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

点赞:11198 浏览:463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叙事教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指导,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实践.外语课堂教学语境下的叙事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叙事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叙事化.学习者需充分调动其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参与到叙事活动中,通过对文本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化,有效地实现其对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并促进语言认知水平的提升.

叙事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外语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教育叙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认知;体验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叙事学”的复兴,叙事学的思维范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领域.教育叙事不仅仅探究如何才能准确表达和诠释教育经验和教育意义[1],促进教师的自身教育和职业发展;叙事教学还包括整个教学过程的叙事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流程宏观叙事化和微观叙事化以及学生学习的叙事化.[2]本文将着重探讨叙事化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将英语课堂教学以叙事化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呈现,探索叙事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叙事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叙事、认知与情感

叙事是人们将生活中不同的事件和行为组成主题一致的、目的性强的话语结构的方式.[3]叙事,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经验呈现方式,是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媒介,亦是人们认识世界、诠释世界和抒发情感的有效途径.

1.叙事与认知

认知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图式化的认识.Bruner提出了两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范式认知和叙事认知.范式认知指我们将某个特别事件归属为某一叙事种类或概念,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而叙事认知则来自于对人类行为的再认知,它认为人的行为是人们此前的知识、经验、当前承受的压力和设定的目标相互作用的结果.[4]叙事活动不仅可以刺激和激活人们构筑于以往知识和经验之上的记忆、图式和思维,还可以通过理解、推理和概括等一系列有目的的心智活动使人们产生新的认知建构.

2.叙事与情感

叙事与情感密切相连.叙事情感是由故事所引发的情感,是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对所讲述故事的情感流露和体验.Stockwell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做出理性化的抉择和创造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化的过程.[5]情感亦具有叙事的功能,叙事为重新衡量各种经验的情感潜力提供了新的方法.[6]叙述者的任何叙事言行都不是随意拼凑的词句和行为,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情的情感投入.也正因为情感化的叙事和体验,人们才能提高和发展其认知能力并对所叙述的故事保持长久的记忆.

二、教育叙事与外语教学

随着叙事研究的国际化和跨学科化,叙事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学叙事.叙事研究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为注重建构和认知的外语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思路;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条注重质化研究、注重叙述和诠释等话语研究的可供借鉴的方法论的改变,也是对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传统研究方法的有效补充.

外语教育叙事研究已不仅仅停留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而是转向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过程之中.叙事性外语教学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叙事、推理的方式,通过叙述者与听叙者对话、倾听、激发与分享,以促进语言认知水平的提升.[7]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叙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叙事化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的叙事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即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的叙事化.同时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参与到叙事活动中,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建构.

三、课堂语境下外语叙事教学的特点

课堂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极其重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交互活动中构建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叙事化得以实现的环境.课堂语境下的外语叙事教学有着独特之处.

1.叙事教学的知识属性

叙事是一种思维的模式和意义生成的工具,叙事教学并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的泛泛而谈,而是基于建构主义、诠释学、现象学等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以实现某种目的指向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它基于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的叙事化的表达,引导学生在学习叙事和进行叙事的过程中,或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或分析和诠释文本或故事,在交流互动中建构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并获取知识和文化的意义.[8]

2.叙事教学的文本属性

课堂叙事教学应基于文本,但又不局限于文本.外语教学以一定的文本作为教学材料,叙事教学不能完全脱离文本的束缚,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世界的认识之上.但叙事具有将某种特定的文本语境化的功能,因此能将文本内容从仅供记忆的事实或概念转化成能处理某些意义事件的有效工具.[9]Stockwell也认为文本可与读者的智力、记忆、情感和信念相互作用并创造出比文本意义更丰富的内容.[10]通过文本提供可供参考的认知框架和故事结构,学生可以找到叙事的主题和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的内容,以丰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并强化对文本的理解.

3.叙事教学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叙事不可能只是纯粹的个人活动,任何叙事都应该是叙述者和聆听者之间的互动和理解,叙述者将自己的叙事意图、情感目标、自我需求、道德传递给聆听者,并通过与聆听者在叙事活动中的交流建构意义;课堂的主体间活动也让学生建构起行为、感知、评价的步骤和途径.课堂叙事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课堂教学大纲为导向、以文本为基础、以外语为媒介,并结合以往的经历和知识以建构知识为目的的交流与学习活动.[11]

4.叙事教学的认知与情感属性

叙事与人们的主观性紧密相连.课堂教学主体间的叙事活动具有一定的认知性.教师和学生“统一的认知世界”是叙事教学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教师的叙事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之上,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认知和经验.而且,在进行不同模式、不同内容的叙事活动时,我们原有的图式和概念受到挑战,故事的构建需要多种心智的参与.情感也与叙事教学密不可分.情感让人们的注意力专注于某类特别的信息,如果遇到理解困难,情感通常就是认知的支撑力量.[12]记忆的重塑也受到情绪的影响.强烈的情感反应能有效地促进和保持人们对知识的记忆.叙事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吸收和内化新知识,并借助情感活动加速学生的认知进程和对知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