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的数学教育

点赞:3187 浏览:1005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农村中学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较差,经常感到无从入手.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强调教师以上课时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降低要求,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不再恐惧,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关 键 词:学习兴趣;探究;分层教学;训练

我们数学老师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平常上课都能够听懂,而且书上的题目我们都会做,但是考试的时候总是不会做题.”当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老师总是会从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解题方法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而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老师造成的.如今高中也已经进行了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用新课程理念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不能一味地把课堂作为老师表演的舞台,不断地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绝招”“金点子”传授给学生,这样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机械的重复训练中磨掉了学习的兴趣,磨掉了个性,从而失去了思想.要改变学生上课能听懂,考试不会解题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要改进和丰富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丰富的体验.

一、通过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偏僻的农村,学生的认知能力受到地域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像城市里学生一样什么都能接触到,并且我校属都匀市排名靠后的高中,学生是已经被多所高中筛选之后才留下来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因为有机会就读高中,有极强的学习,但是他们要么是偏科现象特别严重,要么就是基础比较薄弱,教学起来非常困难.可以说对于基础的东西都是一问三不知.面对这样的学生,许多老师只是感叹学生怎么怎么样,而不是积极地去应对,去思考怎样改变现有的状况.《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引入过程中过多地引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或者是课本上的引入方式,则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由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在注意力和持久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以新奇的事物去刺激学生,所以我们在引入过程中必须注重其新颖性和趣味性,并且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在引入中一定要力求简单,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的探究热情.

农村高中的数学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如笔者在教授高三选修1中的“极限”一节时就采用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认知了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作为引入,故事如下:已知乌龟在兔子前方100米,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那么当兔子前进100米时乌龟前进了10米,此时兔子距乌龟10米、当兔子前进10米时乌龟前进了1米,此时兔子距乌龟1米、当兔子前进1米时乌龟前进了0.1米,此时兔子距乌龟0.1米等这样下去兔子永远也追不上乌龟.此故事一出学生立刻感到惊讶,因为这个故事与学生所知的结果孑然相反,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样一下子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参与

在引入环节注重了学生的认知的特点,新颖、简单和趣味性,并且设置了一定的悬念,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所设置的悬疑,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中,并且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去探索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过程应是一个连续地、生动活泼地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农村高中学生基础比较差、基本功不扎实,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应多运用直观化的原则,并且需要多重复,还应该使用多种辅助教育的手段.

如笔者在讲授“正弦函数的图象”一节时,就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体现了描点、连线等作图的整过过程,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正弦函数的图象来源的过程,为下一节研究正弦函数的性质作好了准备.

三、课后练习中应强调分层训练

在农村高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及解题能力的欠缺,使得学生在课后的练习及习题中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经过各级学校的筛选之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不注重解题后的总结和反思.处理此问题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同时要求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