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高等全纳教育中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

点赞:6279 浏览:201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全纳教育是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也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在欧美已很流行,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文章从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论述了构建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学习支持系统的必要性;从差异教学的角度指出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同时,重点设计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手语支持要素、助听要素、心理支持要素、特殊的教学策略和网络学习支持要素;最后,从实践角度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聋人高等全纳教育中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特殊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聋人高等全纳教育随班就读学习支持系统

[作者简介]曹宏阁(1970-),男,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聋人大学生的全纳教育.(天津300191)

[中图分类号]G7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80-02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教育行动纲领”.大会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并号召世界各国开展全纳教育.2008年11月27日,在以“全纳教育”为主题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表示中国政府将为推进本国全纳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全纳教育主张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随班就读”是将残疾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里学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育形式.目前我国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刚刚起步,没有完善的学习支持系统,再加上聋生由于自身的听力障碍、认知结构等和健全学生有很大差别,要在正常班级随班就读将面临众多的问题和困难,因此,构建聋人高等全纳教育的学习支持系统势在必行.

一、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1.系统构建的必要性.由于听力障碍,聋生和健全生一起参加辅修课程学习时,面临很多困难.听障造成聋生在课堂上不能直接接受教师的教学,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手语翻译、笔记记录、授课录像以及采用助听系统等;聋生由于长期耳聋,其心理与健全生有很大差异,有的自卑,有的孤僻,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合作能力差等;聋生与健全生一起上课,教师必须掌握一些特殊教育技能和聋生的教育心理学,并制定特殊的教育策略,才能弥补由聋生的听力障碍造成的不足;对于聋生在健全生班级的学习,仅凭课上教师的授课很难全面照顾到聋生的听障不足,这就需要有课堂外的教学辅助系统来帮助聋生课下的学习.

2.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全纳教育主张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学生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使他们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而全部学生参与教学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实施差异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展.而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得益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8种基本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8种智能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因此应该平等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对构建聋人高等全纳教育的学习支持系统意义重大.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上可结合各种智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合作教学、个别化教学等.


二、系统要素的设计

1.手语支持要素.手语支持要素由手语研究、手语翻译和手语学习组成.聋生进入正常学生的课堂需要手语翻译的支持.作为课堂的手语翻译,必须是熟悉所讲专业的人员,而且课前主讲教师应该向翻译提供该课程的教学日历、大纲以及教学讲义等相关资料,使手语翻译能做好准备,达到手语备课的目的,以便对一些专业词汇作出准确的翻译.课堂教育过程中,手语翻译和教师应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且尽量保持固定位置,尽量面对学生,翻译过程中,应及时注意学生是否有困惑的表情和看不懂的现象.

手语是聋人的语言,是聋人社会交际的工具,但手语不能像汉语那样表达较深的内容,手语的词汇量很少,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手语研究,创造出其他专业的标准手语,以便对聋人高等全纳教育起到支持作用.同时,手语研究可以研究创造手语,但有了手语不掌握也不行,这就需要学习手语,不仅学生需要学,教师也同样要学.手语学习的方式有动画学手语、看图片学手语以及看手语书学习等.

2.助听要素.对于听力损失小的聋生,可采用助听要素来支持其学习.助听要素由听力检测和助听器两部分组成.听力检测能对聋生听力障碍程度给出准确的评价,以便以后的助听器选择,听力检测需在隔音室中进行.助听器能使原来的严重耳聋变为重听,使原来的重听变为轻度听力障碍,它分为个体助听器和集体助听器.教师用一台调频信号发射器,学生使用与自身助听器相连接的调频接收器.这种调频助听器接受声音范围半径在50米内有效,且声音保真度高,适合聋人随班就读.

3.心理支持要素.心理支持要素包括聋生心理辅导以及聋生心理研究两部分.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参与社会正常活动的机会受到限制,因此感到社会难以理解,同时也难以被社会理解,往往会感到自卑、孤独和寂寞,有的甚至抑郁、焦虑不安,因此聋人需要及时的心理辅导来化解心中的这些不良情绪,该心理辅导必须找对聋生心理学比较熟悉的教师或心理咨询师来完成,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辅导作用.此外,学校也应派专人开展聋生的心理研究,提高辅导人员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聋生的随班就读.

4.特殊教学策略要素.聋生在健全学生的班级随班就读,由于听障的影响,与健全生在认知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必须制定特殊的教学策略.聋生在认知上对视觉敏感,视觉是聋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在聋生的视觉活动中,最引起注意的是活动的物体,如在教学上采用flash动画、录像以及配有字幕的课件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从而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由于聋生的言语智能缺陷,在教学中可采用言语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的教学形式,比如内省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