验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幼儿具有爱模仿的天性,幼儿模仿的对象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首先,幼儿模仿的常见对象是父母、教师等.因此,作为成人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要让幼儿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成人自己就不应乱丢垃圾;要让幼儿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成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尊老爱幼的人.总之,要想让幼儿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人自己就必须首先成为那样的人.其次,幼儿同伴也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的替代性经验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如当班上某个儿童具有帮助他人的好习惯时,教师就可以当着班上其他幼儿的面,给予这名幼儿以口头表扬(XX今天帮助了别人,真是一个好孩子等)或物质表扬(如奖励小圆点、五角星等).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强化幼儿的好的行为,另外一方面则能为其他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习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习惯是基于正确的认知、愉悦的情感体验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并通过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为了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时应注重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单纯就行为培养行为,以免造成幼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发生.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使然,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反复性.教师和家长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并且,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总是处在一不个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养成教育应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教育.除了需要加强家园合作外,还应注重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开发,通过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相互合作,从真正意义上将幼儿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