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育随感

点赞:12907 浏览:570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086-02

艺术从来都是相通的,只是各有各的表现形式而已.因为,音乐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音乐,它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首诗,一篇美丽的散文.对于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来说,抓住这个特点,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多彩.

早在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就在他创作的《四季》组曲每首曲子前写上一首十四行诗,用诗歌来描绘他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中国的古典音乐,就如一幅水墨画,淡雅的色彩,幽远的意境,只要用心聆听,就可以被我们的文字所捕捉.

以下几篇文字就是笔者在这些年的音乐教学中被音乐所触动写下的随感,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更深入去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之美的鉴赏形式.只要好好引导,一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

一、高山流水——欣赏音乐的情节美

一把古琴,一曲妙音,一段流传千年的绝唱.

高山流水旁,是谁在轻轻地弹奏?月影树荫间,是谁在静静地聆听?一个身居庙堂之高,一个寄身荒野之远,只因那妙曼的琴音而心有灵犀,而惺惺相惜.

那是怎样的琴音啊,如山般深沉,如水般晶莹,如月般柔美,诉说着心的淡泊,魂的高洁,情的纯净.随着那琴音,我们仿佛看到高山流水宛若一条白色的绸带从山顶飘然而下,穿越云雾,飞越岩石,激起朵朵浪花,一路欢歌地奔入谷底,汇入溪流,轻抚着水里光洁的石子,油绿的青苔,与水草共舞,忘情地投入长江的怀抱,化作一朵浪花或绽放或沉睡.

琴音在这样一个雨后的月夜里飘荡,在波光莹莹的江面上驻足,在花影层叠的岸边停留,在头顶月光的树梢上起舞,更在花影树丛中的一个人的心里留连.

随着“嘣”的一声,琴弦断了,琴音嘎然而止.于是,抚琴者与的人终于走到一起.重新装好琴弦,这里有美好的夜色,有最好的听众,更有那动听的乐曲.一曲又一曲,琴音在夜色里飘荡,两颗心在琴音中相撞,火花照亮彼此的心房.一个弹奏,一个聆听,无需更多的言语,却已读懂彼此的心.

初次相逢,却已如相交多年,可只有那一面,来年的约定在斯人的离去中成为飘落的花瓣,成为脚下的流水.斯人已去,留琴何用?就让那破碎的古琴来纪念远去的故人,心灵的知音吧!

岁月流转,世界早已不是当初的世界,可那段旷世奇情却随着《高山流水》这曼妙的乐曲流传至今.还有龟山脚下的古琴台,也是对古人最深的怀念,对那段奇情永世的见证吧.

茫茫人海,谁是你的伯牙,你又是谁的子期?

二、梅花三弄——欣赏音乐的结构美

闭上眼,当第一个音符在我耳边响起时,我突然感到了一阵清凉.是清冷的空气,是空旷的雪野.我的心随着音乐缓缓地舞动着,在无边的雪地里,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我分明已闻到了风的寒香.风,从何而来?悄悄地,我迎风而寻.那是什么,映红了地上的白雪,温暖了冬天的寒风.那样傲然挺立着,那样自我开放着.在苍茫的雪地间,在冬的萧瑟里,绽放属于她的灿烂.

高中音乐鉴赏教育随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音乐鉴赏课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那是一剪红梅,那是梅的世界.不求世人的欣赏,不畏寒风的凛冽,她就那样悠然地开放着,暗吐芬芳.她该是喜欢寂寞的吧,要不然,怎会在百花凋谢的冬天独自开放?她该是喜欢白色的纯洁的吧,要不然,怎会在雪花飘洒的时候与雪共舞?她该是坚强不屈的吧,要不然,怎会在风雪袭来时依然笑得那么灿烂?

也许我更应该悄悄地欣赏,那小小的花骨朵,似乎裹着一层霜雪,是那么晶莹.那粉红的花朵,又好像是一位的脸庞,俏丽而又冷艳.仰头而望,那枝顶的花儿,又仿佛是降落凡间的仙子,高傲洒脱,在风中起舞.难以想象,梅开在春的百,开在绿色的原野里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是那样,我还会在她跟前静立么?如果那样,我还能看到她的空灵剔透,晶莹玉洁,洒脱冷艳么?

是的,梅只愿在冬天的雪野里开放,她不需要赏花的人在她面前发出动听的赞叹,她不需要春天的风给她温暖.她只喜欢冬天的风雪,在风雪中飘香她才能体验到生命的快感.而我,只是闻着她的芳香,静静地看着她起舞,试着去读懂她纯洁的心与高洁的灵魂.

睁开双眼,不知是什么时候,窗外已是万家灯火.刚才,我在古琴的琴音里,心灵经历了怎样一次旅行?仿佛,还残留着一丝冬的清冷,一缕梅的寒香.


三、春江花月夜——欣赏音乐的韵律美

夕阳抚水款款去,暮鼓携雾徐徐来.

漫步江边,送走今日那缕最后的晚霞,倾听着远山楼阁飘来的暮鼓声,任春风温柔的抚过脸颊,与岸边的春花垂柳共舞.何处,箫声如诉,情意绵绵,邀来东山的明月,携手柳梢头.柔美的月光轻洒江面,给江水铺上一面银色的绸缎,波心荡漾,银光点点.突然想起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的景致总是会让人思绪万千的吧?

捡起一个石子朝江中扔去,看那水波一圈圈地荡漾开,又复归平静,不由想起小时候也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做这样的游戏.还喜欢在江边玩沙子,喜欢吹拂着江风,看着欧鹭掠过江水,然后看着夕阳将脸躲进岸际的江水,听到远处传来暮鼓阵阵,于是知道该回家了.也许那时的自己并不懂得欣赏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但却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享受这样一份闲情.

恍惚间,忽闻渔歌阵阵,遥望水际,隐隐约约,几叶小舟披月而归.想必一定是大获丰收吧,那歌声中透着喜悦,又有几丝悠闲.歌声渐近,桨橹添声,洄澜拍岸,这宁静的江面突然热闹起来.那边,可是望归的人儿,等着丈夫的归来?歌声向家的方向飘去,渐渐的,一切又重归宁静,只有一首乐曲从始至终不曾散去,她静静地随着暮鼓而来,与箫声交织,与春风细语,与月儿对望,与花影齐舞,与江水一起荡漾,与张若虚一起感怀,始终在一个人的心里奏响.

《春江花月夜》,一字一画,一画一段妙音,那春的柔美,那江的灵动,那花的轻舞,那月的晶莹,那夜的恬静,化作一段段妙音,萦绕耳际,长留心间,久久不去.

音乐是美的,文字也是美的,让文字与音乐交融,这是不是艺术的再创作呢?这样一个创作的过程,是音乐与想象、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思想的碰撞,可以让我们在这个碰撞的过程中,更清晰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