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

点赞:25097 浏览:1107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现状的全面分析,提出构建远程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模式的必要性及具体方略,主张充分利用远程培训技术和方式,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的提升.

关 键 词:远程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10-04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及专业发展的核心成分,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成为关键因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是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心理素养、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现状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执行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十分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展学校心理咨询辅导、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等并积极探索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综观近年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界限的把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阻抗现象等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实际内容和具体措施.其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员配备不足,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老师严重匮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场地和设施也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需求.同时,许多学校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与学生密切接触相对较少,往往消极被动地等待学生上门咨询;对问题学生关注较多,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体重视不够.有些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对学生曾作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但在以后几年学生生活中几乎没有再次或多次地复查,这样很难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有部分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不够健全,反应也不迅速,不能有效预防学生重大心理事故的发生.而这一切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技能所致.从形式上来看,尽管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主要通过与学生进行的有效沟通和心理交流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领导同下属、老师与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等具有相似性,但要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根本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心理辅导技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是新时期社会加速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它以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为基本出发点,以教师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基础,能够采取恰当的问题疏导与解决策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包括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全面认知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技能、了解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技能、促进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评价心理辅导工作水平的能力等.吴桂翎、申继亮(2000)的研究表明,丰富的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教师的发展心理学知识水平越高,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越好[1].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要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建设一支自身心理健康,具备心理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笔者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的现实状况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关注力度不够,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意识和相关技能,无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当前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更多的问题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辅导技能才能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农村中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研究课题.

远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辅导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远程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通过信息化环境的创设和信息资源的建设、传递及应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2].远程教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的教育模式,受教育者自学为主,教育者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3].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教育史上规模最大、影响人群最多,并且将会引起最深刻变革的一项信息化工程.该工程旨在使千万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施该工程的关键是要拥有一支能自觉并有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队伍.认真探讨如何通过远程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辅导技能并以此促进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重视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关于中小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案例不绝于耳,从整体而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急待提高.为此,许多中小学校一线教师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工作,应当说这是推进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最直接的动因.在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有利于预防农村中小学生心理疾病,全面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对学生个体成长的积极作用由心理辅导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学校心理辅导十分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既关心学生个体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也关心学生个体的合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其次,学校心理辅导既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机、情感与个性发展.同时,学校心理辅导强调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强调师生之间真诚合作与相互尊重;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自主精神,主张通过学生自我探索来解决问题;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并注重个体潜能开发.这些特点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引导与示范、矫正与疏导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配合和有益补充.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不仅有助于维护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困扰与疾病,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不断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最终达成个体的自我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