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点赞:19076 浏览:841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和岗位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们在岗位接受职业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以基层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工学结合,以适应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需求.

一、内科学教学方法改革

充分利用医院优质的教学资源,深化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建立岗位见习、仿真实训、真实训练、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医学生在理论课结束后到校内实训室进行基本技能的仿真训练,操作熟练后到医院内科进行岗位见习,毕业前到医院进行顶岗实习.根据内科教学的具体内容,灵活采用校内仿真教学、岗位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大量穿插、复习医学基础知识,归纳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使医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临床工作环境中,在医疗环境中学习内科学知识,熟悉临床诊治疾病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二、内科学课程内容改革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基层工作的岗位需求,以基本理论够用,基本技能过硬,走上岗位能用,治疗与预防、保健、康复并重为原则,以乡镇和社区医生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结合助理执业医师内科考试大纲及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由学校和教学医院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按照内科疾病发生的规律,调整授课顺序.内科教学中压缩部分理论课程讲授学时,增加临床见习和病案分析等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并由教学医院临床医师担任授课老师,在重点讲授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所需的医学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加人文社科知识,如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法规、执业医师法规等内容,不仅传授临床知识,强化临床操作技能,还传授医患沟通技能、医患纠纷防范措施,增强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三、执业资格标准融入内科实践技能教学

在内科学实践教学中,遵循校内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的原则,按照医学生早接触社会、早接触专业、早接触临床的实践教学要求,形成实验—实训—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相结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医学生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素质结构的有效提升.根据医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单位工作的就业导向以及医学生必须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在内科实践教学中引入执业资格标准,将其贯彻在教学过程中,使学历教育内容与执业资格培训内容相互融合,使技能训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能力训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增加内科临床见习和基本技能训练时间,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作为实践教学重点,狠抓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利用双休日或晚上安排医学生跟随临床医生值班、现场观察医生接诊病人的全过程、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在做好病患家属解释和医疗安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适当做一些小的技能操作,如为病人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等,了解他们的需要,增强保健预防知识.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增进了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得到同步提高.

四、改革内科学考试、考核方式,促进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内科学考试、考核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执业岗位所需能力要求为依据,改革内科学考试和考核方案,建立起全面、科学、发展的内科学质量评价观.内科学课程按照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实践技能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学业考试和执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并参考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核标准进行.理论方面偏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综合思维能力考试,实践技能考核实行实习前综合技能强化考核、实习中每二级学科完成后转科前出科考核、实习全部结束实施综合技能考核.实习过程中还抽调临床教师检查实习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同步考核,将成绩计入内科学毕业考试,且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占内科学毕业考试总成绩的30%.通过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引导医学生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加强自身职业素质培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工学结合充分利用了学校与医院二者不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使临床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紧密连接.医学院校只有以教学医院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站就业需求为导向,校、院双方共同担负起培养医学生的职责,才能实现应用型卫生人才教育的社会实用性,从而满足基层卫生单位对医科毕业生医疗、预防、保健怎么写作能力的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