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切入,点拨”构建高效课堂

点赞:3661 浏览:92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注:作者:张振丽,论文题名〔抓实切入创新点拨构建高效课堂〕2011年6月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读代讲”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内省”中沟通感受,在阅读实践中捕捉文章思想感情的产生、发展和凝聚.求实“推”的切入,创新“推”的点拨.

关 键 词:抓实切入创新点拨品读感悟

叶圣陶先生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一文中说:“而所谓体会,得用内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推及作品.体会绝不是冥心盲索,信口乱说的事.”体会是“推”,其基础是已有的经验,方法是在“内省”中沟通感受,其主体是学生自己.“推”是一种语文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经老师的指点和诱导培植起来的.我们应讲求实“推”的切入,创新“推”的点拨方法.

一、抓住思想感情的相似性,让学生推

生活中,同学之间有很多经历与课文中描写的事例非常相似.如课文《雨中》,学生读起来就有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甚至读课文时脑海里就浮现着自己亲身的经历.事情相似,过程相似,思想感情相似,差别仅在于体验者不同.体会这类文章的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信息,如:(1)孩子们(2)过路人(3)运苹果的姑娘,他们各有哪些表现,各自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己顺着这根相似的“链条”逐个推及各类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推”的诀窍,又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二、抓住思想感情的角色性,让学生扮

凡是描写人物的课文,一般都给予了人物既定的角色,从而有了他们各自的角色“圈”,如:确定了所处的环境,规定了与他人的关系,限定了所能做的事情等,这些便使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了角色性.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切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如精读《三味书屋》中刻“早”字一段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扮为读私塾时的鲁迅,面对教书人寿镜吾先生,思考:(1)一天早晨是什么原因使鲁迅迟到的?(2)鲁迅听到寿镜吾先生的严厉批评后是怎样想的?(3)他在刻“早”字时又是怎样想的?(4)鲁迅再也没有迟到的行动说明了什么?这样,指导学生边读课文咀嚼词句,边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捕捉思想感情的产生、发展和凝聚.这种扮演虽受到课堂教学情景的限制,但学生从中受益却是阅读时必不可缺少的推及能力.

三、抓住思想感情的情景性,让学生移

作者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表现在文章中往往是对典型事物的精心刻画.如《可爱的草塘》,作者把眼前的草塘比作北大荒的缩影,落笔时先将翻滚着翠色浪花的“长镜头”推到我们面前,接下来用“分镜头”分别介绍初春、冬季鲜为人知的趣事,以及泡子里鱼之多,收笔时特写小河.这小河是北大荒草塘的河,也是作者心中的河,更是作者初入草塘后思想感情几度起伏积淀和升华的原因,作者此时的思想感情不仅有着典型性,还有着典型的情景性.如读课文特写时,让学生想象在眼前拨开芦苇看到小河,望到草倒映着的绿、天倒映着的蓝、云倒映着的白;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你舍得弄坏它吗?为什么?指导学生在“内省”中见作者之所见,想作者之所想,爱作者之所爱,把自己的视觉“移”到作者所处的特定情境中.


四、抓住思想感情的流动性,让学生串

思想感情具有流动性,常因事、人、景的变化而变化,它表现为一个相互衔接和持续延伸的过程.如课文《月光曲》里的盲姑娘,当她觉得曲子难弹时,流露出期望;当听到贝多芬弹曲子时,她难以控制自己的激动;在欣赏《月光曲》时,她真的陶醉了.期望之急切,激动之骤然,陶醉之深沉,在此情此景中发展自然连贯.阅读时采用整体感知的方法,让学生先把事情的始末弄明白,然后从兄妹的对话入手,体会盲姑娘想听一听贝多芬怎样弹的迫切心情,按住思想感情变化的脉搏,接下去体会她听到贝多芬弹奏时的激动,并在回味中将两种思想感情“串”在一起;用同样的方法再“串”起她的陶醉情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会认识.“串”既是对不同思想感情的合理连接,也是对相联系的思想感情的整合,是学生深层次挖掘作者笔底之蕴的必备能力.

“抓实切入,点拨”构建高效课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五、抓住思想感情的双重性,让学生辩

教学实际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篇课文中并存着两类思想感情,其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二是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看图学文《伏尔加河的纤夫》里,其一是11个纤夫由动作和神情表现出来的不同感情,其二是蕴含在画面和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过程中,两类思想感情都应让学生体会把握.按照认识规律,应首先图文结合让学生逐个正确理解纤夫因年龄、出身和社会经历不同而具有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立足整篇,顾及前后,触及主题,归纳出作者对旧沙皇统治的憎恨和对被压迫者的同情.点拨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辨清不同的感情层次,不仅要讲清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握侧重点,辨清层次;再通过两类思想感情的内在联系,悟到文章结构的奥妙所在.

教学实践证明,“推”一旦被学生掌握变为自己的阅读能力,“踌躇满志”的精神享受也必定为其所有.

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要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