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地方师范院校生物院校生物学硕士生分类联合培养模式的

点赞:26007 浏览:1122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硕士研究生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范围也由科研为主转为了多元化就业.地方师卉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机制和其他高校一样以科研为主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势必形成诸多不良情况的累积.在地方咖范院校中建立硕士研究生分类联合培养模式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师卉院校的条件,本着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的宗旨,我们在如下几方面对建立硕士研究生分类联合培养机制进干了初步探讨:1.改革研究生培养大纲,增加分类联合培养内容:2.建立联合培养导师库,分类建立联合培养模式;3.明确导师责任建立公平有效的评价机制:4.确定学生的主动地位,给予更多的选择权.

【关 键 词】地方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分类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36-02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教育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范围也由科研为主转为了多元化就业,走向了科研,教学和生产第一线.

地方师范院校和其他综合大学有较大的差别,一般的地方师范院校都没有博士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了教学和生产第一线.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2010,2011和2012届硕士研究生平均就业情况大概是:10%继续攻读博士,40%进入中学,10%进入地方科研单位,40%进入,企业和其他单位.

目前地方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机制和其他高校一样,是以科研为主的单一的培养模式,造成了研究生的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研究生和教学生产脱节,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研究生本人也认为研究生期间没有学到对工作有用的知识.这些问题的累积将会对地方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申请者认为只有从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建立硕士研究生分类联合培养模式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对研究生实行分类培养,比如哈佛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具体的培养模式是:研究生进校不具体到导师,而只是具体到专业,一个专业的研究生是一个研究生班.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会给研究生提供很多的实习机会,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申请实习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到学校老师的实验室,校外企业,还要校外的一些科研机构.研究生在这些地方实习一年到一年半,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实习是国外大学的重要培养手段,研究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分类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下毕业的研究生能更快适应社会,更快进入工作角色.

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它的优点,但如果我们照搬过来,也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硕士研究生不确定导师,不明确责任,就有可能研究生培养等同于本科教育,达不到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很多国内学校也开展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比如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国内外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等等.各种培养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只有适合自己学校的定位和具体情况的培养模式才是最好的培养模式.地方师范院校不同于一流高等学校以及综合性大学,所以探索适合地方师范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借鉴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师范院校的条件,本着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的宗旨,我们在如下几方面对建立硕士研究生分类联合培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1.改革研究生培养大纲,增加分类联合培养内容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都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不彻底的,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首先要对研究生培养大纲进行改革.在大纲中增加分类联合培养内容,并对分类联合培养内容,实施手段,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补充和说明.

实施分类培养.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授予、质量评估等方面建立不同标准,各学科在切合实际的标准框架内进行高质量、严要求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实行学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主,联合培养导师为辅的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选择权,让导师和学生都具有双向选择的权利.开展“主辅修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等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各专业与社会各界、国内外高校以及校内相关专业的广泛合作与交流.

2.建立联合培养导师库,分类建立联合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导师库的建立是联合培养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建立一个高质量的联合培养导师库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有利于形成对高校,地方和企业都有利的多赢的格局.建立联合培养导师库时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具备联合培养导师条件的教授、专家、学者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学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需求进行严格筛选,遴选出联合培养导师.

根据不同的培养模式.主要建立以下四种类别的联合培养导师库:

第一类联合培养导师库是针对要继续攻读博士的科研型的培养模式的,主要由其他高校的博士导师组成,其他高校的博士导师作为联合培养的老师一方面可以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博士导师提供了选择优秀硕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第二类联合培养导师库,主要针对希望进入地方科研单位的应用科研型的培养模式的,这类联合培养导师主要由地方科研单位工作的战斗在地方科研第一线的副高以上职称的科研工作者组成.地方科研和高校科研有一定的差别,地方科研更注重应用性,这部分导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一部分在高校里学不到的应用经验,引导学生知识结合实践.

第三类联合培养导师库,主要针对希望进入中学教书育人的教学型的培养模式,主要由有经验的高级教师组成.中学的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正好和大学导师形成鲜明的补充,让研究生即有机会学到较新较深的专业知识,也有机会学到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将来到中学当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类联合培养导师库是针对希望进入企业公司的应用型的培养模式,聘请各类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联合培养导师,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经验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让学生掌握一些生产上的经验和技巧,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同时让企业生产上的技术问题能有渠道反馈到高校,让高校老师也有机会把自己的科研和生产联系起来.

3.明确导师责任,建立公平有效的评价机制

第一,构建学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主,联合培养导师为辅的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首先以学校在岗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进来,称为主导师,主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导师的招生数量应主要由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来确定,同时导师要依托科研项目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主导师要注重在科研活动中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进校后,学校向学生介绍联合培养模式,向学生介绍联合培养导师库中的联合培养导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联合培养导师,联合培养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实践需要.

师生双方进行自主申报.导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按研究方向、具体研究专长、预设指导研究生倾向等做细致描绘.研究生根据自身需求,让导师的研究特长与自己的愿望相匹配.

第二,权责明晰,强化各种导师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责任.明晰在研究生培养中主导师和联合培养导师的责任,同时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赋予导师更多的权利.体现在招生环节上,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导师有录取与否的决定权:在培养过程中,赋予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学业状况和研究能力对个别研究生进行淘汰的权利:在资助上,为每位导师设立专门的导师账户,确保每个导师的资助经费用于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上,并有根据研究生各方面表现的差异确定不同资助额度的自主权.强调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联合培养导师是协同责任人,两种导师对研究生都负有培养的责任,同时也负有资助的责任:


第三,建立同行评价为主,用人单位评价和毕业学生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研究生毕业时,由同行专家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发表文章,实习都方面进行评价,具体用百分制进行打分,这个评价占总评价的60%.等研究生毕业一年后,进行追踪评价,让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对研究生学习阶段导师的指导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占总评价的40%.综合起来得到每个导师的指导得分,这个得分作为下一届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的一个依据,同时和导师的绩效进行挂钩.

4.确定学生的主动地位,给予更多的选择权

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导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义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承担责任,这种观念在师生关系上则体现为传统的师徒式关系,导师拥有较强的话语权,研究生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而当今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生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强调研究生的主动性,让研究生尽早明确人生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目标的培养模式和培养导师.给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培养模式.

#91;2]曾长秋,张慧.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做法及其启示.中国德育,2010.(3):90-93.

[3]蔡袁强,戴海东,翁之秋,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96-101.

[4]刘云.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与发展,2010,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23-29.

[5]李向军.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2;74.

[6]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03-105.

[7]郁嘉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2011,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8]牛智有,廖庆喜,李小昱.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高等农业教育,2009,2:75-77.

[9]张新厂.钟珊珊,“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57-60.

作者简介:

王林玲(1969-),女,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