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与国学

点赞:24442 浏览:1156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翻开中国2000多年有皇帝的历史,能够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大凡一个统治比较稳定、长久的朝代,其当朝的皇帝多是能够认真学习、领悟、实践传统文化的皇帝;反之,则往往或因荒淫造成其政权的短命,或因不学无术使国家风雨飘摇.清朝虽然是以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中国的朝代,但清朝皇帝在学习国学上,丝毫不亚于任何汉族王朝的帝王,所以最终成就了清朝268年稳定长久的统治.那么,清朝的皇帝是怎么学国学的,对其执政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把国学教育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清朝入关后,共10朝10帝,其中5位是成年继位,5位在幼年继位,所以他们的学习生活大致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幼年皇帝和皇子皇孙的培养教育;二是成年皇帝的经筵典学.一个王朝的兴衰继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素质,而这种素质需要长期的培养.所以,清朝将对皇子教育当作一项基本国策,并形成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首先,皇子均较早入学.清朝入关前,皇太极就要求,满蒙将领的子弟“但有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俱令报名读书,不许姑息容忍”,甚至他将是否送子弟读书作为这个将领能否从军出征的条件.“如有爱惜不令读书者,其父兄也不许披甲随征,可与子弟一起在家闲处.”从康熙朝起,对皇子皇孙的学习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并成了其后清朝皇帝的家法.康熙认为,一个人幼年所读之书将会终身受益.七八岁所读之书,五六十年犹不遗忘,二十以外所读之书,数月不温,即至荒疏.“应须早学,勿失机会”.

其次,对皇子学习时间严格控制.要求读书的皇子,每天寅时开始进书房,中间用早膳两刻钟,下午3至5点左右放学;每年除了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皇太后生日、本人生日外,再没有检测期,直到嘉庆12年开始才规定,夏至至立秋期间,因天气太热,每日半天功课.这种规定对于五六岁的幼童几乎不近情理,但是清朝从顺治到康熙直至清末,除同治小皇帝常常以生病为由偷懒过外,始终被严格遵守.清朝皇子们读书的情景,连当时的一些汉族大臣也不得不折服.

皇子学习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先从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进行启蒙教育,一边学识字,一边学句读;然后学四书,再学五经;进而学《帝鉴》、《资治通鉴》等;幼帝还要加上学读奏折.以同治皇帝为例,同治四年之前(10岁前),主要学四书、《庭训格言》;同治五年起,加讲《孝经》、《诗经》;六年起,加讲《史鉴》和《圣训》;八年起,加讲《大学衍义》及《大学衍义提要》;九年起,加讲《易经》、《会典》、《左传》,并开始增加读奏折课程;十年起,加讲《明史》、《地图》和《读史略论》.单从经史子集诗书画,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国学内容来讲,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恐怕也没有清朝皇子学的多.

清朝成年的皇帝,学习内容更加庞博,除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外,主要是史书,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另外还有儒释道、诸子百家,以及诗赋、书画.读书最博泛的是康熙皇帝,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农学,等等,几乎无书不读.他说:“凡事可论贵贱老少,唯读书不论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为保证读书学习时间,他们还给自己定了规定:一是每天早起必须读《圣训》一章.《圣训》是其祖父辈皇帝一生重要诏令、谕旨的汇集,对后继位的皇帝来说,《圣训》就是他们行动的指南和准则,读《圣训》即是为了从其祖宗教诲中学习治世经验,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祖制.二是隔天进行一次日讲.即由“日讲起居注官”给皇帝讲解经史.三是每年春秋两次在文华殿举行经筵.即皇帝和大臣集体学习四书五经.一般是提前定好选题,先由侍讲大臣讲,再由皇帝讲.更多的时候是皇帝自学.在《康熙起居注》中,有多处记载他理政之余抽时间读书的事迹,如康熙自己所说“朕在宫中,手不释卷”、“朝于斯,夕于斯”、“至于听政之暇,无问寒暑,唯有读书写字而已”.

古语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皇帝并非天才,尤其面对略显枯燥和晦涩的经史子集、国学文典,即使贵为天子,也没有取巧的方法,唯有反复习读,由多而精,由博而通.康熙时期,他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皇子皇孙的读书要求都是:读书要读120遍,背书也要背120遍,写字要写几十遍,诵读经书要达到“纯熟舒徐,声音朗朗”,对经义讲解要达到“皆逐字疏解,又能融贯大义”.写字、书法更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康熙练习书法达到“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清宫中的数千法帖,他都临写过,“所临之条幅、手卷将及万余,赏人者不下数千”.清后期的皇帝虽没能像康熙那样坚持下来,但是一般读书也要读几十遍.

为求得实学,他们在学习中,还利用日讲、经筵等形式与讲官和大臣开展互动,进行讨论,遇到问题或有何感想则随时提问,同时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并重,用康熙的话讲就是“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也就是说,既要相信书中的道理,又要自己认真思悟,分辨出精华和糟粕,读出书的神韵,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做到信而不迷.比如:有一次康熙问讲官:“天下何物最肥,何物最瘦?”讲官答:“最瘦于豺狼,最肥于牛羊.”康熙听了不甚满意,又问大臣张玉书,张答:“臣以为天下最肥莫过于春雨,最瘦莫过于秋霜.”康熙听了感慨道:“此乃真宰相也!”再比如,一次讲官进《中庸》博学之,审问之一节,康熙听后问:“知行孰重?”讲官答:“宋时朱熹之说,以次序言,则知先而行后,以功夫言,则知轻而行重.”康熙说:“毕竟行重.若不能行,则知亦空知耳.”

总结清朝皇帝学国学的做法,借用一位清史专家评价康熙读书的话,那就是“少年好学、青年苦学、盛年博学、老年通学”;读书学习达到四种境界:欣然境界、愤然境界、敬然境界、陶然境界;其最根本的经验则是“贵恒久、贵思悟、贵知行、贵著述”.

国学功底对执政能力的影响

清朝入关后共268年(1644-1911),加上入关前努尔哈赤1583起兵到1644年顺治入关的60年,共13朝12帝328年,可以划分为兴、盛、衰、亡四个阶段.在这四个时段中,可以很清楚看出,兴盛时期的皇帝普遍比衰亡时期的皇帝学习修养好,即使是马上打天下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都是十分善于学习的人.努尔哈赤提出以蒙古文字为基础创造了满文文字,从而结束了满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他还喜欢读汉族文化典籍,《三国演义》、《水浒》都是他喜欢读的书.皇太极最喜欢读史书,他曾命人翻译了《辽史》、《宋史》、《金史》、《元史》部分和《三国演义》.我们熟知的崇祯诛杀袁崇焕事件,就是皇太极用了《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计谋——反间计,使崇祯皇帝听信讹言,误以为袁崇焕私通清朝.但是,到乾隆40年之后,清朝皇帝的国学功底虽然还在,但已经开始盛极而衰,大清国力也开始日趋下降.明显标志就是乾隆思想上不再进取,保存在档案馆里的“元旦开笔”就是最有力的史料证明.清朝从康熙开始,仿照民间习俗,每年元旦早起写开笔吉字,皇帝把他当年最想实现的心愿书写下来,密封收贮,不许任何人开看.康熙、雍正以及乾隆25年之前,每年都有新祈求.但是乾隆25年回疆平定后,乾隆在当年的开笔中写道“武成功定,修养生息”,此后终乾隆三十余年以及嘉庆一朝二十五年,他们的祈求再无任何变化.追求的停止,表明思想僵化的开始;思想的僵化,则预示着衰落的开始.反映在执政实际中,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对各种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对大事要事的处理上,清朝后期的皇帝没有了清朝前中期皇帝的魄力和能力.


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雍乾三帝,文韬武略,学识渊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国学的基础和修养,使他们能够在执政中鉴古知今,得心应手.所以清朝许多重要的方针政策,都是入关时发轫,康熙时制定,雍正、乾隆时完善.如:清朝在边疆民族宗教上,采取的是尊其教、重其俗的政策,包括加封、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康乾两朝建立避暑山庄外八庙,用于接待蒙古王公大臣;每年派大臣到西藏参加熬茶仪式等.又如在政治上,实行的是满蒙联姻政治.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则根据地域等多种情况采取了多种方式:在蒙古实行盟旗制,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制,在西南实行改土归流制,在东北实行将军衙门制,在新疆、青海实行伯克制.这些政策和制度对稳固清朝北部陆路边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又如在吏制和用人上,康熙、雍正和乾隆在日讲和经筵中都曾多次和讲官大臣进行讨论,认真吸收汉族官制的经验,形成了“知人则哲”、“才有大小,学有浅深,朝廷因才使器,难拒一格”、选人“先观人心术,次才学”等用人思想,逐渐建立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官员任用考察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康熙时期开始实行秘密奏报制度,雍正、乾隆时期确立和完善了官员上任前的引见制度、任官500里的回避制度;三年一“大计”、五年一“京察”的考核制度;言官可以风闻奏事的参奏制度,等等.

这些政策和制度,都是促成清朝盛世的保障和有效经验.但是,从乾隆中期开始,首先皇子的学习制度逐渐趋于懈怠,表现在上书房课读制度松弛,皇帝本人缺少康熙持之以恒的自学精神,日讲没有严格坚持,甚至出现师傅旷职、皇子逃学的事情,这都是在清前中期不可想象的事情.到咸丰朝以后,皇帝都没有儿子,入上书房的只是皇亲国戚,虽然小王公也是天未明就入书房,但是天亮就放学回家.光绪年间京曹何刚德记述说:“近支王公子弟,令在上书房读书,余带引见,进内时,天皆未明,即见小王公纷纷下学”,“儒者有三更灯火五更鸡之语,今则甫经上课,至五更鸡鸣,则已回家安歇矣”.最后的三位皇帝,都是幼年即位,同治是清帝中学习最差的一位,常托病逃学,有时上课没精神,有时上课嬉闹,其学习能力也较为一般.光绪比较爱学习,但是在两宫垂帘的特殊环境下,埋没了他的天赋,控制了他的自由,成了死读书.清朝中后期皇帝这样的学习和功底,显然难以与前期的皇帝同日而语.文化修养的低下,直接影响的是其执政能力和水平.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康熙和同治、光绪对台湾和琉球事件的不同处理上.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力排众议,大胆启用施琅,统一了台湾;又在一片反对声中,再从施琅意见,留台置县,开始了对台湾的有效管理.而到了同治十一年,日本以台湾“番民”杀害了琉球难民为由,出兵台湾.实际当时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解决问题应该是中国和琉球间的事情,另外,中国当时兵力、国力都强于日本,并且在战争已经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清朝还向日本赔偿了50万元军费,从而开启了日本吞并琉球、侵略中国的野心.再到光绪五年(1879)日本灭琉球置冲绳县之前,琉球政府几次派员到清朝请求保护,在美国的调停下,提出了“两分琉球”方案,即将南部八重山划归中国,北部划归日本.清朝政府既没能力保护琉球不被日本吞并又孤陋寡闻,认为琉球南部是不毛之地,要了没价值,致使琉球问题不了了之.清朝舍弃琉球南部八重山等地,不仅失去了重要的战略要地,更失去了尊严.台湾则在光绪二十年甲午战败后割让给了日本.

虽然历史不能检测设,但如果清朝后期的皇帝拥有足够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眼光,自然应该对清代之前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以及台湾、琉球群岛等问题有所知、有所思,也自然会恪守祖宗之制及战略安排,不至酿此大错.因此,清朝皇帝的国学功底和历史眼光,直接决定了他们执政能力的高低,甚至决定了当时中国历史的走向.

既要读中国的书,也要读世界的书

清朝统治了268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较为长久的.清朝的皇帝由于严格的培养教育和自身刻苦的学习,比起以往各朝来,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但为何在当时世界发生巨变的历程中,后进的一些国家迅速崛起,而清朝帝国反而走向了衰亡?如果深入思考,众多历史原因之中,清帝读书学习的一些不足应当列在其中.那就是,在清朝皇帝的读书学习生活中,有两个致命的问题——只读了《四书五经》和历史,没有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只读了中国的书,没读关于世界的书,没有开眼看世界.

翻开清朝皇帝读书的记录,除康熙皇帝读过一些西方数学、地理、医学等书籍,光绪皇帝学过英语、读过一些西方的书之外,其他皇帝都没学过西方文化,而即便个别皇帝学习过西方文化,也仅局限在宫中了解.如乾隆时期英国的马嘎尔尼使团曾带来了西方的望远镜等科技仪器,但直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些仪器都还保存在清宫库房里,从未被认真学习和研究,更未向社会推广.所以,若说在清前期,世界各国都还在中世纪徘徊,清朝在当时还是个发达国家,不读世界的书产生不了大的危机,那么当乾隆中期以后,世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发生了的大革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建立,及至19世纪,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而这时的清朝皇帝还沉醉在天朝大国梦中,抱守残缺,只读四书五经,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所以造成落后挨打,最后被侵略、被瓜分.

清朝皇帝与国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皇帝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