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成就个性之美

点赞:5351 浏览:196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育是一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潜力实现作为目的的活动.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追寻幸福,并能怎么写作社会甚至创造社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丰富多样的,所以学校应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

但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却围绕高考“画圆”,模式化、封闭化的教育只能培养“标准件”.为打破怪圈,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以下简称“三十五中”)秉持“开放教育”的理念,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社会、从书本连接到活生生的世界,让学生真正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环境里,以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他们自主、个性地发展.

传承志成精神血脉,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

三十五中创建于1923年,其前身是北京志成中学,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和教授们联合创办.李大钊、邓萃英等教育名流任建校董事,并提出“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的办学宗旨,这种“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的情怀成为三十五中的文化血脉.

2009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刘延东一行到三十五中调研,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杰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围绕总理的两个问题,我们且行且思:学校如何奠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我们明确提出:中学教育不能只管学生3年或6年,而应该培养他们具备未来二三十年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开放教育,成就个性之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由此,三十五中提出“五有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五证教育”的育人模式.“五有人才”即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五证教育”指凡是三十五中学生毕业时都要争取拿到5种证书,即书、志愿怎么写作证书、诚信证书、体育技能证书和个人才艺证书.

同时,我们确立了三十五中的共同愿景――“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学校”,并在实践中提炼出五大办学理念――“教师第一”的教师观,“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观,“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的课程观.


现代高中教育应有两个特征:开放与个性

教育的目的绝不仅是传授已有知识,培养“高分机器”;而是培养“人”,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创造力,引导他们学会发现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发现、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步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而个体学习潜能和学习过程的差异,客观上要求教育个性化.

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发现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尽可能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方向,根据学生个性去制订教育教学的方法策略,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具体说来,多样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基础.课程设置、教育方式、评价方式、教育资源等的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

选择性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条件.在传统的“喂养式”教育中,不同个性、爱好、潜质的学生吃同样的“套餐”.个性化教育倡导“散养式”,允许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中根据个性自主选择.

针对性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升级.为不同兴趣潜能的学生写作课程和培养方案乃至教学方式,点燃学生身上的“火种”,使他们在最佳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利于各种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

要创设多元性、选择性、针对性的课程和环境,就必须“圈养式”教育的“墙”,推行“开放教育”.我们理解,“开放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理念开放.教育者必须有“大教育”的观念,看到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联系,看到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看到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联系,做到“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

课程开放.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课程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而要延展到校园、勾连到社会,帮助学生建立联系.课程设计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学生享有一定课程选择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有一定自主权;教育主体多元化,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为此,三十五中成立了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中心,开发修学旅行课程,让学生带着课题走出校门,观察并了解社会,发现并解决问题.

学校开放.学校不能闭门造车,需加强与其他学校、社会各界、国际同行的沟通合作,寻找发展机遇,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应有作用.全球化时代,国际教育交流尤为重要.

构建开放式课程教育体系,突出多元性、选择性、针对性

育人目标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作为北京市自主排课与会考实验校,三十五中构建了“5-8-2-5”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课程,让他们自主选择课程,并提供针对性指导,以开放式课程教育体系“为每个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奠基”.

“5-8-2-5”的第一个“5”是指“五有人才”,这是我们认为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和能力,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与依据.“8”是指八大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环境与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实践活动、心理与生涯规划;“2”是指将国家必修、必选和校本课程整合为共同基础类课程和兴趣拓展类课程两大课程类别,前者实行班级授课,后者实行走班制;第二个“5”是指学部制、学分制、走班制、导师制、学长制“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旨在为潜能多元的学生提供因需而设的课程,为发展节奏有异的学生提供弹性灵活的管理,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今年,三十五中还将成立科技、艺术、国际、普高等学部,为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和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与效度.学分制和走班制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程度自主选择课程,组合成学生自己的专属课程表,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每位任课教师都将担任几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导师,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后可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尽可能照顾学生的个体需求.

回应国家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的渴求,我们主动整合业内外、国内外资源,为不同兴趣、潜质的学生写作课程“套餐”和培养方案,用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学校联手中科院京区科协创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提供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科技特色课程,突破传统学科与课堂边界,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创新能力.与美国高中合作办学,共同开发建设“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吸取中美高中教育优势,进行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以中西合璧的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初高中六年课程加以整合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考试负担,力求减负增效,整合资源提供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新素养等这些跨越学科、学段甚至国界的课程整合与融通,为学生接受个性化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科教学中,学校倡导教师跳出日常教学的“圈”,跳出学科的“圈”,思考本学科“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等问题;呼吁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育人功能的实现,力求于润物无声之中渗透学校的价值追求.为此,三十五中在学科建设中注重学科融合,突出综合性;注重贴近现实,彰显现代性;倡导自主学习,突出探究性;着眼创新素养,突出开放性.

由此,通过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内知识、跨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以及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生活、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从而帮助他们找到个体的归属感和生命的意义感,培养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就学生独一无二的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