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契合

点赞:26238 浏览:1196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的助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进行培养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凸显,心理咨询日益受到重视,思想工作的效果受到冲击.文章通过对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不同点和共通之处进行分析阐述,指出把心理咨询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进行契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

[作者简介]陶学英(1972-),女,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教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89-0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契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就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变革,80后和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越来越多心理问题的凸显,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日益受到国家、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就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处于分离状态的,沿着两条线实施教育.即使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也仅仅简单地把心理咨询工作当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已.近年来由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已严重影响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影响到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新形势下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进行培养的活动.即思想政治和行为活动规律研究的科学,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克服其个人成长中的障碍——不管这些障碍出现在什么地方,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本土化的一种教育方式,有着由来已久的工作模式和特点.而作为从国外引进过来专业助人的心理咨询,也有着其自身的独特特点,这里两种不同助人方式在高校中同时存在和进行,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关注.

一、心理咨询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

1.二者的不同之处.第一,关注点不同.心理咨询工作强调内省,注重的是自我的感悟和变化.即在专业咨询师和治疗师的帮助之下进行自我内在的探索,进而自我剖析、自我改变、自我接纳,最终成为真正自己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外部的行为表现,通过内心折射出来的具体的言行举止,去观察个体或群体是以什么状态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形和社会要求及大多数同学相比如何,也就是自己的社会化和外界的一致程度如何.

第二,标准不同.心理咨询最终是以心理健康的程度来进行评判的,是内在的一种心理状态.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只有健康与否,没有好坏、美丑之论.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评判标准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是否遵循约定俗成的共同准则而表现出来有善恶、是非、美丑和高低之别的.

第三,方法手段不同.心理咨询工作首先是要创设一种专业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此为基础,在这种信任理解的氛围中,求助者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自身的反思和感悟,使自己得到发展,完成自我实现.这种方法强调没有外在的任何压力,不太赞同说服教育,而是注重“非指导性”的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说服教育,主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教诲,放弃自己不正确的认知想法和行为方式.

第四,工作环境不同.心理咨询要求在一个舒适温馨、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咨询辅导时间里要保证无人打扰,相对安全、安静.在这样的状态下受助者按照咨询师的专业指导进行自我探索,以保证每次咨询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对环境的要求相对宽泛,教室、宿舍、操场、户外很多场景下都可展开工作,方便易行.有时要专门借助一些外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背景来进行,使受教育者受到感悟、震动、改变,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

第五,开展的前提条件不同.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是在求助者自愿,咨询师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前提下进行的,受助者没有任何被强迫感.如果受助者存在被强迫胁迫的情况,咨询师可以根据实际状况中止咨询.思想政治教育不要求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受助者可以是自愿接受,也可以在被要求和命令下进行.

第六,工作关系不同.心理咨询开展的双边只存在专业的帮助和受助的关系,不允许其他亲近关系的发生,也没有长远的利益和经济关系存在.如果咨访双方出现咨询之外的任何双重关系,就要终止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则没有这些规定和约束,并且是关系越亲密,效果越突出.

2.二者的共同之处.第一,终极目标一致.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都是以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操作为前提,通过实际的探索、帮助、重新认知整合,培养受助者较高的认知能力,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进而形成健全人格,成为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内容范围的一致性.从内容范围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具有交叉性和一致性,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拓展,或者说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咨询又有自己独特的专业领域和技术,对人类内心的探索更深更广.

第三,工作对象的一致性.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都是针对不同的受助对象,以科学可行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探索人的内心状态和行为方式,促进其认知水平、情感情趣、意志行为等全面发展提高,形成完善的人格.做人的工作就要根据人的心理内在规律,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二者都注重这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契合的方法

把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策略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把思想教育的灵活性应用于心理咨询中,可以增强对学生教育的实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更多关注“人”,而不是只关注“问题”.“问题”是指受助对象表现出来的问题,“人”是指受助对象.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问题上,最后得到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清单,不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人”身上,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个人的自我、其内心世界的构造、人际交往的方式.不仅可以知道他总是一个人封闭自己,胆小退缩,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进而可以知道他为何形成这样的状态,这样能较快较准地抓住关键,教育会变得更深入.

2.要以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人格特质和原有的知识基础、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为基础因材施教.思想心理教育的过程是将外在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自我信念组成部分的过程.教育者在传输新的思想观念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根据他们已有的思想意识、知识观点、思维方式等特殊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理智面对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困扰,引导他们接受新思想,形成新意识,产生新行为,使缄默知识显性化.现实中许多教育者也很重视事先对学生心理状态、思想意识、行事作风等的了解,但往往停留在经验阶段,有很多主观的判断,因此我们还可以借鉴心理教育中的测量统计学原理与数据方法,综合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技巧、心理访谈、心理测量、问卷测量与统计等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3.以“同感”“真诚”等技术为添加剂,凸显教育人性化.任何有效的谈话交流,都需要在良好人际关系基础上进行,因为受助者的改变很大程度是通过人际关系中有力的心理支持而产生的,建立平等、尊重、坦诚、融洽的人际关系是首要也是贯穿教育全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心理咨询中“同感”“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尊重”等咨询技术的立足点,都是阐述和有助于建立良好和谐会谈关系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可以让受助者感到温暖、被接纳、被关注,增强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以更理性的方式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确立积极可行的目标,在助人者的支持鼓励下改变和完善自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是有高低悬殊的,教育者是外在社会规范要求的代表,往往具有居高临下的权威性,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听从的地位,只能接受不能发表意见,这样的关系使受教育者不易敞开心扉,易产生抵触情绪,阻碍教育的顺利进行和效果,使教育流于形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利用咨询技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以坦诚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去关注受助者的知觉、思维和体验,让对方感受到信任和温暖,使受助者产生被理解被信任,使他们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注重教育中的人性化,是保证新时期高校思想和心理教育效果不可或缺的添加剂.


4.综合利用心理教育资源,形成立体教育模式.一个人的成长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个人心理性格的表现是复杂和立体的,对一个人的教育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心理咨询的形式既有个体咨询,又有团体咨询.这样既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又能注重一对一的交流互动,使受助者改变认知,发生变化,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社会成员.同时心理咨询还有专题咨询、书信咨询、咨询、网络咨询、现场咨询等方式,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侧重于群体形式,如:课堂教学、主题讲座、参观访问、媒体宣传等方式都是以学生集体为对象,对于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意识行为等研究和了解转化不够深入细致.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日益活跃,许多“非主流文化”的悄然渗透,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价值化势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扎实深入进行,重视个体教育可以拉近与学生群体的距离,重视群体教育可以使每个个体受到来自集体的“平行教育”,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在实际的工作中,综合各种教育辅导形式,同时利用现代化方便的信息传媒技术,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加强与学生群体和个体两方面的联系与交流,实现群体教育、个体教育、教育、专题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工作方式的结合,形成新时期高校心理思想教育立体交叉的工作模式.

5.心理理论流派为指导,提高教育的专业性.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精神分析理论、行为治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理性—情绪疗法等,这些流派的观点和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为这些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揭示了人们认知、行为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分阶段进行,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再者心理学理论还指出,思想认知转化的心理机制是由于人们的非理性信念转化为理性信念的过程.因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如因为自己胖觉得很自卑,害怕男朋友抛弃自己而焦虑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适应,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而当人们接受理性认知与合理的信念时,会使他们内心的紧张焦虑、痛苦冷漠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行为会发生改变,逐渐向与周围环境和人际适应的方向转化.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力相关的心理咨询的内容后,就能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先创设出一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尊重理解受助者,依据认知行为形成的内在规律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改变行为习惯.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应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指导,进行学习研究,摄取有价值的成分积极利用,增强高校心理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6.社会文化的建构下,注重人格的健全完善.咨询理论中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的观点认为,人们心理的疾病和问题是存在于社会文化建构下.即人之所以会产生问题是因为人对于自己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常由主流知识和文化代表的真理所决定,这些真理通过“权力”运作,使人接受其指定的人格特质和关系规范.例如“孩子学习好,证明我是一个培养成功的妈妈;孩子学习不好,说明我是一个失败的妈妈”;“有一定社会地位,有较强挣钱能力的男人是成功的男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因此社会主流文化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只有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规范下的言行才是“常态”的表现,而不符合主流文化的思想行为是“非常态”的.目前高校的心理思想教育面临“非主流文化”的挑战将如何应对?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共识:高校的思想和心理教育都可以脱开“主流文化”设置下的单一真理,主流和非主流并存,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习,赋予生活更多新的意义,发展自己完善的个性和人格特质,寻找和开辟更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社会认可的人才.

综上所述,两种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我们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两种形式的契合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在实际的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理咨询工作形式新颖,针对性强,与大学生心态特点相吻合,易为大学生所接受.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注重以一种真诚尊重、同感共情的状态对待学生,使他们敞开心扉,进行内在探索,找到他们的心结所在,及时提供建议并给予引导,让学生以一种新的角度来看自己,从而把自己不合理的内心建构打破,建构一个新的对人对事的合理认知观点和行为方式,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一切,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把二者有机地进行结合,多方面进行互通,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发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丰富心理咨询的工作范畴,切实促进和加速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冯军梅,邱小捷.德育与班主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6](美)法伯,布林克,拉斯金.罗杰斯心理治疗[M].郑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