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园地的阳光——

点赞:10467 浏览:446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全面实行新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学实际与教学目标偏离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任务不能完成.为此,大胆尝试,积极应对,突破传统,找出一种以创新为主体精神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如何走出一条新的教学之路,我总结了四个方面:一、教师自己要创新,二、教师课前工作要创新,三、语文课程实施过程要创新,四、语文课外活动要创新.总之,通过创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才能走向成功.

关 键 词:传统;打破;尝试;创新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逐步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实际的教学中,常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如以讲代读、以解代练,整节课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字词句篇,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可谓用心良苦.但这种没轻没重、无取无舍、只管讲不考虑听的方式,违背了教育规律,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课堂成了师者的独角戏大舞台,学生充其量是观众,而且是个“哑巴观众”,其效果可想而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获得了一些成效,并深深感到:打破传统的方式,摒弃守旧的方法,发扬创新精神,必然为教学带来新的阳光,实现新的突破.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上创新呢?

语文教学园地的阳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要积极获取创新的营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学要创新,师者自己首先要有创新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潜心学习,拓展知识面,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突破自己固有的知识圈子,教学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以语文教材教辅为主的知识系统要吃准吃透,语文学科全盘的知识能力体系要不断完善,这样对教材把握和课堂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再有就是对《科学教育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等各类刊物也要多读多看,及时了解教学改革动态,扩大教学视野,掌握新方法,接受新思想.平时还要多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提升教学理念的高度,提高教学思想水平和授课的敏锐度.另外,平时教学工作中,还要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涤荡思想,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教学改革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课前准备工作要创新

传统备课只备教材,不考虑学生的整体和个体水平,这是极端错误的.如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接受的情况,教材备得再细再精,也可能是无的放矢,事倍功半.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才能使教学创新进行下去,否则创新将流于形式.

对于课堂过程,要有新颖的设计.我觉得课堂要进行大板块设计,不要过细,否则,师生之间很容易回到亦步亦趋的老路上去,即使心里想放开,学生仍成不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板块可以这样来构想:一是导入板块.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导入语言能调动学生求知的强烈,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把学生领进知识的花园.二是课程实施板块.要注意问题的设置,点拔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还要因生设题,因题择人,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起动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三是课尾板块.要安排收束小结,可以交给学生来做,让学生对课堂有个整体认识,但教师要做好补充准备,可点睛开拓,也可承前启后.这样,一堂充满创新元素的语文课就成竹在胸了.

三、课程实施过程要创新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创新理念集中表现的舞台.传统讲授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严肃的批评也难以改变厌烦语文的尴尬局面.对此,我们只有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教学艺术手段,才能使学生的心回到语文课上,让他们在课堂上闪现灵性的火花.

有哪些手段呢?例如,把班级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声音洪亮、整齐、有感情,为三大标准.文言文分组分段,解析接力赛,一组一段,从实虚词活用到句式,详解全释,各负其责.语段、诗歌配图练习、配音表演.各学习组推荐代表进行小型学习竞赛.小组之间质疑问难.安排语文读书自学,总结出已解决的问题与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设疑,学生讨论展示.教师拓展提问,鼓励学生个性回答.分配任务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析某些学习内容.还可组织学生辩论,口头小作文,三分钟自由讲话,课前励志演讲接龙等.


针对教学内容,把这些手段合理搭配、选择使用,课堂就会活起来、动起来,学生的心就会回来,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心动的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课堂.这样,学生上语文课就像在语言文字的花园散步,在轻松愉快中收获.

四、课外活动设计要创新

教学可以分为两部分:课内和课外.而课外的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不等量的作业为主.时下这种方式远不能满足学习语文的需要,教师要拓展思路,寻找更多的课外学习方式来促进语文的学习.

古语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要把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清晰阐明了阅读与练笔的关系.这些都告诉我们一点:学好语文要树立“大语文战略”的思想,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广泛涉猎知识,这样做到课内和课外结合,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学习语文.

具体做法有:要求学生每天读三千字,内容不限,但要做好读书笔记.逐渐养成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课外自由作文,就是写自己想写的,可以写的,愿意写的,进行不限制字数、文体内容的写作练习.新闻摘 要,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收集当日的重要新闻,侧重学校生活、文化道德方面的,用定时播报的方式展示,让学生适当点评、各抒已见.还可办班级日报,每日两人,篇幅适度,版面内容自定,可同学投稿,也可自己挑稿.还可搞一些参观、实践活动,深入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再有,目前媒体如此发达,做一个文化文艺动态前沿捕捉,也是语文课外活动一个好方法.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路,常走常新.也许今天的新方法,明天就过时了,学生不感兴趣了,那我们就要再突破、探寻.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