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改的语文教师

点赞:30381 浏览:1429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教育价值观的根本转向,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师角色定位,要重新审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定位,一系列的教育教学习惯的改革被提到教师的案头上来,尤其是师生关系如何优化,便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关 键 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40-01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如何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如何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堂课,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它对学生的培养方向立足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教育价值观的根本转向.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师角色定位,要重新审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定位,以前教师一统课堂,“我说了算”的专制教学已经落伍,已远远的与时代脱沟,学生再也不是收音机,再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一系列的教育教学习惯的改革被提到教师的案头上来,尤其是师生关系如何优化,便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1教育要改革,思想必先变

教师职业的连续性、广延性的特点启示我们:教师要互相团结,搞好合作,要有合力,才能创造奇迹.教育产业化也显示教师的工作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韩守宏的《“效应”种种话教育》(《福建教育》2002第一期)中的“短板效应”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学生,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他能成多大才不是决定于一、二个科目好,而是主要取决于他最薄弱的环节.这或许是智力因素,或许是非智力因素,也可能是弱科的牵制,或不良学习方法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注意总结,善于总结,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从自己从学科特点找差距,从学生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扭转乾坤.经验主义、机会主义都不适应新一轮教学竞争.一个不会挖掘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弘扬自己个性的老师,最终会丧失自己的魅力,“泯然于众人”,这是当教师的最大的悲哀.

把国际教育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现行研究情况结合起来看,教师如何深刻理解和了解学生,变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策略为教师遵循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做好师生互动、知识共享等几个方面,教育理论界提出了必须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堂中应强调师生的“双主体”地位,即重视教师的导,更要重视学生学的能动性.没有人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没有学生的课堂,那又是什么呢?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眼中有人”、“胸中有法”、“脑中有纲”,对自己的学生要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理解他们的感受,把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下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2认识教师的职与责,适应时代要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核心问题.“以教学为中心”就是要抓好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主,提高效率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谁诠释好45分钟,谁就抢到课堂教学制高点.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对考试,课堂都是关键.我们应该明确:教学是门艺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既要有威慑力又要有亲和力,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

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科不是挣分见效快的学科,在应试教育中不能拉开升学考试的实际性档次,而理科学生可以饶有兴趣地做习题,研究解法,因而理科所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多了,语文却不知不觉地被打入“冷宫”.所以,语文要扎根在平时,扎实于每一堂课,由点及面,辐射开去,借理科解题中常用的扩散性思维,由此及彼,培养学生学论文的兴趣.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意识,切不可为教课文而教语文.语文教师要真正意识并影响我们的学生认识语文的价值,要上升到一定高度看语文,从而重塑“基础学科”的形象.

走进新课改的语文教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职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选拔和造就专业人才的教育.所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做到“五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和学会健体,要强调突出其基础性的特征.

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合作.一位教师要明确影响孩子命运的七种能力:学习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创造发明能力、心理健康能力、自理自律能力、人际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善于引导我们的学生往健全的人格发展,要时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课堂中还是有必要分层教学,教师要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高度认识,课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材,了解学生,拟定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学会写学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知识迁移.

以人为本,就要把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把属于孩子的童真还给孩子,把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一个有能力的老师把教学的主阵地放在课堂,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大部分在课堂完成,注重45分钟的效率,课后只是适当的点拨,“点石成金”.笔者很推崇“上海教改100条”中的教材处理方式: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上课是艺术,一个教师既要有威慑力,又要有亲和力,要有高度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想,这是成功课堂的合力.

3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递授业解惑也.”因为,这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师者”之风采,却浑然不顾课堂的效益.特别是语文教师,那课文中生动的情节总会让一些教师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但这博古通今、天马行空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佩服的眼光之外,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得到.往往听了这样的课后,私下了解学生,反映都不尽人意.目前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片面理解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现象.所以,很多老师对课堂还是拿捏不准,怕放而乱,收而死,因而,学生的分组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学机遇一晃而过.更为致命的是:在热热闹闹的教改中丢失了教学的最基本的东西——基础知识的传授,形成了课堂掌声热烈,热闹非凡,知识却掌握不牢固.没有应有的知识基础,哪里还谈得上发展能力呢?所以,如果没有很好地重新审视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本次的课改非但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害死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