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点赞:4229 浏览:146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这篇论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语文教师素质论等理念,从情感性、科学性、语言美、结构美等五个角度阐述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擦亮了读者的眼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关 键 词:语文教学艺术;情感性;科学性;语言美;提问美;结构美“所谓‘艺术’,是一种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特征的人类心灵的物化产品;也是指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将教学本身称为一种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这是对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的表述.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是审美化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艺术,是指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教学行为.不错,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收揽了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语文教科书是一个美的宝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美育有不可推托的责任,因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师的手中,掌握着打开美的宝库的钥匙.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感知、发掘、分析、鉴赏作品中多彩的自然美、丰富的社会美、健全的人格美、精深的文化美、博大的情感美、精妙的语言美等,以获得艺术享受.如果离开美,语文课堂教学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学艺术凝聚教师智慧、勇敢、灵巧、力量诸品质的艺术美,是融合情感、景象、理性、言辞、气质、结构诸美感于一体的意境.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不仅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而且使语文教师愉快地教语文.

1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情感性

教学中的客体——教材蕴含丰富的情感,文学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中包含从乡愁到爱国,从感怀到咏史,从友情到,永恒亘古的宇宙的感叹到动人心魄的生命赞歌,都包含催人泪下的美好情感.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没有多少形象性,但是仍具有情感性.优秀的论文都是通过融情入理的议论来抒写,以情入理,情理俱佳.给人一种诗和议论相结合的美感,正是“情感”这个因素,使教材中的很多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慷慨激昂;李清照的《一剪梅》的缠绵哀愁,《记念刘和珍君》的悲愤深沉.《班羚飞度》英勇悲壮,无不渗透着全人类铭记终生的情感.其次,教师是充满情感的人,教师应该通过课文中所固有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情感流露中获得愉悦,做到以情感人,因情悟文.在教学艺术,师生的情感默契,常表现在爱国主义的感情渲染中,在诗歌散文的感情抒发中.沉浸于朱自清《荷塘月色》使人心境空灵,凝神静思;与白居易在《琵琶行》超时空共鸣,使人声泪俱下,感怀古幽;缅怀《最后一课》中的爱国之举,则使课堂萦绕国之魂,动人心魂.情感美的特点是感情有渗入心灵与肺腑的深邃感和饱满感.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要感情丰富,只有老师先入文入情,投入感情,学生才能入文入情,受到感染.天津师大教授田本娜说:“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试问,一个表情木然,无动于衷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为公的情怀?如何体会《春》的喜悦?如何体会“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和幽思?”语文教师在三尺讲台之上,一定要忘我的投入,忘情地发挥,虽不至于像演员那样变幻夸张,但也应和课文内容一致,或庄或谐,或悲或喜,或兴奋或抑郁.当教师具有饱满的热情,愉悦的心情、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语言,会让课堂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会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水融,引起情感的共鸣,美育才能初步成功.相反,当教师怒气冲冲,或语言干涩,学生就会精神不振,或过度紧张,度秒如年,这样的课堂,哪有美感可言?只有文章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浅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科学性

按照巴班斯基的观点,“教学最优化的基本方法,即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的那些做法”.语文课充满情感,但是并非空洞无物的无病,每一篇作品都是以理情支撑起整个作品.小说作品描写了整个社会环境,表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提示社会真谛和生活经验.散文诗歌短小精悍,虽然其语言寥寥,然而理解其深刻的理情,使人灵悟之极,神思飞动,美感油然而生.就算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也凸显自然的光辉和生命的华美.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单纯地宣泄感情,绝不能让感情泛滥成灾.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综合知识十分丰富的人,既要有丰富的语言专业知识,还要对理科知识和艺术学科有所涉猎;既要对社会现象保持敏锐的触觉嗅觉,也要对自然知识兴趣有加,因为理性美的踪迹要到自然和社会中去攫取.语文教师对问题的看法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轻易感情用事,分析要有理智,有逻辑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散文和议论文的分析,因为它们有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精辟的明理.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感觉器官,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形象地架起通向理想彼岸的金桥,如从《白杨礼赞》、《荔枝蜜》中挖掘出“自然的人化”传达了理性的美学意蕴;也可以以非凡的气度,沉郁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去点燃课文中清新激烈的理性,从《谈骨气》、《说谦虚》总结出处世的道理和为人的情操;也可以山河的秀丽、心境的旷达、宇宙的浩瀚与文中清新激越的理性合拍,如从《岳阳楼记》体会作者广阔的胸襟,从《桃花源记》领略到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总之,语言文学最具理性之光,语文教师应以科学那一根牵着情与理的丝线去拨动学生一根根智慧的琴弦.在课堂上只要准确把握,偶尔点缀课堂,就会妙趣横生,回味无穷,让学生终身受益.语文教学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教育理论的指导性,使教学与学生的认识结构产生沟通,以便进行各种形式的有意义的学习,扩大、深化学生固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得到教养,教育和发展.反之,就说不出是什么语文教学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