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

点赞:4734 浏览:153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以期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重新认识,力求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 键 词: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30-0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空前活跃,新模式、新思想、新教法源源不断,这证明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不能实现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近几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竞技体育教材比重非但没减少还有所增加,教学内容繁杂,缺少趣味性,健身效果不好,因此学生不喜欢学,激发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体系、考试体系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不能让学生形成“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强化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文化是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为依托,研究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体育现象,特别是体育运动中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财富,是关于体育活动中各种规律的认识,它包括创造这些知识的各种形式,诸如对于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科学研究,对运动过程及其效果的客观评价,对体育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于各种体育思想和观念、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的探讨等.因此对高校体育中对体育文化中的精神层次方面的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面.

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中的表现通常是以各种各样大学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体育周、体育节、课余体育比赛等课余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竞技性和参与性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普遍接受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健身、娱乐,同时给大学校园体育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担起提升大学生体育审美情趣和体育道德理性的责任.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现代教育理念让学校体育的含义一改过去单纯的生物学意义,并正以一种文化传播的形式向社会学意义广泛的外延,使各大学都特别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进行人文熏染和人格重塑.在把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最具人文意义的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用于具有思想意义的体育教育的同时,学生也通过对体育的了解、参与、享受,自觉或自然地接受积极、健康的人文熏染和人格塑造.体育文化功能有利于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意识,娱乐怡情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强身健体功能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都符合当今体育改革的潮流.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训练,充分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端正严谨的体育锻炼态度.老师要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训练,并及时对训练效果进行测评.老师要吸取西方教育经验,采取鼓励性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保持快乐运动的氛围.体育教材也要进行适度的改革,除了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教授外,多安排一些有助于身心健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趣味性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和技能,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不仅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还要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明白为什么要锻炼,怎样锻炼才是最正确、最合理的,并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个性化空间.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设置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对体育运动的形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之相应,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艺术与体育的结合,使得体育艺术类课程空前繁荣.这类课程“由融入了艺术成分的、具有较高艺术性、能激发人的情感、发展人们创造性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一系列‘体育艺术’项目课程组成”,如交谊舞、瑜伽、健美操等.根据邱建刚先生对四川各高校的调查显示,89.1%的女大学生会选择这类课程,可见艺术类体育课程已经在各高校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除了艺、体结合日益紧密外,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许多在国外盛行的球类运动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例如于英国诞生,而在美国掀起的网球运动.这些课程的开设符合了大学生对于流行文化的心理需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使“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得到落实.同时,课程形式也灵活多样起来.以往的课程形式是统一的以班级为单位,一个教学班整齐划一地学习同样内容.这种方式利于老师有效管理学生以及教授课程,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在内,使得体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如今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各种类型的选修课、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在各高校并存,有条件的学校还会定期举办相关讲座,传授体育知识.这些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应该遵循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为主、管理为辅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管理环境与氛围.体育教学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应该有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同时要不断运用新的体育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