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

点赞:8404 浏览:323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从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招生就业至今已有7年,毕业生人数为308人.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专业对口的就业率仅为13.9%,共42人.计算机专业对口就业率低,学生就业难,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难.产生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当前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迟滞,教学内容落后.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加速了计算机技术更新,但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前的,其教材内容和社会上的主流技术不相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不像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因学员人数的不确定,学习时间较短,又要突出培训效果,所以他们选择的教材一般都是融入了当前主流的技术和产品,帮助学员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教师授课都是通过一只粉笔和一块黑板,既是实践操作课也是通过书中的案例和项目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没有社会项目开发的经历,缺少项目开发的经验.而培训机构的教师,因培训目标要求较高,他们大多都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多数的教师都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

3教学组织方式不科学.一般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为集体授课形式,强调教育的“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个体能力”的发展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培养.而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同事之音的团队合作沟通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培训机构的教学组织方式通常是小组协作学习方式进行项目培训的,模拟现实社会中的项目开发环境,通过学员之间的学生的自学、讨论和独立研习,相互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4实践训练环节薄弱.因学校专业性课程较多,各专业的实验设备投入较少,有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师资不足,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缺失.而且有的学生不了解社会对专业需求,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是来学校混张文凭的,等到毕业时候才发现自己既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没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刚从学校毕业,一跨入社会就失业了.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习计划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由于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进入企业也没什么事情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学生在实习期一个项目都可能没有做完,达不到实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素质.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水平,如果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强,怎么可能教出高素质水平的学生?目前.大部分的教师缺乏的是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更新滞后、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强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寒、暑检测的时间,把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各类专业培训.并提出一定的培训要求和标准,增强培训效果.制定相应的培训激励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培训机制.

(2)建立各种专业的名师工作室.利用空余时间,指导中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比赛来检验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送教师到企业锻炼,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社会能力和适应能力.还可以外聘技术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弥补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特点.

2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由于高职计算机学科开设比较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标准和要求,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开设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对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改革,改变教学组织方式,将课程融入模块化教学中:改变学生的考试体系.

(1)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满足生产岗位实际要求.使课程设置更加实际合理.形成产教研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结合市场需求,把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2)改革考试体系,不要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通过各种能够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测试来评价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选学一些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课程,便于毕业后就业的选择面不会太窄.

(3)改变教学模式,减少基础课程与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课时,结合社会各行业的资格规定,可以实行多种证书制度,减小学校与社会的差距,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学校只有在课程设置上能结合市场需求,紧跟市场步伐,抓基础、重实践,合理组织教育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一专多能;才能让学生实现“无障碍”就业.有了实际操作项目的经验,无需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