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员工激励

点赞:27495 浏览:1293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激励员工、提升企业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产生激励是因为企业员工既有经济需要,又有文化需要,即他们是“经济文化人”.中国企业应该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技术创新与文化管理,充分挖掘企业文化生产力,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

关 键 词: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经济文化人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31-02

物质生产活动始终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前提.这源于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1]因此,人们要从事其他的活动,首先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共同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偷懒行为,这样就产生了激励问题,即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人们都会努力工作.现代社会,企业已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组织者,研究现代企业激励问题显然十分重要.法国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说:“今天,对于许多经济学家而言,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研究激励问题的学科:努力工作的激励,提高产品质量的激励,投资和储蓄的激励,等等.如何设计制度(或机制)给经济主体提供正当的激励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2]特别是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委托人设计什么制度、采取什么措施来有效激励写作技巧人成为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当代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企业文化是公司激励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3]而文化就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实中,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因此,我国企业应着眼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而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员工激励的必要性

公司激励员工的必要性源于这样的基本事实,即企业成员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和信息的分散化.现代企业中,一般地说,委托人与写作技巧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是非常普遍的,也是正常的.如果写作技巧人的信息是完备的,且是事后可验证的,则委托人可以设计提供一个完全契约控制写作技巧人的行为,并使写作技巧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完全一致,这样就不存在激励问题.可现实情况是,社会中的知识、信息是以分散化的状态存在的,企业的写作技巧人具有私人信息,导致委托人无法观察到写作技巧人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写作技巧人所拥有的关于成本或价值的私人信息.即使检测设事后委托人与写作技巧人拥有相同的信息,有时也会出现有些信息是第三方无法观察到的,即这种信息本质上是不可验证的.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只有对写作技巧人进行激励,写作技巧人才会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下面通过建立委托―写作技巧模型来说明由于私人信息的存在委托人必须对写作技巧人付出信息资金以资激励.

设委托人委托给一个写作技巧人生产q单位的商品,相应委托人得到的效用为S(q),其中S`>,0,S``<,0,S(0)等于0.委托人无法观察到写作技巧人的生产成本,只知道写作技巧人的边际成本的概率,即高效率θh的概率是v,低效率θl的概率是(1-v).写作技巧人的成本函数设为C(q,θ)等于θq.又设t,U分别为写作技巧人的转移支付和效用.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契约就是委托人对以下模型进行规划.

max(v(S(qh)-θqh)+(1-v)(S(ql)-θql)-(vUh+(1-v)Ul))

(q,U)

激励相容约束(IC):

Uh>,等于Ul+△θqlUl>,等于Uh-△θqh

参与约束(IR):

Uh>,等于0Ul>,等于0

求解可得:

qh等于q*(信息对称时的最优产出水平)

ql<,ql*

Uh等于△θql

th等于θhqh*+△θql,

tl等于θ1ql

对于高效率的写作技巧人,不存在产出水平的扭曲,即qh等于q*(信息对称时的最优产出水平),对于低效率的写作技巧人,其产出水平向下扭曲,即ql<,ql*.显然,高效率的写作技巧人能够得到一个严格正的信息租金,即Uh等于△θql,此时的转移支付分别为th等于θhqh*+△θql,tl等于θlql.就是说,必须采取措施对写作技巧人进行激励,写作技巧人才会努力工作.

二、企业文化激励的依据

企业文化对员工激励是否可能?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代社会中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文化人”,即他们既有经济需要,又有文化需要.

在对人性的描绘中,西方经济管理理论主要出现以下的人性检测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

“经济人”的思想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并为此效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发现,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职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一致,等等.通过实验,梅奥把这种重视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轻视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人称为“社会人”,并认为,把人性检测设为“经济人”是不完全的,人应该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检测设是由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而且人的能力要求被运用,潜力要求被发挥出来,人要实现他所能实现的一切,具有这种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就是“自我实现人”.

“复杂人”检测设是20世纪60至70年代组织心理学家薛恩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上述人性检测设,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并不能适用于一切人.因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人的个性不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不能用单一模式去硬套.”因此,“复杂人”更符合现实的人.

以上几种人性检测设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强调了人的需要的某一方面,如“经济人”追求金钱利益,“社会人”追求人际情谊,“自我实现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复杂人”想实现前面各种“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种调和,且变得不可捉摸.总之,这些人性检测设具有某些合理性,但不准确.

那么,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人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文化性?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经济性是显然的,不用多说.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文化性,其意涵是什么呢?

从本质上说,人是文化人.生物学家们发现,任何生物体均有两套系统: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依靠前者,生物体能接受到外部刺激,有了后者,生物体对这些刺激能做出反应.这两者构成了生物体的功能圈.然而,在人类世界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人类生命所特有的新特征,这就是,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发现了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第三个系统“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改变了整个人类生活,有了它,人类就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世界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之中.这一“符号”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等等.因此可以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文化”性,因为文化是人的本性之所在[5].

其实,人们很早就对人的本性进行了研究.我国古代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人是政治动物”,等等.到了近现代,又相继出现了前文所述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对人性的检测设与描绘.实际上这些对人性的描绘把人性单一化了,因为它们是用人类生活的某个侧面来定义人,比如梅奥的“社会人”.社会性确实是人的一个特性,但社会性并不是人的唯一特性,更不是人所独有的特性.动物学家们发现,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像人类社会一样具有某些社会性.比如蜜蜂和蚂蚁,它们也有明确的分工和极为复杂的组织,它们也具有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等特性.而在人类世界,我们不仅是社会动物,更是文化动物.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思想和情感的世界,在这里,人们不仅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而且创造和享受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实际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性有一个逐步展开和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时代,人的第一需要是获取基本的衣食等以求生存,工业经济时代,人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人们的需要就会增多与高级化,在特定时期人的某一需要会超过其他需要,表现得更突出一些,这就相应出现了近现代的各种人性检测设,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文化人”更能贴切地刻画人性,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笔下的“自由人”可能更符合那个时代人的人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前述的各种人性检测设当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经济文化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信息的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标志,知识、信息成为生产力中决定性的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在这样的新时代,社会在许多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德鲁克所说:“知识已经变成了关键的资源,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个资源,这一改变使我们的社会成为后资本主义社会.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它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6]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广度和深度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此,笔者认为“经济文化人”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基本要点:有限理性,追求个人最大效用,具有三种主要的需要,即生存需要、成长需要和荣誉需要.第一点的原因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尚无法把握与自己有关的一切方面,总有“理性之不及”的地方.第二点的原因是,对于现代社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来说,主要目的应该要追求其资本利

得,而且利润率越高越好.这一点与经济现实是相符的.“经济文化人”的三种需要的原因:一是只要是人,他(她)都要获取衣食等物质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所以人都有生存的需要.生存需要虽然从人类一出现也就存在,但现时代的生存需要已不同于以往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比较发达,物质也很丰富,人们吃饭已不再是为了“果腹”,穿衣也不仅仅是“蔽体”,而是享美食、穿名牌,尽情地享受生命.二是人的生存需要满足后,就突出地表现为追求人自身的成长.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主要在工作中使自己自立自强,实现成长的需要.三是人们还有追求荣誉的需要.

总之,“经济文化人”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需要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又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现时代的人的需要,包括“经济文化人”现在所没有的需要,那时都能够得到满足和实现.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文化丰富到各取所需,人们不再受到所有旧时代的限制,在现代人看来,他们就是真正的“自由人”.

企业文化与员工激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企业文化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结论与简短建议

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激励效应,因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既有经济需要,更有文化需要,他们是“经济文化人”.根据这一结论,中国的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审视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紧迫的是企业要创新文化管理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所谓企业文化管理,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炼企业文化,通过学习与教育,促使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企业精神、经营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和企业形象等经营哲学与规则,自觉规范企业经营和全体成员的日常行为,协调一致地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目标[7].在创新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要树立文化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抓文化建设本质上也是抓经济、抓发展.坚决克服重抓经济、轻抓文化,优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倾向.企业管理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制度化培训员工.企业特别要倡导全体员工都参与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员工积极献言献策.企业技术创新不是某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事,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情.只有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首创精神,企业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