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家庭德育的新思路

点赞:13433 浏览:579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德育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倍感身心疲惫已经成为当前家庭德育发展的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德育研究和一些亲朋、同事的家庭教育实践,切实感受到换位思考对青春期子女进行家庭德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主体换位、心理换位和时空换位三个方面来探索换位思考进行家庭德育,希望能对广大家长有所启发和裨益.

青春期孩子家庭德育的新思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德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换位思考;当代家庭德育;和谐家庭德育;有效家庭德育

在谈及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时,当前很多家长都表示出非常头痛,不知道如何是好.当孩子在思想上出了问题的时候,负责任的家长总免不了要对孩子进行一番教育,但不管大道理讲了多少,似乎对孩子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其实就折射出了我们当代家庭德育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方法.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教育会遭遇这种尴尬?笔者通过多年的德育研究,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试对这种现象作一个深度的思考,提出了对青春期孩子进行家庭德育的一种新思路——换位思考,以供广大德育工作者和家长探讨.

一、换位思考——当代家庭德育的强烈呼唤

换位思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换位思考就是要求在观察、处理问题,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摆放在对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再认识、再把握,以便得到更准确的判断,使问题得到较合理地解决.体现在当代家庭德育工作上,则要求家长“以孩子为本”,决不能“高高在上”.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随时从他们的角度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多想想“检测如我是孩子会怎样”.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少歧视,多关爱;少苛求,多宽容;少埋怨,多理解;少指责,多尊重;形成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正确引导他们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而能否赢得孩子的信服,是当代家庭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同感共鸣,而孩子同感共鸣的前提则是家长能否设身处地感受孩子,正确、公正地对待所遇到的事情,理解孩子的言行举止.换位思考做家庭德育工作,即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进行换位思考,这是当代一个优秀家长的必备品质,也是当代家庭德育工作获得良好收效的前提条件.因此,进行换位思考成为了当代家庭德育的强烈呼唤.

二、换位思考——和谐家庭德育的必然要求

(一)换位思考进行家庭德育是与新时代相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德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前家庭德育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许多家长没有充分考虑到新时代社会变革下影响孩子思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没有站在孩子所处的时空视角来进行相应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是其性格和品德取向定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庭德育将对他们一生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过去的年代,我国家庭教育,尤其在思想德育这一块,较多地停留在传统灌输的板块上.例如:“十年寒窗无人闻,一举成名天下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等一些定性的德育思想,强硬地灌输给孩子.因为那个年代,经济还不发达,还处于相对封闭的年代.孩子们处于知得本、知师长言,与外界空间隔离的被逼式接受状态.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各种资源共享,这种潮流自然也对孩子的思想造成巨大的冲击.原来灌输的各种定性、单一的德育思想和价值取向等在新时代孩子的思想里形成疑惑和矛盾状态,新一轮的思想碰撞和道德取向也就自然产生了.在网络化,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背景下出现各种文化元素、道德标准及价值取向的时代里,家庭德育也应适时而变.家长必须处理好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关系,站在孩子的时空视角,寻求与新时代时空背景相协调的家庭德育途径.

(二)换位思考进行家庭德育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必由之路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新时期的伟大系统工程中,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和使命.家长要努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为进行家庭德育创造和谐有利的人文环境.然而目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亲子关系不和谐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家庭德育工作的开展.亲子之间由于成长的不同经历和年龄上的客观差异,“代沟”在所难免.亲子矛盾时常会有,一旦出现矛盾,就必须及时化解,否则将严重影响亲子和谐,进而会导致家庭德育的低效或无效.但是只要亲子两代共同努力,相互理解,进行心灵的沟通,所谓的“代沟”也就会由于心灵的互通而缩小或消失.我认为,在家庭德育中进行换位思考应该更加凸显对下性,即要求家长成为主动的“填沟者”.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利用成人的智慧和理性,自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分析和处理问题,进行换位思考,以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三、换位思考——有效家庭德育的积极探索

(一)主体换位——感悟角色置换(检测如我是孩子)的理性思考

在家庭德育过程中,家长常发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法管,很难教!孩子也暗自嘀咕:父母怎这么古板!长此以往,亲子之间就会形成“代沟”.究其原因是在传统的“父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下,有的家长常常认为孩子就应该服从父母,被父母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在当今社会这种观点显然已不适用.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追求个性发展,追求能与父母平等交往,希望家长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能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如果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能想一想检测如我是孩子,我们又会最希望父母怎么说怎么做呢?如果我们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对孩子的批评,以孩子的心灵去感受自己给他们的惩罚,以孩子的眼睛去看自己批评时的表情,然后再实施,我们就可以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处理问题也就可能更理智、更妥善.

(二)心理换位——搭建亲子和谐的心灵桥梁

1.细心——记录孩子成长的真实足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做一个细心人.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切忌空口说白话.德育工作其实也是一项怎么写作性工作.做好家庭德育工作,其目的之一也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解决思想问题,因此,要懂得做好家庭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孩子的成长.而做好这一怎么写作工作,首先就要调查研究,细心记录和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情况,充分了解孩子的思想现状,增强家庭德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然后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及生活动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焦点.只有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家庭德育做到有的放矢.2.耐心——甘做孩子的忠实听众.智者总是多听少说的,我们要做智慧的家长,就要甘于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平时我们可能都觉得孩子年龄还小,还没长大,想法还很单纯,可是他们毕竟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我没有怎么样等”“我受了委屈等”,而不会想到更深层的原因.其实事出必有因,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孩子的行为表象.所以家长应该耐心聆听孩子的述说,了解事情的经过,多与孩子沟通,多听听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了解他们的“委屈”所在.这不仅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也可以避免我们的批评伤害到他们的心灵,遏止了他们的创造力.尤其在这个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更要求家长要去多为孩子想想,多与孩子沟通,时常“换位思考”,更深入地走近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和孩子进行心灵对话.在耐心聆听孩子的述说中捕捉教育的信息,把握家庭德育的主导权.

3.理解——善意看待孩子的言行举止.当前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他们稚嫩的心灵还不能把握自己,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有限,属于正在成长的群体.而我们家长往往忽略他们正在成长的特点,对他们要求过于严格,有时甚至无意苛求他们十全十美.在当代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孩子有着自己独立个性,他们也渴望被理解.他们不是任人摆布的物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凡尝试着时常回想自己的孩儿时代,回想那时自己年少时也曾经有过的不羁行为和怪异想法,从而正确把握孩子的行为是善意还是敌意,是故意还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表现.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准确度.只有善意理解孩子,孩子才能理解你、信任你,才能对你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你,这样亲子之间才能架起友谊的桥梁,我们的家庭德育才能找到突破口.

4.尊重——满足孩子渴求的心理平衡.尊重是相互的,家长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我们家长更应该要懂得尊重孩子.青春期孩子的情感体验比较丰富,但是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他们的情感也存在着易冲动、不稳定、表里不一等特点.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形成自我评价和道德意识,要求与家长建立平等关系,他们已开始拒绝接受某些过去愿意服从的要求,如果家长不改变自己的态度,要求他们无条件的听话,无视他们的兴趣、愿望,这就势必会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甚至对立,长期下去,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再怎么教育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隐私.

(三)时空换位——实现家庭德育发展的智慧变革

变革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动力,德育的发展也应随时代而变革.我们家长要善于总结当代家庭德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家庭德育的和谐、有效发展.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的家长,要随着潮流的变化而变化,变革德育思想,转换德育方法、更新德育内容.

1.变革德育思想.首先,要求家长要更新观念,实现由“父道权威”向“真理权威”的变革.也就是家长不能以自己长者的绝对权威要求子女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而是要求亲子之间共同学习,以真理来作为处理事情的依据.家长应始终紧紧围绕在以“真、善、美”这一人类永恒不变的教育主题为核心,根据不同的事情,能作出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以唯物主义辨证观点把问题看透看彻,先知而后教也,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错而教也,千古之罪.这就需要改变教育思想,勇于卸下所谓的绝对权威,因为在这个世界是没有哪个人是绝对权威的,只有真理才有绝对的权威性.

其次,家长要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先进的理念引领科学的教育,科学的方法成就优质的教育.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顾晓鸣老师提出的十大育人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学会向孩子学习;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教育孩子首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素质;关注家长生命成长;问题孩子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亲子教育要向亲职教育转变.

再次,家长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问题,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要善于实践,走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路线.当前我国传统上的节日受到一些外来节日的强大冲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比如在愚人节时,面对孩子善意的恶作剧,我们又将如何教育孩子呢?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德育,从来没有带来过如此巨大的冲击,因为传统的德育典范中,还没有出现这些新元素,就好像一个新时代的孩子要旧时代的家长教他电脑一样.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是一个道德标准取向范畴,家长对这些新生元素发生在一群“无知”的孩子身上,我们不该迷惑,像这些外来的新思想,新元素、新文化、估且不谈孩子,就是我们家长也是处于新接触阶段,这些新事物,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革教育思想.用选择的眼光,用“真、善、美”的道德标准范畴,挑其精华、弃其糟粕,自然可以分清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这就达到先知的阶段.对外来事物不能一眛排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不能一眛接受,要用选择的方法挑选,用理论和实践进行检验,确而行之,然后教也.

2.转换德育方法.科学的方法成就优质的教育.古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其实这句古语早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育人者以深刻的启示.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求孩子懂道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主动去探索、主动去思考,把问题留给孩子,家长在旁引导.在传统的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家庭教育史,德育方法一直很少,欠缺更新.当代青少年面对着诸如网络、影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给我们的家庭德育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改变家庭德育方法,变灌输式为引导式、指导式.家长要懂得换位思考,知孩子之所思,知孩子之所求,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反之,药到病不除,甚至药病加剧.

3.更新德育内容.当代青少年接触的是外在环境的多元化、处于多重文化选择的交叉路口上,面临着中外文化的碰撞,古今文化的碰撞,他们身处外在市场化、网络化和广泛化的社会阶段.作为家长就要不断更新育人内容.例如,当代要求人们要广泛交往,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践,提倡孩子提高综合素质,书呆子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不能再停留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唯有读书高”,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德育典范和口号也应随之而更新.过去人们提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了今天,这种陈旧的思想就要进行更新,有很新的科目,新的知识要学习.如法律知识、道德、外语与计算机等都是现代人必备的知识.

教育之基础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应该是德育为先.青少年肩负着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我们广大家长也应该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用更新的理念、从祖国和民族以及人类未来的角度出发进行家庭德育,不再走程式化、传统化的老路子,要解放思想,多接触社会,用灵活、发展、科学的眼光看待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用时代的视角审视孩子,高举和谐家庭德育、有效家庭德育的旗帜,让当代青少年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秀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