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策略

点赞:23634 浏览:1066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归纳、田野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新型农村建设为契机,阐述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因素和各种制约的结构要素.指出伴随着村落建筑格局的城市化、城乡文化习俗的去差异化,让缺乏体育文化意识体系支撑的农村体育逐渐被边缘化.研究认为,要真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远瞩性构建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蓝图,可探索性构建政府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机制,实行“两端延伸”路径以及建设农村数字体育工程,来有序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关 键 词:新农村,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22-05

研究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发现国内各省市农村地区的整体体育发展态势较之城市体育,仍存在较大差距.而进一步细究导致差距缘由的各种内外要素时,则势必需进一步细研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源自经济与体育文化资源的双重制约性,广大农村地区的体育活动形式主要借助于民俗体育活动项目来完成.即依托各种“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项目,比如像端午节的龙舟、重阳的登高、祭祀活动的舞蹈等,来为长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提供消遣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机会和空间.由此便逐步衍生出以民俗仪式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然而,在时过境迁的环境下,面对着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过时民俗仪式大多早已淡出了农民的视线,进而让缺乏文化意识体系支撑的民俗体育逐渐被边缘化.而且正是这种被边缘化的民俗体育倾向业已成为农民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的不争事实.因此,对当前我国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而言,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时期,该如何常态化和持续化的从事体育锻炼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因为这关乎着未来我国大众体育乃至国民体质健康与否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笔者籍农村原生态民俗体育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出发,力争从多视野的角度重塑农村民俗体育的功能定位,去弊存利,进而改善农村体育发展滞后的窘境.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因素

在试图深入剖析农村体育发展之全貌,并细细查究影响其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时,首先应清醒地意识到不管任何领域,它所面对的永远是一个不确定环境,而找出这些环境影响因素是可能的,但关键是在这些影响因素里面,找出哪些因素是能够直接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要素,而哪些因素又是能够间接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要素,却又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甚至有时候竟形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窘境.有鉴如此,笔者暂且依据因果理论,从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因素进行划分,来揭示事关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概况的优势组合.当然,此种划分虽从理论视角看,涵盖了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所有领域.然而,由于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在概念上的难以界定性,亦会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1.1.1宏观环境因素

对宏观环境因素的分析,往往是从外因的角度探究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各种要素组合.为此,常常采用的研究模型是“PESTEL模型”,这个模型主要包括六个战略要素依次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保和法律因素[1].从政治和法律上看,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较为重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有效匹配新农村建设和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早在2005年,我国就开始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并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规划、组织实施.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首先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八省市试点实施[2].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活动,举办农动会,广泛开展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从政治因素分析,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经济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变革和生产力的逐级递进,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劳动方式已由传统的手工耕作转向大规模的机械劳作,这种劳动方式的改变从整体上意味着人们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束缚中解脱出来,进而有更多的闲暇娱乐时间,从而使得农民在理论上进行体育锻炼成为可能.事实上,国家近几年偏重对农村体育的投入.据统计,2006年,国家先期在试点项目上投入9500万元,使得各地建设工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国家资助的试点项目5460个,地方自建20699个,远远超过国家资助项目.2008年,全国共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6159个,总投资达11.87亿元.截止到2010年,我国明确要求使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从社会、科技和环保因素看,较之城市社区居民,农村居民无论在收入分配、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对待体育休闲的态度以及教育程度上,都大大的滞后城市居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漠视.

参与农村体育活动主体因素

在解构农村体育活动的主体中,农民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主体.传统上,人们对农村居民进行体育健身的感知觉大多停留在农民以耕作代替健身的层面上.殊不知,正是因为长期高度单一、枯燥的体力劳动,严重地损害了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经常参与体力劳动的农村居民,虽表面看似身体强壮,实质由于受劳动特点和方式的限制,他们的身体运动只能局限在少数肌肉群的频繁活动上,反而容易导致疲劳程度加深,且由于农忙季节的抢收、抢种,该种疲劳感往往无法及时调整,进而产生身体疾患.如长期单调的弯腰动作产生的腰肌劳损疾病等.此外,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农民心态的迥异.比如,人在做体力劳动的时大脑反射映像仅为劳动成果,而体育锻炼则是愉悦的强身健体行为.因此,农忙时节的劳作是无法替代体育锻炼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占据了我国总人口“半壁江山”之上的农村居民,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驱动力才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由此,笔者特别专注于加大对农村体育活动主体因素的分析.即通过对农村体育人口的体育活动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剖析,剖析重点是通过考虑何种因素“最能有效加速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驱动力”.并以此为基础竭力探索个中结构要素,积极寻求农民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倾向、偏好、与思维特征.对此,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进一步研判我国农村人口的体育活动行为.从需求的角度看,由于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我国农民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转向现代化的农业加工,传统的民俗体育以仪式活动为主的开展方式受到了挑战.结果一方面使农民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经济上的充裕又自然而然地加剧了农民现代“文明病”的滋生.由此而论,时间和物质的双重丰富大幅度地驱使着更多的农民开始重视体育活动,进而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这些表征因素分析表明,农民对参与农村体育活动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动力.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体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