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进入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定位与方式

点赞:14630 浏览:5980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面鲜艳的旗帜;鲁迅是我们母语教育一条奔腾不息的精神之河.有人说,没有鲁迅的教材,是没有分量的教材,鲁迅缺席的教材,是没有灵魂的教材,此话并不为过.当下,各家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或多或少地都选了一些关于鲁迅的作品,大家对其褒贬不一.本文仅就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谈一些认识.

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有三篇关于鲁迅的课文.第一篇是二年级下册的“爱护书籍”,第二篇是五年级上册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篇是五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百草园”.另外,在五年级上册“语文七色光三”里还有一篇知识短文“‘鲁迅’这个笔名的由来”.这些文章构成了小学生“初识鲁迅”的一个基本框架,通过学习,孩子们会逐步认识到,走下神坛的鲁迅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可爱可亲的人.

一、“鲁迅”在教材中的定位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鲁迅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文本选择不当,过深过长,超越孩子年龄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企图一步到位,让儿童全面读懂鲁迅.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脱离鲁迅文本大讲而特讲鲁迅的“伟大精神”,或抓住鲁迅作品的片言只语任意发挥,谈其“微言大义”.在学生心目中,鲁迅是一个嘴上留着胡须,眼里放着冷光,直竖头发,板着面孔,手里夹着,“横眉冷对千夫指”脸谱化的斗士.除了伟大,还是伟大.

小学语文鲁迅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看选择的文本是否适合儿童学习,跳出原来的思维藩篱,立足鲁迅本位的立场,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来认识鲁迅.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是回到儿童中间的鲁迅,他不是反封建的猛士,不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而是一个天真、活泼、好玩的孩子,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老顽童”,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把真实、鲜活、丰富的鲁迅还给孩子,这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

请看“蛇”的故事: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蛇就被它治死了.


再看“雪地捕鸟”的故事: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需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鲁迅”进入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定位与方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这些朴实凝练、平淡风趣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小鲁迅梦幻般的童年岁月,童真童趣星星般撒落在字里行间,可掬可捧.这些故事反映了孩子心底里最真实的感受和最强烈的渴望,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如果忘掉了儿童教鲁迅,使鲁迅高不可测,令人生畏,就会使儿童终身远离鲁迅.只有儿童能够接受的鲁迅,才是有生命的鲁迅.从这一点上看,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真正把鲁迅还给了儿童.

二、“鲁迅”在教材呈现的方式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小学阶段的鲁迅教学重点不在于读懂鲁迅,而在于让孩子亲近鲁迅,喜欢鲁迅.那么,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怎样给孩子一个鲜活可爱的鲁迅呢?

一是本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在不同的年级编排一些适当的“鲁迅”,让孩子一步一步接触鲁迅,让鲁迅陪伴孩子一步一步成长.如,在主题单元里,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鲁迅爱护书籍的良好习惯,五年级上学期学生感受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前者为第一印象,后者为第二印象,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认识鲁迅,要有个过程,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前认识”,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认识上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隔阂.

二是鲁迅的故事、鲁迅的作品和纪念鲁迅的文章三位一体同时进入教材,使孩子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认识鲁迅.“鲁迅”以“故事”的方式进入教材的课文是“爱护书籍”,全文225个字,分四个自然段,以“分——总”的形式记叙鲁迅小时候把书看作比什么都宝贵的故事.“鲁迅”以“纪念”的方式进入教材的课文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以亲人的视角,以亲身的经历,写出了一个可感、可亲、可敬的鲁迅.“鲁迅”以“作品”的方式进入教材的课文是“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的精神乐园,野草、野花、野虫、野果的新奇,“雪地捕鸟”的浪漫,让小小的鲁迅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三是进行适当的节选.即把文章中的某些段落从全文里剥离出来,既有某种独立意义,又保持原汁原味,以“简本”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百草园”.这是因为鲁迅的作品是要读一辈子的,学生先读他们可以接受的简本,得到第一印象,产生进一步阅读的,为以后接触繁本全文获得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四是阅读课文与选读课文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平台.“百草园”是选读课文.选读课文是单元教学的补充阅读材料,可用于文字欣赏,可用于指导学生略读,也可以一篇带多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将“百草园”作为选读课文来处理,与阅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配合,再合适不过了.

五是在“知识窗”里用短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鲁迅,其目的有三: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探索.

总之,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本着“爱其文,亲其人”的鲁迅启蒙教育宗旨,在反思鲁迅教学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让鲁迅走进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能终身熏陶鲁迅文化,为弘扬民族精神奠定基础,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称道.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