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运心理健康教育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点赞:5299 浏览:1428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有所作为,除了需要掌握知识以外,良好的品质更为重要.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实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关 键 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心理健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习环境.

应运心理健康教育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与满足学习需要有关的活动力,是激励学生学习的理由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以健康的心理,营造宽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等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四、用自身的行为,进行健康心理渗透的良好渠道.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教师怎么做,必会引导学生也这样去做.有时候,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抹暗示性的眼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一样能从公式、概念、例题中“抠”出我们需要的心理渗透的材料来.

五、重视课堂评价,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如果也能像皮格马利翁那样将我们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对他们的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必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六、用真诚的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爱是教育的基础.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为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热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缩小学生与教师心理距离.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以消除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