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现状调查与

点赞:10735 浏览:448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工程硕士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应运而生并且迅猛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位课程的设计、毕业要求、导师资格以及教育体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工程硕士;学位设置;学位教育;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98-02

一、背景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1],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特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更侧重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具有在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程硕士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和GCT工程硕士.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工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的工业化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和社会对高级应用人才的需求呈不断增加的趋势[2].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特点基本符合这一规律.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在学位设置方面的异同,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革意见,使其更好地怎么写作于中国的经济建设.

二、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现状

(一)国外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现状

工程硕士学位(MEng)是美国最近兴起的一种专业性学位.一般只需一年就可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并且仍有机会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美国的工程硕士课程主要是结构性的,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更强调实践经验.工程硕士学位的获得,一般不要求学位论文,而取代以商务训练、设计项目或工业实习期的要求.欧洲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实行的是可以在全欧洲通行的“文凭工程师”制度,有其固定的注册标准,被称为“FEANI公式”.其普遍式为“B+3U+2E+2T”(或者1T1U,或1T1E等),式中B表示接受高中教育水平到18岁,3U为大学3年的工科课程教学,2E为至少两年的工程经历,2T为两年的工程训练.[3]可见,欧洲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更强调学校与相关企业部门的联系,打破了社会分工的界限,共同造就出工程领域的高级人才.日本专业硕士教育明确要求专业硕士教育师资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具备特色职业经验的工作者.虽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在学分上都要求最低为30学分,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不要求学位论文[4].

(二)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于1997年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开始在我国高校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接受工程硕士教育的均为取得学士学位后,并已有工作经验的人员.2009年,为加强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能力,我国高校开始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让工程硕士人才质量更上一个层次.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的学制均是2~3年,包含一系列相关课程和一篇毕业论文.课程的设置主要按工程领域设计,在内容上更为强调知识结构的宽广性和实际应用能力.工程硕士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种: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分段学习,集中授课,分散消化.工程硕士论文要求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来源于工程实际.在导师安排上,在职工程硕士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单位导师,绝大部分工程硕士采取工作中项目和学校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学校导师以选择和自己工作所相关的方向为主;而全日制工程硕士只有学校导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以后的职业规划需选择相关方向的导师.[5]


三、国内工程硕士教育实证研究

通过国内外现状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工程教育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课程的设计、毕业要求、导师资格以及教育体系四个方面.本文将从这四方面对我国工程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其中针对前三个方面的分析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笔者于2011年6月分别向北京和天津某知名大学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共发放547份调查问卷,收回478份,可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453份.问卷分为三部分,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内容陈旧,不能够有效地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课程涉及面有限,交叉学科、跨学科的课程少,没有依据工矿企业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不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工程硕士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只具有研究能力,而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求,达不到工程硕士培养的目的.培养方式单一,教学形式缺乏活力,远程教育网络不能作为授课过程中的一个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方法急需改革.

我国目前毕业要求仍然是以学位论文的形式,使得工程硕士毕业后不能直接运作企业的工程项目.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对论文的深度要求较高,而对创新性、可行性要求较低,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由于国家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赋予了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社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目前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更多依靠的还是各高校的自觉和自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工程硕士导师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指导不够,与工科硕士导师差别不大并没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要求,缺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加之部分导师肩负着教学、科研、行政等多项任务,投入工程硕士培养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学校与企业导师之间沟通不足,致使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学校、企业双导师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借鉴与启示

1.调整工程硕士培养课程.课程的设计基本都采用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课程目标明显体现出传递理论知识的优先性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今后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课程的设置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教材,而应结合当前企业集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教学、实验、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实践类课程可以放到企业中去讲,结合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突出“扩宽口径、突出重点、注重应用”的原则.针对部分企业实行“订单式”的课程体系设置[6],即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或应用需求设置课程.这样培养出的工程硕士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改革工程硕士毕业要求.国外的工程硕士教育毕业大都不要求学位论文,而是以设计作业取代,即使有学位论文,也是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拓展,而不是压缩.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提高企业效益.与之相比,我国目前毕业要求仍然是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工程硕士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上安排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已能够保证学生的科研理论水平,实践课程的安排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论文应当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领域和爱好来要求,可以是交一份项目规划书,或者是工艺流程的改造等等.工程硕士的毕业论文应当更注重实际应用价值而不是理论深度,最主要的是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方式,并在局部具备自己的专长.这样工程硕士毕业以后,就可以直接担负起实际运作的工程项目,减少企业对人员专门的培养和锻炼.

3.加大工程硕士师资力量投入.工程硕士的授课教师应当既具有课堂教学能力,又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国外工程硕士导师大都要求是具备特色职业经验的工作者,某些国家甚至鼓励导师.因此,教师的配置要有针对性.首先,要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有关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企业新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等,以丰富其工程实践经验.其次,学校应聘请相关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工程硕士教学和管理.另外,要选好校内外指导教师,明确提出导师的职责,把好培养质量关.

4.完善工程硕士专业教育体系.我国在职业型学历教育体系中,除了设置工程硕士学位、工程博士学位,还应当与工程师文凭挂钩,与行业实现更加紧密的联系,如取得工程硕士学位的人员考取工程师资格时,可以不参加理论考试,只参加实际操作考试.而工程博士毕业后直接获得工程师资格.真正实现《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提到的“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那么,工程硕士教育将更具吸引力[7].

本文从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从课程的设计、毕业要求、导师资格以及教育体系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要改革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课程和毕业要求,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和完善教育体系四大措施,使大家对工程硕士教育形成更为深刻准确的认识.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工程硕士教育将成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中最具潜力的领域,也将成为保障我国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国家综合竞争力稳步增强的重要杠杆.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现状调查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程师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Z].[1997]54号.

[2]靳贵珍,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22-24.

[3]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王文科,中、日、韩专业硕士教育比较及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10(01):90-93.

[5]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157.

[6]胡娟,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文史哲,2011,(01):120-122.

[7]上官剑,中美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之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