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现状与改革措施

点赞:26704 浏览:12118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武术作为表演项目也开始走向了世界的舞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掀起了全国人民热爱武术的热潮.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高等专科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逐渐提高.因此,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把握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准确把握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提供了依据,对完善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最终为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为本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武术教学”“武术课程改革”的相关的期刊文献和专著,本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和理论依据.

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现状与改革措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年轻教师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2.2问卷调查法.对济宁地区5所高等专科学校武术教师8人,学生60人发放了问卷.教师问卷有效率和回收率均为100%,学生问卷60份,回收问卷58份,回收率96.7%,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93.1%.

2.2.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2003进行了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现状

3.1.1课程时数.笔者在对调查的5所高等专科学校实地走访中了解到,高等专科学校武术理论课程时数为0学时,实践课程时数为32±2.理论课程时数缺失的同时实践课程时数也有所减少.从武术课程所占的比重情况来看,尽管武术课程作为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主干课程,但是,相对于篮球、排球、足球来说却表现为明显的不足.

3.1.2课程内容.5所高等专科学校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仅局限于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拳,而缺乏剑术、搏击、散打等内容,教学的内容较为单一.

3.1.3指导思想.我国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经过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也是国内众多体育学者研究的重点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推进我国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这对推进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改革以及终身体育意识人才培养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改革需要以“终身体育”为核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科为本位、社会为本位、学生为本位三种类别.统计结果显示:教师主要采用以学科为本位传统教学理念,而对于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的运用较为缺失,以社会为本位的人才培养填写的人数为0.这也说明了高等专科学校武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3.1.4教学目标.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主要表现在:掌握武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武术兴趣,掌握武术理论知识,了解我国传统和现代武术文化,身心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以适应社会需求几个方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传播武术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武术兴趣,而缺乏,传承武术文化,身心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也说明了高等专科学校武术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设置依然强调传统的“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表现,这也暴露出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目标设置的缺失.

3.1.5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影响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武术课程参与度的调查涉及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较为枯燥、技术动作的难度太大、运动量太大、没实际应用价值、怕考试几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参与武术课程的主要因素表现在田径课程较为枯燥和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选择频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0.4%和57.8%,认为运动量太大的百分比为38.0%.由此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较为枯燥,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武术课程的功能属性的理解尚存在明显的不足.

3.1.6教师情况.教师的执教年限反映了一个学科师资队伍配备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年轻教师工作年限一般指教龄在5年以下,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在6至15年教龄,专家型教师的工作年限一般在16年以上.通过对高等专科学校武术教师执教年限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多数教师集中在6至15年,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而专家型和年轻教师的配备较少.这样,整个教学科研队伍就显得不够合理,专家型教师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验丰富和年轻教师的进一步提升.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年轻教师数量不足,造成武术课程教学、科研的后备力量缺乏,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开展.


3.2对策与建议

3.2.1确立“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从武术项目的价值来看,对于发展学生体制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有着特有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也是制约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确立“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健康”作为田径课程改革的主题,在强调武术技能发展的同时,不断挖掘武术运动项目本身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健身方法和手段,这也是新课标理念下高等专科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3.2.2构建多元化的武术课程目标体系.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多元化的田径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笔者建议如下:(1)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实现武术课程目标多元化的必备途径,以此来提升学生科学从事武术锻炼的能力,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的自觉性和参与田径运动健身的积极性;(2)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高水平的武术教育目标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技能,还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并把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到武术教学实践当中;(3)实现教学内容资源的优化整合,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田径课程目标多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我国体育改革的多为渗透,也成为了高等专科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专科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走向了综合性和开放性.武术作为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结构在新形势下也将受到严峻的挑战,通过课程改革以当前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依然有待进一步展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