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点赞:30309 浏览:1428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逆反心理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也是困扰我们教育的一大难题.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我们首先要研究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及成因,消除其心理障碍,然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表现,危害,疏导,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3-01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逆反心理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因而,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处理好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轻松上路,茁壮成长.

当代中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大都“见多识广”、兴趣广泛.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愿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也不愿人家讲什么就听什么信什么.因此,他们往往喜欢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则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态度;对榜样及先进人物进行无端否定,把一些先进人物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一些青少年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甚至把打架斗殴看作是有胆量,把跟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视为有本事;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则肆意讽刺、挖苦,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反而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造成在集体中“正气无法上升”的局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现实生活,对思想教育、遵纪守法的要求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甚至公然顶撞,着实让有些老师或家长“无计可施”.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现.这种表现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产生对立情绪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危害极大;同时,也是我们教育之所以苍白无力,长期存在“隐患”的根源.所以,它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青少年这种心理的成因有青春期、学习压力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压力、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等客观方面的因素,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对这种心理的调适,“疏”胜于“堵”.

我们要摸清根源,善于疏导.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大约12~15岁的青少年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这个年龄段,他们对老师的态度极为敏感,往往是老师的一言一语都可能使他们激动或愤怒.当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公正评价时,他们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相反,如果老师对他们不尊重,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逆反心理就会加重,可能朝错误的方向发展,甚至引起过激反映.当然,绝大多数老师的教育初衷是好的,有时严厉批评他们或采取过激行为也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人类意识深层的心理问题,决不是靠“堵、管、卡”等粗暴的方法可以解决的.“川壅而溃”,我们应在了解逆反心理“病因”的基础上,坚持疏导原则.


疏导就是要通过妥善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进入广阔的精神境界,调解消极的情绪、情感,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不必轻易责备学生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应引导学生去干这,去干那;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开展疏导工作:

一、“多一些微笑”

多一些微笑,能使大家都很愉快.而拥有快乐教学的心境,有利于搭建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沟通的桥梁,从而避免正面冲突,进而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微笑是沟通的桥梁”,再调皮的、再桀傲不逊的学生,也会接受老师真诚的微笑的.诚然学生犯错让人生气,但是如果他们能够真正懂得分辨对错,并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话,他们也就无需我们的教导和指引了.我们的时刻铭记:学生是我们的孩子和朋友而不是敌人!

二、与学生多一些思想交流

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对于心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有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和背离了.

三、冷静处理师生矛盾

师生之间难免有矛盾,关键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若处理不得当,其后果不堪设想.师生之间产生摩擦、不愉快时,不管成因如何,老师都应保持冷静,保持理智.

四、创设情境,探求多样的疏导方式

4.1利用人际关系进行疏导.当发现不良风气时,积极地正确地利用群体力量进行正面教育和疏导,做到尽早扭转,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是非常必要的.有时比老师单纯正面教育效果要好一些.如让学生信赖的亲戚、朋友来做思想工作;让班干带头造舆论等,

4.2把消极的情感和引导到社会认可方面去.因情而导,并使其升华,可以化自私自利为自尊自强,化嫉妒为进取向上,化成帮结伙的情感倾向为热爱集体的精神,化哥们义气为忠诚信义,化打架斗殴为见义勇为等.

4.3引导学生学习点辩证法.可以利用学生愿意议论时政,针贬时弊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讨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利用科学的辩证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魅力,并以此来激励他们学点辩证法,使他们的思维逐渐成熟起来.

4.4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4.5指导家庭优化教育.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指导家长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的同时,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那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子女的不当做法必须得到改变.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总之,笔者认为解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灵丹妙药应是:疏之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