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

点赞:18061 浏览:818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家长以及社会的热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而音乐教育是幼儿最感兴趣和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 键 词】幼儿心理健康音乐教育促进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30-01

一、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

幼儿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1].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

(二)幼儿的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期,幼儿成为家庭的中心,特殊的成长环境致使幼儿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当前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1.不良的人际关系.一些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些幼儿很少与同龄人交流,逐渐变得孤僻;还有一些幼儿经常与别的幼儿相互攻击、排斥,使幼儿容易形成任性霸道、怯懦或退缩等心理问题.


2.好动.好动具体说来就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2].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等方面.

3.任性.由于从小就很少接受挫折教育,再加上很多幼儿在家里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旦有不顺着幼儿意思的,幼儿就会耍性子发脾气.

4.依赖.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长的心头肉,家长几乎都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让孩子也养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父母的怀抱,很多幼儿就无所适从.

5.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上的焦虑,情绪容易受到影响,缺乏自信、孤独、害怕被嘲笑,容易过分地担心还没发生的事情.

幼儿阶段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3].幼儿时期的心理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将会成为孩子发展过程中的阻力,甚至影响他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一生的幸福.

二、幼儿的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

幼儿音乐教育是指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音乐教育的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的教育,它对儿童心理压力的调节、良好性格的形成及人格的完善中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

幼儿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许多中外教育专家、学者证实:学前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要比晚期音乐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开发作用大得多.也就是说,早期的音乐教育可以大大地开发智力,挖掘大脑的各种潜在能力.

幼儿感知事物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感知,而音乐教育是以独特的手段来创造音乐形象,是一个直接感知的过程.这样幼儿就很容易能从直接感知中去观察、想象、创造音乐形象,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感情和个性的发展.

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易感性,当某种情绪持续时间过长、过分强烈时,便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并导致行为失常.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学会调节情绪,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音乐是感情的表现,音乐从情感入手,触及人内心深处,从情感上引起共鸣,使听众受到感染.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能够很敏捷地看到美好的东西,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的这种愉悦作用有助于幼儿保持平稳的情绪,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音乐教育可以培养稳定而集中的注意.

由于音乐教育是幼儿最感兴趣和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无论是单纯的音乐教育还是由音乐贯穿下的其它内容的教学,幼儿始终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逐渐形成静心听、用心看、细心想、认真练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和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集中性[4].同时,音乐教育也可以通过塑造坚强、刻苦等事物正面的形象来引导幼儿学习.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尽管年龄小,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通过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有意识地安排幼儿自己分配音乐作品中的角色,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成功与失败,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尊重的道理[5].同时,每个幼儿的性格都不同,教师通过给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其交往的信心.

三、怎样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使音乐活动游戏化、趣味化.

幼儿具有显著的年龄特点,教师应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设计音乐活动时,应结合幼儿的兴趣,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及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加强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使内容多样化、趣味化,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认识能力,而且能促使幼儿观察、记忆、注意、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的发展[6],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通过音乐形象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改进.

音乐形象作为一种媒介物,能把听众对生活的感受与作曲家的思想意图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共鸣,塑造音乐形象是音乐艺术中最为本质的特征,它是表现音乐主题的重要途径[7].幼儿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在参加音乐活动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可以用有趣的语言,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结合音乐来塑造音乐形象,给幼儿以启示,为其形成健康的心理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三)注重个性差异,激励幼儿自主、自信地参与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每个幼儿的个性都有所差异,在音乐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幼儿的性格,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其创造能带给他教育意义的角色,那么幼儿很多的心理问题就能在令人愉快的音乐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改正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