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反思

点赞:4048 浏览:102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学校的校本教研,加强学校间的教育教学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三年来,我市开展了以“同课异构”和“课例研究”为中心的教学研讨活动.从2011年开始,我有幸参加了这项教研活动.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评课,使我深有感触:不同的教师对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反思这样的教研活动,把这种感受和理解总结如下:

1风采各异,拓宽视野

“同课异构”是指学内容由不同的几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的一种教研形式.由于老师的不同,对教材理解不同,设计构思不同,教学资源选择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同,使课堂氛围有了不同,教学效果自然有了差距.在《大气压强》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有位老师在导课阶段,把气球放入一个密闭的瓶子里,然后抽出瓶子里的大气让气球的体积变大来引入新课,让在座的学生和同行感到新奇无比.另一位老师在授新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瓶子吞吃鸡蛋”的有趣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子底上铺一层沙子,将一团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接着用一只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鸡蛋被瓶子吞进去了.实验后提出:是什么力让鸡蛋进入瓶子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所以说,“同课异构”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及策略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让同行们领略到“异构”的精妙之处,拓宽了参与老师们的视野.

2关注教材,深化理解

“同课异构”中“异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是对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开发过程.

我市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采取分乡镇、分片区、分组、分时段进行.在活动规定时间,组长招集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到本校进行活动,要求同一年级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一位指导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依次上课,让老师们在对比中提高.这样能促使老师们课前精心准备,认真钻研教材,关注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开发,吃准吃透教材的难、重点问题.同时也会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细节上下大功夫,尽量使自己各方面做到最好,展示出自己的教学风采.两年来,参与物理“同课异构”的老师,不管是指导老师还是普通老师或新老师,课前都准备充分,如精心备课、制作课件,设计实验过程等,让“同课异构”公开课各具特色,整体效果好.

对物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研活动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智慧碰撞,交流提高

“同课异构”贵在“异构”,重在“交流”.几位老师上完材的课后,物理教研组长及时组织评课活动是同课异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学习提高的平台.老师们认真地思考、讨论,陈述自己的见解观点,在深入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借鉴.

记得在初二物理《电与热》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优秀指导教师李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整个实验过程都由学生完成.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如在实验中指导学生分析如何能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实验结束后归纳实验中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金老师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上课特别严谨,实验前对实验意图交待清楚,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图,对实验中有些数据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新教师万老师尽管教学经验欠缺,实验用的电路图与课件上的电路图不同,却没有对学生解释清楚,但他在实验中用不同的金属丝串联起来,放入装有相同量同种液体的两个烧杯中,通电后观察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时,用红钢笔水把液体染成红色便于读取实验数据是这节课的创新点.


你有一个方法,我有一个思路,交流后大家有了许多方法和思路,教师的业务水平在这样的探讨中、感悟中、碰撞中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同课异构”真正实现了“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目的,是培训、辅导教师业务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