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人大

点赞:19029 浏览:903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下一站,人民大学”

据说住在北京东门附近的人大学子,每天清晨都会被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扰了好梦.“下一站,人民大学.”住久了学生甚至都能准确判断这报站声大概会在清晨何时第一次响起.不过,40余年前,这样的声音曾经一度消失.因为在的浩劫中,这所由中国一手建立的学校,一度停办.连国家的浩劫,人大也一并陪着,受着,熬着.

历史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旧照片中发黄的影像,或者是回忆录上有些失温的文字.然而,纵然是隔着陈年的岁月的灰尘,我们仍然能依稀触摸到那时人大的心跳.“从战火中走来,在发展中奋斗”,在人大建校70周年之际,这首新校歌开始在校园内传唱.曲作者印青先生在看到这句歌词时,曾对我们的校长说:“在中国,除了人大,哪一所大学能讲这样的话”

她在抗日战争的炮火轰隆中诞生,被赋予了沉重的历史使命.当年,曾经说过:“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北公学,正是人民大学的前身.这样的历史,总是让我们这些人大学子唏嘘感叹,不知道当年的“人大人”,有过怎样汪洋肆意的青春.

历史总会成为陈迹.如今,我站在宏伟的明德楼群前,很难体会到刚刚复校时条件的艰苦,更难想象,当年的学生曾为了争取更大的学习空间奔走呼号,惊动.但是,有些东西可以生生不息,比如校园中那一株株的玉兰树,每逢初春,满树洁白,绽放淡淡清香.玉兰花是人民大学的“校花”,因她冒寒迎春,晶莹洁丽,倒正如这所大学的历史一般.在玉兰花纯洁高雅的花瓣中,藏着人大这70余年来,走过的路.

如此一来,这“下一站,人民大学”的报站声也显得可爱起来.毕竟你知道,不管走得有多远,跳上公交车,你就可以回到你在北京的家.而她,一直在那里,纵然有过风霜雨雪,还是一如既往,淡淡展颜而笑.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人大给人的印象,素来是“以人文社科为主”,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绕来绕去,都离不开一個“人”字.学校的校徽也是颇有深意的:三個人并排而立,象征着“人民、人文、人本”.这校徽随处可见,时时提醒人大学子“人”的重要性.

我学的是新闻专业,在我就读的新闻学院里,开学第一堂课,就有教授告诉你要有“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大学纵然被比喻为塔,却也绝不只是故纸堆,“为万世开太平”的古老理想,仍然激荡我们心中.

大一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采访写作”的作业,当时,老师要求我们采访弱势群体,要我们走出校园,去体会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甚至是底层人民的生活.采访期间,我们听到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那些人的哀痛和挣扎,那些人的奋斗和不屈,那些被迫离散的亲情和无法实现的梦想等那时我们都是刚刚接触新闻的毛头小子,文章也都显得稚嫩,但就是这样的一篇篇人物专访,让我回忆起来至今仍然触动.

“人”应该是大写的.每一堂课上,老师都在强调着“人的权利”,一遍遍重申“生命的价值”.读大学的意义在于何处,生命的价值又该在何处实现这些问题在求学人大的岁月里变得越来越明晰.在这所全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我们捧起了被称为“新闻理想”的东西,它如此美丽,却也如此易碎.我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理想,却又不得一次次在现实面前退让;我们高呼着要守卫真相,但是常常也不知该如何守护.无论如何,我们在关心着共和国土地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大学生应有的方式.

曾经看过一篇比较“北大、清华、人人”三所学校学生气质的文章,其中提到人大人的特点是“务实”,此话确实不检测.这确实是我在高中时未曾碰触的世界,人大为我开启了另外一扇门.这所小小的学校,却藏着那么多拥有大大梦想的人.曾经采访过一位致力于普及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志愿者师姐,因为对该领域的持续关注,她登上了国际会议的演讲台.交谈中,她活力无限,听她的经历,也感觉她似乎全身有用不完的劲.仅凭着一腔热爱,就一头扎了进去,在这個很多人并不理解的领域,她做调研,写论文,为之奔走,不辞辛苦.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这是人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八個字实在太过厚重,这一目标也并非人人都能达到,但是,人大人却是在为之努力,期待走出校园的日寸候,不负学校赋予的期许.

壮哉,人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图书馆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喧嚣中的一汪宁静

人大面积小,靠近商业中心区,地理位置太过优越,每日在校园内经过的车辆有时能到数千辆.便是在这样的喧嚣中,走在校园,却依然能体会别样的宁静,那种属于大学的清浅气质.曾经也刻苦过那么几日,早早地起床捧着新概念英语到学校的双趣园去晨读,刚刚过去就听到洪亮的朗读英语声,原来是某英语社团在进行口语训练,力求要做到“不要脸”的大声.听说,这群人每天六点半就聚集在此,风雨无阻.

算起来,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学校的图书馆,只是图书馆的位子常年紧张,尽管新图书馆已经拔地而起,但是五层楼的空间竟然都还嫌不够.若是起得早,便可以在阅览室中占到一個好座位,拿来一摞书,一本本看过去,一天的时间也就静默无声地流走了.记得高中时候,和闺蜜一起畅聊大学生活,就说一定要好好地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看书,什么都不想,只听着书页翻动的声音便是一种幸福.

大学的名声是师生共同铸就的.人大不乏名师,一個個的名字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闪闪发光,令人只感到高山仰止,内心充满敬畏.却听同学说,一次在学校拍摄视频,遇到了正在散步的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先生,老人家还饶有兴致地看他们拍片子,甚至指点一二,告诉他们哪里光线更好,什么角度取景会更加漂亮,俨然一個平常的老人.这也让我想起了学院内的其他教授们,各個也都是荣耀满身的人物,却可以一字一句地改我们的作业.曾有一次忽视了论文的注解规范,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老师也不会细看,却在不久之后收到老师返还的邮件,赫然用红笔标注了不正确的注解,令我汗颜.

人大对面就是一座高档的百货商场,再走两站路就是中关村购物广场,无数光怪陆离的品牌陈列其间.然而,每次从那样喧闹的地方回校,远远地看到从校园里溢出的橘色的温暖的光亮,就仿佛触摸到了一种神圣,那是学术的尊严.

校歌中唱得好:“壮哉人大,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浩荡弦歌,我们阔步奋进在时代.”当玉兰花又开的时候,我们也会离开学校,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殷殷嘱托,将在心中安放,不敢或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