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

点赞:4710 浏览:150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对建国以后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特点和不足等进行分析,得出:音乐教学大纲的发展实际上体现了我国对音乐教育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关 键 词: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55-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1950年8月,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此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共颁布了十三个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1952年我国教育参照苏联模式时,改用“教学大纲”这个称谓;到2001年,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又重新颁布以“课程标准”来称谓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建国至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过渡时期的音乐课程标准

建国后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基础音乐教育指导性文件是《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草案)》,该《标准(草案)》于1950年的8月份颁布,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这一课程标准是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的,同时在也在指导思想等方面带有新社会的特点和要求.

在框架上,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沿袭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课程标准》的框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目标”.《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草案)》规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三个目标,分别为:“一、培养儿童正确的听音、发声、歌唱、简单演奏等初步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二、培养儿童爱好音乐、以音乐陶冶身心,丰富生活,并乐为人民怎么写作的兴趣和愿望;三、培养儿童活泼、愉快、热情、勇敢及五爱国民公德和保家卫国、保卫世界和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

第二部分为“教材大纲”.在该一部分,《标准(草案)》将我国当时的中小学音乐教学领域划分为四个,即:唱歌、乐谱知识、乐器、欣赏;并分年级规定了四个领域相应的知识和内容标准.

新中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三部分为“教学要点”.在该部分,《标准(草案)》分别对教材选编、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三方面进行了规定.如:强调这一时期的教材编配“以歌唱为主,基本练习,器乐,欣赏为辅”.教法上强调根据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教材选编上应注意到根据儿童身心发展安排教学,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如:“随时教给儿童以发声器官卫生的常识”“变声期的儿童,切忌发高强的声音或长时间的歌唱”等;教学设备要点分别对音乐教室、乐器、教具作出了规定.

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基本承袭了建国前的《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规定;由于当时所处的特殊的社会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除了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外,更多的是强调音乐教育为社会怎么写作的社会功能.但其在教法方面提出的诸如各年级教学内容的衔接、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组织教学、教学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兴趣等,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1956年——2000年的音乐教学大纲

(一)1956年——1979年的音乐教学大纲的发展

1.1956年11月颁布的《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是教育部于1956年11月颁布的.大纲基本结构包括说明、教学大纲、歌曲目录、欣赏参考曲目.

第一部分“说明”:在“说明”部分对小学唱歌课的目的、内容、唱歌课的教学方法以及音乐课外活动与教学设备等方面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这部分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唱歌课教学上的学习标准如歌唱技巧的掌握以及音乐知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第三部分“小学歌曲目录”:按照不同年级、学期规定了必学曲目和供教师选用的曲目,同时指出“对教材的选择一定要严格遵守大纲的要求和系统”.

第四部分“小学欣赏参考曲目”:按年级和学期列出了供教师参考选用的欣赏曲目.

1956年颁布的《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是在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的一些音乐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一些特点:积极的方面如:音乐教育的目的明确,指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教育中完成美育的手段之一”;音乐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儿童“爱美”的情感;在音乐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应根据音乐课的学科特点来进行教学,要通过音乐形象来感染学生.另外,在大纲中第一次对课外活动进行了规定,强调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不足之处有:将小学音乐课定位为“唱歌课”,可以看出当时对小学音乐教育认识上的片面性;在唱歌曲目的规定上过于狭窄,曲目选择主要以歌唱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的歌曲为主,外国歌曲的曲目选择主要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儿歌曲和群众歌曲为主,并且要求“对教材的选择一定要严格遵守大纲的要求和系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时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2.《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9月颁布).该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是1956年9月颁布的,主要由说明和教学大纲两部分构成.

特点:①中小学衔接方面,提出初级中学音乐教育是小学的继续,指出小学阶段学习的音乐知识、技能只是初步的,初级中学阶段需要在小学音乐学习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更为广泛、深入的音乐知识,特别是歌唱技巧,以利于提高学生在歌唱方面的表现能力.②继续强调音乐教育的性质是美育,音乐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对于音乐教学的目的方面提出音乐教学应教会学生有表情的歌唱以及感受音乐.④突出对唱歌的强调.虽然规定了中学音乐课的内容由歌唱、音乐知识与音乐欣赏三个部分构成,但特别强调初中音乐课的主要内容应为唱歌,应在教学上分配最多的教学时间.⑤体现了对音乐课外活动的重视,强调应加强课外活动,将音乐课外活动提高到与音乐课堂同样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