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点赞:26092 浏览:1197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充分发展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学生本身的不成熟性,他们对于学习的各个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

一、引导作用

引导即引路导向或启导.它是启发式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手段.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怎么写作于学,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到实处.引导的主要作用是:

1.引发兴趣,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现象具有生动、直观、有趣等特征,初学阶段可通过趣味实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给学生上第一堂化学绪言课时,笔者先将一张白纸(事先用蘸有酚酞的毛笔写过字)贴在黑板上,然后用小喷雾器依次喷上一种无色溶液(氢氧化钠),白纸上面立即出现一行醒目的红字:“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引发起来,在学生惊讶之际,我又趁热打铁,做了“魔棒点灯”“水中生火”“白纸自燃”等几个有趣的化学魔术,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充分调动起来,迫不急待地寻求答案,而我却未作正面回答,只是举起化学课本,告知学生答案就在书中.然后又结合生活常识和生产实践,讲洗衣粉,谈煤气中毒,道白色污染,说温室效应,介绍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诚然,要学好化学,并非凭一时兴趣所能,这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潜移默化地循循诱导,将学生初学化学的浅层兴趣迁移转化为较深层乐趣,进而转为永久性志趣,甚至走上终生献身化学科学之路.

2.设疑激思,启迪思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回忆,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总结出制备气体的四个环节: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学生既牢固地掌握本实验的知识,还为以后的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疏导作用

疏导即疏通开导或叫点拨.它是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偏差时,教师指点迷津,拨开疑云,疏通障碍,使学生疑顿开、惑顿解,在“山穷水复”之时,收到“柳暗花明”之功效.疏导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解除心理障碍.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殷切的期待,热切的激励,使师生间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稳定形成,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融化其心中悠悠千结.中学时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阶段,中学生感情丰富而又极其脆弱,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憧憬,然而,一旦面对现实,却又不堪一击,有时会因一道难题未能攻克而沮丧不已;有时则因一次考试不好就一蹶不振.对此,教师要善于察诊学生“病情”,并能及时“对症下药”,使他们尽快解除心理障碍,振奋精神,满怀信心,重新投入学习.

其次是释疑解难.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而“卡壳”,出现思路阻断时,教师要审时度势,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所谓适时,是指多数学生已开动脑筋思索,但紧皱的眉头还未舒张;或仅有个别学生举手应答,多数学生还无应答反应.所谓适度,是指着重从解题思路、思维方法和解疑的主要条件上给予指示,不应将答案和盘托出.另外,问题的解决也绝不能就题论题,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再思考.一个题目应从5个层次考虑:①怎么做?②为什么这样做?③为什么会想到要这样做?④不这样行不行,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些方法哪个最好?⑤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题目,是容易了还是难了?很显然,问题一经这样处理,无论是知识的应用,还是能力的培养,都会是高效率的.

三、指导作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指导的要求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总结方法,探索规律,真正达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指导的主要作用包括指导记忆、指导总结、指导联想、指导思考等诸方面.

1.优化记忆,增加知识储备.记忆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促进记忆、减少遗忘的最有效操作是进行系统复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所以教师要经常、及时地指导学生如何复习,指导他们不仅要温故,更重要的是知新;不仅要有一日一结的知识当天复习,还要有周清月结的阶段性复习和学期末、学年末的总复习.教师要在指导复习和记忆方法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以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2.归纳总结,深化教学过程.知识总结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再学习的过程,是从整体上去思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较高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可从课堂小结做起,再到章节小结、单元总结、知识板块等.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3.联想对比,提高学习效率.联想对比是零散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联想对比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并能熟练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4.诱导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达到深化思维、优化素质、培养能力的目的.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在精神交往中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个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养、授课的技巧、师生配合的默契程度,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身上,由学生来体现教师的劳动成果.所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教学顺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