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改革与看幼儿园活动区活动

点赞:13746 浏览:578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强调了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任务:一是普及,二是提高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国十条”进一步阐释:“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这里有两个关 键 词耐人寻味,一是“保障”,二是“纠正”.它说明当前幼儿的快乐健康成长仍未得到完全“保障”,“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也还没能真正改变.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至少找到了一种有别于中小学的课程组织的特殊形式,那就是“活动区”.幼儿园的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这可与以上课为基本形式的中小学教育区分开来,从而真正体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保证充分的游戏时间,就能保证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就是给予幼儿自发探索、自主学习的机会.而“活动区”就为实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供了空间保障和物质准备.


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很多农村幼儿园缺乏玩具材料,缺乏空间条件,无法形成供幼儿自发探索的活动区,因此普遍采用了课桌式的以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为主的小学化教育形式.而大半的城市幼儿园虽普遍设置了活动区.但很多教师为实现各学科领域的教学目标,常常要求幼儿在活动区通过操作完成枯燥的作业.在这里,幼儿只有选择材料的自由,而没有选择玩法的自由.

一般而言.幼儿园活动区的材料可分为四类:直接投放的购置材料、加工制作后投放的购置材料、直接投放的废旧物品、加工制作后投放的废旧物品.调查表明,凡是重视活动区活动的幼儿园,教师自制材料的比例较高,制作的学具比例高于玩具.自制材料的更换频率也较高.但教师普遍抱怨为活动区制作学具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本就有要求的案头工作,他们感到不堪重负.

学前教育改革与看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教师自制材料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很多时候,教师是为了制作而制作.为评估检查而制作.部分教师明知制作的学具对幼儿的发展意义并不大,但仍制作了不少名为学具实为“看具”(因为制作精美往往限制幼儿摆弄,所以称之为“看具”)的材料;部分教师则为设计不出新颖的材料而苦恼,干脆照抄儿童用书中的玩具或模仿现成玩具来制作;还有部分教师在制作材料时只关注材料操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却分辨不出这种目标的达成对幼儿的发展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此辛苦地自制材料却并未产生应有的效应.其一,我们看到幼儿在活动区仍存在大量被动行为.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幼儿为何不喜欢我辛苦制作的材料教师提出最多的疑问是:幼儿不选择这些材料,我该如何引导他们作出选择其二,我们看到自从有了活动区,幼儿的游戏反而少了.教师最大的困惑是:时间如何才能安排得过来教师提出最多的疑问是:活动区活动和游戏活动是分还是合其三.我们发现活动区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主要体现为对结果的关注,即幼儿是否在按教师限定的玩法操作,操作结果是否正确.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做出能让幼儿理解的每种材料的操作方法的标记教师提出最多的疑问是:幼儿不按照我的要求来操作材料怎么办

既然幼儿园活动区是有别于中小学教学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也是当代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那么,一个幼儿园的活动区在课程中处于什么地位,一个教师对待活动区的态度怎样,以及活动区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活动指导的质量如何,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根本反映.就目前幼儿园活动区现状来看,教师的困惑和疑问一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路径之间的脱节,另一方面说明了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与教师的实际专业素养之间还存在落差.

(一)课程改革理念催生了幼儿园活动区活动

“活动区”活动是在我国幼教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它的产生必然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以儿童发展为本”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改变“学科化”“小学化”的状况.于是《幼儿园工作规程》首次提出了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思想.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我们认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游戏应该是最经常开展的一种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如果不加任何干涉的话,游戏充盈在幼儿的大部分生活时间里;其次,从性质上来说游戏应该是最必然的一种活动,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大部分行为具有游戏的性质.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活动形式;第三,从价值上来说游戏应该是最必需的一种活动,因为游戏给了幼儿表现所能和满足所需的机会,使他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自我发展,也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幼儿园教育应倡导大课程观,即教育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教育要通过游戏来实现,生活化、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本质.也就是说,课程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能够直接体验的;知识要整合在—定的情景中,是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自主建构起来的.落实这种新课程理念必然要有一种与之相应的实施形式,“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而“活动区”就是这样一种环境.

有了活动区,教师就能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课程环境,有了活动区,幼儿才有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活动的机会,这样,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想才能实现.

(二)活动区活动是教师预设课程目标与幼儿自主发展的统一

活动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环境呢教师不仅要知道活动区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系,还要理解课程改革理念在活动区环境创设和活动指导中是如何具体化的.也就是说,怎样的环境呈现方式能将课程内容综合于其中怎样的活动区环境能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如何做才能实现教师预设课程目标与幼儿自主发展的统一这是每个教师在组织活动区活动时必须具有的自觉意识.我们知道,活动区环境是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来预设的,教师如果想让幼儿从环境中学会什么、获得怎样的经验,就要有意识地投放相应的材料、有目的地安排相应的空间,用材料诱导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作用于环境的过程中实现预设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