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课程

点赞:14789 浏览:6808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机电一体化课程的现状是,专业定位模糊,"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牛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基于此现状,应设立若干个专门化方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时的设置要把握保量与适时两个原则.

【关 键 词】机电一体化;课程;现状

计算机等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据笔者初步调查,浙江省办有工科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几乎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此同时,“高薪急聘数控操作人才”之类的招聘广告屡见不鲜,从人才市场和企业反馈的信息也表明,社会对高质量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近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数量上看,应基本能缓解当地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急需,不至于供需严重失衡,问题出在供非所求.职业学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界定

1.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目标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与其相关的学科应包括机械工程学科、检测与控制学科、电子信息学科三大块内容.

2.本质

机电一体技术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任务,就是通过输入计算机的检测信息,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另外,若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则其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

3.作用与系统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大作用是扩展新功

机电一体化课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机电一体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能,增强柔性.首先,它是众多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如实现过程自动化(PA,即连续体自动化)、机械自动化(FA,即固体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A,即信息自动化)等.其次,机电一体化技术又是按照用户个人的特殊需求来制造、提供产品这一当今最高级供贷方式的关键技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主要是由机械装置、执行装置、动力源、传感器、计算机这五个要素构成,如机器人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专业定位模糊,需准确定位

由教学计划可看出,目前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职业学校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前述的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其定位应以机为主、电为辅,或者电为主、机为辅均可.由于许多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强化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应用,使它们没多大差异,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实际上行不通.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定位在“以电为主、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足鼎立”为宜.

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仍很低,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还较普遍,必须采取加强培训或从企业聘任教师等途径加以解决.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看来,各职业学校虽具备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很少具有本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或综合性课程,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训设施也大大落后于当今企业,实践训练水平不高,应采用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尽快提升层次.

4.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

现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这与当前该专业所处于的“机、电、计算机”三大块内容三足鼎立的实际格局很不适应.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突出电气控制、计算机应用的地位.

5.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

目前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大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还需要大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