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也可是美丽的

点赞:27366 浏览:1292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日益成为教者共识的情况下,阅读教学初读课文时,学生在读书中的问题得以暴露,结结巴巴、丢三落四、颠来倒去的初读成为课堂的常态,细致零碎的反复纠错纠偏成为老师初读指导的“重头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笔者在为教学求真求实庆幸的同时,也略略有些许不安:难道阅读教学课堂上展现在师生大众面前的初读一定要这样“”的真实吗?特别是对于一年级刚刚起步读文的学生,这会不会过于残忍?所以,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唤醒学生的美感,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指导,我觉得不妨采取前置、留存或是宽容的处理方法.

一、前置

前置,即在交流初读前纠错,把初读错误变相地适当“保护”起来,老师针对难度不同的课文预设相应的准备时间,把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先期指出来,以免学生再犯这一错误.

【案例】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我叫神舟号》

师:等

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徐老师发现课文中许多最难读的轻声都没有难住大家.是吗?这些轻声词语宝宝有些不服气,还想考考大家.谁敢来接受挑战?

生:跃跃欲试.

师:出示词语——

晚上弟弟怎么见过听了时候带上看看

初读也可是美丽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生开火车朗读.

师:仔细倾听,并引导评价、正音.

【策略】《我叫神舟号》是学生学完拼音后接触到的第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对于如此多音节的集中拼读,长短语句的朗读,对他们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加上其中的许多轻声词,学生平时读来就有些生硬,放在课文中更是难以把握.因此,教者提前将这些词语出示出来,在鼓励与期待中引导、正音,避免了后面检查朗读情况时,学生无休止的评价,教师无数次的提醒.这样处理,既节约了时间,又突出了重点,解决了其中许多二会字的教学,更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不是不注重学习的过程,而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保护语文的尊严,对初读的真实过程略有“保护”而已.


二、留存

留存,就是把一些一时难以纠正的误读指出来,但不一定当堂解决,而是留给学生课后努力,慢慢解决.

【案例】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东方明珠》

师: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这座塔叫什么?在什么地方吗?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呢!

生:读课文找答案生1:读第一节,一座(zuò)读成一座(zhuò).

生:纷纷举手纠正

师: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教生1读.

生1:正确读词语.

师:放进句子里再来试一试?

生1:依然读成一座(zhuò).

生:一片哗然,生1急得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师:看来这句话确实有难度.别着急,跟徐老师读.

(师领读一遍,生1跟读,但仍然很生硬)

师:没关系,第一遍读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课后再多练几遍,一定能读好.

生1:满怀感激地坐下.

【策略】平翘舌音的正确区分,是拼音教学的重点,加之我们所处的吴方言区域特点,更成了我们教学的难点.当今,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教孩子识字,甚至用不太纯熟的常州普通话读故事,唱儿歌.久而久之,就给我们的孩子形成了许多错误的概念.因此,教者发现:教学中,学会平翘舌复韵母不难,难的是纠正已经根深蒂固的误读.检测若在我们课堂上用有限的时间去与学生已成习惯的不正确发音抗衡,那实在是不明智之举.不如先在课上为其指出“病因”,再加大力度督促其在课后巩固,这样对己对人都不失为良策.

三、宽容

宽容,就是适当地放过一些不影响表达的误读.

【案例】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人有两个宝》

师: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读读这首有趣的儿歌吧!

生: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

生1:读得流畅响亮.

生2:语句流畅,但把两(liǎng)读成(niǎng);脑(nǎo)读成(lǎo).

生:哄堂大笑.

师:指名学生进行评价,纠正其误读.

生2:再读,依然照旧(面露难色).

师:指导该生观察口形,指导发音方法,领读.

生2:努力模仿,但效果不明显(着急得眼眶都红了).

生:开始躁动不安.

师:**同学已经尽力了,但由于他老家方言的影响,马上改过来似乎有一些困难.但我们相信他有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马上就能纠正过来的.我们课后一起帮助他好吗?

生:齐声响应.

生2:一边拼命点头一边坐下.

【策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误读总是难免的:有个人语言模式特性的因素,也有学生语言能力欠缺等因素.加之如今,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学生流动加大,班级学生的来源日趋复杂,如若一定要在初读阶段全部解决好像有点不明智.实际上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初读阶段的有些误读会自然消失,就像医学上很多疾病的治疗是一个过程.

就教者班级而言,全班39名学生,其中本地生9名,来自安徽、广东、四川、湖南等各地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数没有进行过规范的学前教育.他们扯着浓重的乡音,满怀地来到我们中间,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一味去暴露他们的发音缺陷,无情地去打击他们脆弱的自尊,这岂不是过于残忍?所以,不妨宽容一点,相应地提高一些对感情表达的要求,这样更合理,更人性化,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螺旋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初读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求似乎太高了.我们不妨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采取点灵活性措施,用前置、留存、宽容等方法来处理一些误读的温暖体,给美丽的初读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