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建议

点赞:3734 浏览:87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当前聋人大学本科生的基本就业情况,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意识,以期为聋人高等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议.

[关 键 词]聋人大学生本科就业调查与建议

[作者简介]李强(1971-),男,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聋人高等教育管理.(天津300191)赵非(1970-),男,英国布里斯托人,布里斯托大学听力学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聋人教育.(英格兰布里斯托287790)魏倩(1986-),女,山东青岛人,天津市委组织部,硕士,研究方向为聋人高等教育管理.(天津300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聋人大学生就业学校支持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C880068)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90-03

从2000年开始,我国聋人高等教育才有了本科层次的教育,专业学科涉及文、工、艺术等学科.聋人大学生的就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受到观念更新和政策法律保障的影响,所以现在的本科层次聋人大学生就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前全国聋人大学在校生约2000人,约占全国聋人的万分之一,但他们的社会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数字的实际意义.聋人大学生,具有实质流障碍,所以他们的教育最具有特殊性.对聋人大学生教育成果的检验,对其就业趋势与动向进行分析,对聋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2007、2008届全部毕业学生86人,计算机专业69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27人.服装专业17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0人.被试群体的选择可控制无关变量,考察专业、性别对就业的影响.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2001年开始全部招收本科生,是典型的聋人高等工科四年制本科院校,本、专科累计毕业生310人,其中男生201人,女生109人,生源来自除台湾省、西藏自治区、香港地区的30个省市,涉及汉族、回族、藏族、蒙族、满族,每年学生来源不少于13个省市.毕业生中职业主要有教师,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福利企业职工,计算机、服装、机械相关专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因此用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情况,研究效度高.

(二)研究方法

自编《聋人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采用一般人口学统计方法统计人口学资料,同时还采用访谈法对聋人大学生就业情况做进一步分析调查.发放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100%.将有效问卷所得数据经Excel和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经过调查和访谈,从学生基本情况、就业基本意向、就业意识意向、就业怎么写作工作、对学校就业怎么写作意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

(一)大学生毕业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选择就业单位时,依据考虑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如191页图所示.

(二)访谈问卷结果

对聋人工学院即将毕业的2008届大学生进行访谈,结果如下:

1.聋人大学生就业意向访谈结果.(1)聋人大学生就业途径主要有:依靠家人及社会关系,这是聋人就业最主要的就业方式(访谈中有22人选择,约占总人数的41.5%);先自己找,如果找不着再让家人帮忙(约占26.4%);依靠当地的残联找工作(约占17.0%);完全自己找(约占15.1%).(2)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主要是等毕业前夕或毕业后再找,现在先安心学习.(3)在选择工作时,大多数毕业生不要求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要适合自己就行(约占75.5%).(4)聋哑大学生中打算毕业之后自主创业的人数不多(约占0.06%).(5)就工作性质而言,很多同学都愿意从事教师这一行业,特别是聋校教师,他们认为教师工作稳定,而且在聋校面对的是聋生,所以不存在交流障碍问题(约占20.8%).(6)就工作地点而言: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打算回老家找工作(约占77.4%);只有一少部分要留在天津、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约占0.09%).(7)在就业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困难有语言交流不方便、笔谈太麻烦、健听人没有耐心(约占96.2%);歧视聋哑人、待遇不平等(约占34.0%);无工作经验(约占24.5%);自身能力差、学的知识和技术不精通(约占15.1%);工作中遇到困难,完全需要自己来解决,健听人不愿帮忙(约占11.3%).(8)学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以下帮助.健听人能多学一些手语,多和聋人进行沟通交流(约占58.5%);不要歧视聋哑人(约占35.8%);健听人要多一些耐心,多包容理解一下聋人(约占34.0%);政府和社会应多关注一下聋人的生活与就业(约占13.2%);希望聋校多开设一些专业(约占0.06%).(9)聋人大学生绝大多数只是知道有福利、保险,但具体内容就不太了解了,更不清楚“保险”与“工资”的关系(约占73.6%),学生了解这些福利、保险的途径大多是上网查或亲戚告诉的(约占39.6%).

本科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对学校就业怎么写作工作情况访谈结果.(1)最希望就业怎么写作:“企业的详细招聘信息”“就业政策、形势分析”“就业技巧培训”“职业测评及生涯规划”.(2)比较了解就业政策.(3)点击学校就业咨询网的频率:“偶尔一次”.(4)对学校就业咨询网的印象:“一般、信息过于简单”.(5)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印象:“一般、怎么写作水平还需提高”.(6)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比较满意、能够使自己有所提高”.(7)希望的就业指导形式:“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就业指导课”.(8)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始的最佳时间:“大四年级”.(9)就业指导开始的最佳时间:“大四年级”.(10)在就业中面临的问题:“缺乏工作经验”“实际岗位与期望相差太大”“所学知识与实际差距太大”.

3.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改进意见.集中在:(1)多为聋人就业提供怎么写作;(2)学校负责推荐单位;(3)增大就业信息量;(4)加强就业中心建设、加强就业政策分析、就业指导.

三、结论

通过以上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校期间,聋人学生就业倾向主要还是大城市事业单位,希望从事自己所学专业、月薪能与健听生相同;第二,感觉就业压力很大,获得就业信息和意见的渠道主要还是家庭;第三,感觉工作经历在招聘中最主要,当就业状况不利时愿意降低个人标准;第四,就业优先考虑工作稳定性、薪水和福利、个人在单位的发展空间,从事所学专业被排在最后.


四、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选取86名天津理工大学的聋人本科毕业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聋人大学生就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围绕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三因素:聋生个人、高校和社会.

聋生对自身认识不明确

第一,缺少职业规划的概念.根据问卷及访谈结果,聋人学生停留在陈旧的就业意识中,受家长影响较大.第二,缺少对个人的完整评价认识.就业过程中,聋人大学生认为首要困难是交流障碍,其次是缺乏工作经验、社会歧视、健听人不理解等相关障碍.个人主要问题在于期望值过高、盲目从众心理、消极依赖、求闲怕苦等心理,以及存在挫折归因偏差等问题.

(二)学校就业指导资源运用不完全

聋人大学生对学校相关就业政策和流程有所了解,但却不做深入了解,个人很少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同时,从学生将从事所学专业排在择业期望的最后来看,说明聋人学生对就业压力认识得非常清楚,急于就业是就业前的核心思想.因此,学生有急于就业与不知如何就业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聋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择业指导的投入不够.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的教育与指导系统没有充分考虑到聋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专业水平和个体差异.

(三)聋生对社会认识不明确

在社会保障、就业违约等自我保护方面,聋人大学生认识不准确、不全面,大多学生只是知道有福利、保险,但对具体内容不了解,不清楚“保险”和“工资”的关系.有的聋人大学生认为有无保险不重要.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五、建议(一)学校方面

首先,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应用模式,形成将各自优势统一起来的横纵交叉教育模式.把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第二课堂与课余生活中,建立横向教育构架.在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每个章节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标准和相关内容,丰富纵向教育内容,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加强聋人大学生的政策法规教育.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平台开设选修课,在人事劳动基本法规、就业基本法规、残疾人保障法规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分析.第三,建立快速反应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加大就业信息的开发力度,与残疾人联合会合作、与开发区等经济组织合作、与商业联合会等商会合作,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利用网络等电子信息平台进行资源汇总与快速发布.第四,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在本科教育中加大实习与实践力度.借鉴职业技术教育成果,向、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证方向发展,建立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职业技能和团队工作意识.最后需努力进行聋人学生就业研究,从理论、实践应用、国内外比较教育研究等多个方面入手探讨聋人高等教育.

(二)聋人大学生自身方面

一方面,需要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能认清自己,学会自我更新观念.由于生理缺陷引起的焦虑、抑郁和悲观,使部分聋人大学生消极被动,缺乏对自我内在资源的把握和发掘,缺乏自信.因此,应尽早转变就业观念,进行就业规划,进入实践,保持良好心态,建立适应社会的观念.认清聋人大学生在择、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自卑和畏惧心理、优越感和高期望值、依赖心理.努力克服受暗示性强心理,端正职业价值观,避免在择业上盲目从众和攀比.另一方面,需要聋人大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利用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环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将专业向深入化、实用化发展.

(三)社会方面

一方面,全社会努力构建和发展劳动福利型聋人大学生就业模式.关于聋人就业的理论主要有供养理论、回归社会论、增能理论.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它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行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不但在于增加其原本丧失的机体的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社会负担.根据增能理论,构架劳动福利型聋人大学生就业模式.另一方面,进一步鼓励按比例就业.鼓励企业充分运用国家政策,走复合寻求人才之路,对大学生提前进行“准招聘”,储备人才,遵守国家法令,按比例就业.

总之,聋人大学生社会保障着眼于聋人的生活,具有强烈的单纯救济型特点,因而不利于聋人的主体发展.聋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应成为聋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已经开始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的公民生活在社会上,他们的需求层次也已出现较大变化,由渴求温饱向多层次的发展需求转变.聋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使聋人也像健全人一样可以到社会总目标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乃是他们更高层次上的一种生存需要,也是聋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与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宜勇.2001年中国就业形势、政策选择[J].中国劳动,2001(1).

[2]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李强,鲍国东.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

[4]瞿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赵行良.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1).

[6]刘在花,许家成.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8).

[7]龚莉.就业和社会保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张宁生.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9]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