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语境与语文教学综述

点赞:5392 浏览:195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运用情境教学及语境教学优化语文学科教学,越来越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与语境教学的源起、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当今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情境语境与语文教学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情境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情境与语文教学

(一)概念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辞海》认为“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可见,具体可感性是情境的特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情境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环境,是产生语文教学行为的条件.

关于“情境教学”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起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

综合以上观点,语文情境教学的本质要包含“情”与“境”两个方面.通过“情”,让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及情感体验;通过“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具体的教学情境.

(二)情境教学思想的萌芽及发展

情境教学不是现代教学的产物,古已有之,如孔子主张“相机教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把情境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成人外语学校中首创了暗示教学法.这种暗示是由情境提供的,情境是对人产生暗示信息的源泉.洛扎诺夫从理论上解决了情境教学的根由,从实践上充分展示了情境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我国语文教坛上,有不少教师都对情境教学做过理论探索.其中,江苏省南通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语文情境教学的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她的专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是我国进行情境教学理论研究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开创了我国情境教学的新局面;韦志成进行过多年研究实践,从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特征、原则、分类等方面出发,著成情境教学的指导性著作《语文教学情境论》.但是总体看来,情境教学的推广还不是很普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除了凤毛麟角的优秀教师外,近乎空白.

(三)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研究

1.语文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1955年,洛扎诺夫从理论上解决了情境教学的根由,即暗示教学.从1978年起,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并全面提出了支撑“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为其哲学依据;其次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韦志成进一步发展了李吉林的理论,认为情境教学“在哲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在心理学上主张情知对称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乐学论,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全面发展论,在语文教学上贯注中国文化源流的文道统一论”.

2.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

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是在与其他教学法相比较之下显露出来的.其中,情境是情境教学的总体特征.李吉林受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影响,提出语文情境教学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四大特点.韦志成认为情境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性、情知对称性、智能暗示性、意象相似性、理论潜在性.可以说,韦志成的观点某种程度上是从李吉林的认识中发展而来.

3.语文情境教学的原则

李吉林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五原则”: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许善祥提出情境教学还应遵循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颖性原则、密切联系生活的实践性原则、有利于迁移的启发性原则以及适度适用原则.

4.语文情境教学的途径

在实践操作上,李吉林归纳了实施情境教学的六条途径: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游彩云老师认为语文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方法有:①以情唤情,营造课堂学习氛围;②以读,引发学生产生共鸣;③想象促情,引导学生进入角色;④移位入情,增强学生真实体验.谢昌国认为除以上途径,还应注重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语境与语文教学

(一)概念

自1923年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语境概念后,相继有很多学者都对语境进行了阐释,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狭义的语境”,即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二是主客观语境论;第三种观点认为语境既包括话语的前言后语、文句的上下文,也包括说话和写作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这实际上是前两种观点的综合,可称为“广义的语境”.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内涵丰富,因而本文对语境的定义,采用第三种观点.简而言之,语境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各种现实环境的总和.

与情境教学相比,语境教学属于后起的概念,目前人们对语境教学的概念及外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黄新宇认为:“语境教学,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它侧重于利用语境因素探讨语言文字的隐含信息”;李海林将语境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和语意教学、语体教学相并列;廖传风将语境教学仅局限于外语教学.孔凡成将语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观,认为语境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的言语交际活动的语文教学.

语境教学思想的萌芽及发展

在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语境教学思想已有萌芽.孟子利用语境学会缘文尚友;《学记》在教学相长中据境善导.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提出的诸多观念如“境遇说”,体现了语境教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夏丏尊、朱自清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观,为语境写作教学观的建立提供了丰厚的营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境教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语境研究者王建华等人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语境策略,认为语境理论可以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研究者潘自由等对语境教学内容、目的和步骤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一线语文教师如斯霞、于永正等人,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但他们往往将语境教学局限于特定的教学类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