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的方式完成对幼儿定向运动活动的

点赞:17252 浏览:722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目前关于省内幼儿园开展定向运动的研究很少,我园通过园本教研的方式,在学习中实践,结合定向运动的理论体系,探索适合幼儿园年龄阶段的定向运动的活动内容及开展形式,从而为幼儿定向运动的实施和普及提供具体操作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一)定向运动:又称“识图越野”、“定向越野”、“野外定向”等,是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以最短的时间,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的各个点标,从起点开始在每一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直到终点,一般在户外举行.

(二)幼儿定向运动:以幼儿为参与主体,以幼儿熟悉的环境为活动背景,以幼儿在与其特定年龄特点相适应的特殊地图(色块、绘画、照片)的帮助下开展的特殊的定向运动.幼儿定向运动意在倡导幼儿园利用自然因素锻炼幼儿的体能智能,提倡幼儿园根据年龄特点,组织幼儿进行适当形式的户外运动,发展幼儿的智能和体能.

二、教研目标与内容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初步形成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定向运动活动案例集,探索幼儿定向运动中地图的呈现方式、标点选择问题,促进幼儿阅读地图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增进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认识能力、实践经验的局限,本学期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初步的研讨:

(1)制定幼儿定向运动活动的基本流程,形成不同年龄层次幼儿定向运动的典型课例;

(2)形成针对年龄特点的幼儿定向运动地图呈现方式(包括色块、绘画、照片);

(3)探讨幼儿定向运动中标点的选择问题(包括地点、方位、空间位置);

(4)探讨不同年龄幼儿阅读地图的能力以及促进中大班幼儿在定向运动中团队合作的方式.

三、教研的过程

本次教研活动总体上分为五大阶段:

(一)2013.3.12~2013.3.30通过对国内外幼儿定向运动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综述,了解定向运动的概念和实施意义.

这一阶段是教研活动的准备阶段,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学习定向运动知识,并对已有的幼儿定向运动的资料进行搜索和整理,获取专业知识和最新的研究动态,构架教研框架,理清思路.园长亲自结合文献资料的PPT,在全园范围内运用“领读领讲”、“头脑风暴”等方式,让老师们初步了解了“幼儿定向运动”的概念和实践意义.

(二)2013.4.1~2013.4.10侧重于制定幼儿定向运动活动的基本流程,形成不同年龄层次幼儿定向运动的典型课例.


这一阶段的研讨主要是围绕定向运动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流程进行的,重点研讨如何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定向运动的内容;如何结合日常教学的模式来加入定向运动的内容;如何将导入活动、定向运动的本身、评价等流程有效的串联.在这一过程中,郭晓俐老师和阮怀花老师模仿《上海托幼》2012年2月刊里的《幼儿定向运动样式的新探索》这篇文章中的活动方案,在全园范围内开展了大班定向运动“找昆虫”和中班定向运动“采花茶”的观摩活动,确定幼儿定向运动活动的流程为:设置问题情境――解读地图与标点――开展定向运动――评价、交流与分享,并且及时收集、整理和修改活动方案,形成小、中、大班的定向运动活动案例集.

(三)2013.4.12~2013.4.30以分组教研的形式研讨不同年龄幼儿定向运动中地图的呈现方式.

这一阶段我们关注的是幼儿定向运动本身的一些要素的研究,如地图、标点等.研究过程中,首先,我们将幼儿定向运动按年龄分为三个层次,即小班组、中班组与大班组.其次,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理解能力设置适合的地图与标点,包括:1.地图呈现方式,如小班用实物照片,中班用简单的平面图,大班用俯视平面图;2.标点的数量、位置,如小班的标点不超过4~5个,中班6~7个,大班7-10个;3.设置的标点对幼儿寻找目标的促进作用,如同图不同标点、同点不同位置等.我们边实践边思考,踏实开展活动,细致观察幼儿行为,及时反馈,再给予相应的调整,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年龄幼儿定向运动的地图和标点的设置.

(四)2013.5.6~2013.5.17侧重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通过定向运动对其阅读地图能力的提升和中大班幼儿定向运动团队合作能力的促进.

这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关注孩子,主要探讨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在定向运动中阅读地图的能力,在熟悉或者陌生的环境中借助地图进行定向、独立寻找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教师现场全程跟踪,教师摄像等方式确保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讨、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即通过定向运动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读图能力,通过与同伴商量、分工、配合促进了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五)2013.6.5~2013.6.17幼儿定向运动的实践与教研的总结,通过对各个阶段研究的梳理,形成报告.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平时积累的许多过程性的资料,包括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活动案例进行整理与收集、梳理与总结,由各个负责人先对自己承担的那部分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最后统一进行统稿、整理,形成活动案例.

四、教研结果的初探

(一)初步确立幼儿定向运动适宜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我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定向运动,如小班孩子对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很熟悉,于是我们设计了“好吃的八宝粥”活动,寻找八宝粥中的主要食材;中班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对迷宫、宝藏等格外有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寻宝探险”的活动;大班的孩子处在即将步入幼小衔接的阶段,我们设计了“我想上小学”的情境.

在设计活动中,教师将日常的活动流程和定向运动进行了整合.在同课异构过程中,确定了幼儿定向运动活动的流程为:设置问题情境→解读地图与标点→学习记录方法→开展定向运动→成果交流与评价.(二)形成针对年龄特点的幼儿定向运动地图与标点呈现方式

1.定向运动中地图与标点的设置.

开展幼儿定向运动首先要有一张地图,地图上清楚地记录要到访的地方.在实施定向运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地图和标点的设置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幼儿能否成功地完成此次定向运动任务.不同年龄应有不同的地图和标点的设置,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幼儿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如果设置同样的地图或者统一的标点,无疑是与定向运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我们设置的地图是用色块和实景照片的形式体现的,不同年龄阶段在选择地点和标注点的位置都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和实践,反复试教和修改,研讨结果如下:

小班的地图选择在他们较为熟悉的幼儿园操场和草地,地图上加入了一些标注点辅助寻找物品,通常是简单的色块;中班的地图是在幼儿园附近的小区,是孩子熟悉的场景,面积上要进行控制,要有明显的建筑物,便于幼儿在图与实物之间进行对比和观察;大班的地图选择范围相对广一些,有一些标注点,物品放置得较为隐匿,大班的地图我们通常设置7个以上标点.

2.标点处藏匿物品的选择及其摆放方位的变化.

在定向运动中,幼儿找到标点后还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寻找藏匿的物品,我们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需求,对标点处隐藏的物品也进行了有层次的选择与投放,主要有两个维度:(1)遵循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小班使用体积大、好辨认的物品,中班、大班物品体积可以相对的小一些.小班尽量用实物,大班可以用图片、卡片进行替代.(2)尊重幼儿的空间方位认知水平:小班幼儿的空间概念比较简单,对事物的定位呈现整体性特点,通常用“这里、那里”表达,中班孩子可以根据地图的标注点分辨“上下、内外、左右”,大班的孩子可以在实践中辨别更加立体的空间方位.结合典型课例,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是这样安排的:

“园本教研”的方式完成对幼儿定向运动活动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小班阶段:藏匿的物品比较大,并用防水的盒子装起来,贴近野外的现实,比如:“好吃的八宝粥”(黑米、黑豆、白米、红豆),藏匿于标点较明显的地方.

中班阶段:藏匿的物品是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比如:“寻宝”,以实景图结合标注点的方法进行藏匿,又加了拼图找宝藏的环节,图片藏匿的部位则是显性与隐性特征结合的.

大班阶段:标点一样的情况下,每个幼儿寻找的目标所指示的标注是以不同方位的形式呈现.比如:大班定向运动“我想上小学”,幼儿每找到一个标点之后,还要根据地图中标注的位置,来判断要找的“文具”的具体位置,从而找到“文具”,比如有些藏在灌木丛底部,有些挂在树枝上.

在定向运动中,还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藏匿物品的摆放方位对幼儿完成任务的影响.我们在实践中根据各个阶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在方位感知方面培养侧重点也略有不同,因而藏匿物品的摆放方位也不尽相同.

小班阶段:我们一般将标点处的物品藏匿在幼儿平视的角度上.中班阶段:物品摆放的位置高低错落,这样能让幼儿在平视、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分别寻找藏匿物品.大班阶段:除了摆放物品的位置有高有低以外,高部位摆放物品的比例要比中班阶段增大,主要是给大班幼儿增加一些难度与挑战.

(三)提升幼儿读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定向运动提升了幼儿阅读地图的能力.

每次活动、每个小组我们都安排了老师全程跟踪和计时,对比发现,幼儿阅读地图时无论是读图速度、读图习惯还是对符号的认识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从上表可以看到,定向运动中,幼儿通过不断地阅读地图,并根据地图进行寻找,不仅加快了阅读地图的速度,缩短了在阅读地图时所花的时间,而且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读图习惯,使其懂得了地图对于定向运动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得地图在定向运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定向运动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针对中大班幼儿处于合作意识萌发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也将合作完成任务纳入到定向运动中来,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培养团队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契机.老师会让能力、个性等存在差异的幼儿两两自发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通常幼儿在合作初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双方都比较强势,谁也不肯听谁的意见,无法很好地进行沟通协调,往往因为意见不同而争论不休,浪费了时间,反而让能力不如自己的小组捷足先登.而与此同时,两个平时能力一般的幼儿组合在一起,由于能够合理分工,如一个负责看地图一个负责寻找,反而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每当这种情况出现后,教师都能够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从切身体会中去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幼儿逐渐学会如何通过沟通、协商等方法去合作.

六、教研的收获与憧憬

(一)收获

通过对幼儿定向运动的研讨,我们的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形成了园长引领,教研组长示范,教师观摩实践的良性互动梯队,形成了研讨――观摩――调整――再实践的学习过程,提高了教师思考、讨论、分析的能力.在此期间,我们的孩子走进社区开展活动,结合环境特点,整合社区资源,孩子走出幼儿园进行开放的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社区和三十八所领导的好评.当然,这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孩子,开展定向运动收获最大的是孩子们,一方面是能力的发展,品质的培养,同伴的交往,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充分进行户外运动,为幸福童年真正打下基础.

(二)不足与憧憬

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幼儿定向运动中很多有价值的点还需要进一步研讨和学习,比如说缺少对幼儿定向运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教研,而这对于幼儿定向运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亲子定向运动也是幼儿定向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定向运动充分地体现出趣味性,能否结合幼儿园的春游、秋游等亲子活动或游园活动,让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增添更有趣味的内容?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加以补充的地方.以后我们仍然会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幼儿定向运动”,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快乐,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