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生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点赞:10940 浏览:456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分析当前高校中管理类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实施现状和效果,指出存在于其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产生的原因,并以现代决策方法课程为例,提出改进该类课程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改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投资的利用率,为今后该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起到启示作用.

关 键 词:教学方法改革;管理类;研究生课程;现代决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2-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高水平管理类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任务显得越发重要.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方式,已难以满足目前社会对该类岗位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此以管理类研究生课程——《现代决策方法》为例,分析现代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指出所存在的欠合理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措施,以便高校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管理类高水平人才.

一、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

1.大多数管理类课程无指定教材.当前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教学方式与本科生教学方式不尽相同,在研究生阶段,高校已经不再统一发放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而是由该课程的任课老师推荐给学生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核心参考书籍,学生凭借网络、图书馆、书店等渠道去获取课程所需的教材.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主动性,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教材资源,从而无法在课前预习上课所学的知识,在上课时仅仅是对照幻灯片和板书来迅速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能汲取的知识非常有限,甚至在课后根据笔记复习课堂所讲内容时都无法寻找到相应的课本依据,这就使得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较长的持续上课时间.目前大多数研究生课程单次教学时间均为四节课连续教学,一般长达四小时之久,有时考虑到教学内容连续性的需要,甚至中途不安排休息时间.持续长时间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授课老师疲惫不堪,出现遗漏知识点或知识点讲解不详的现象,也使得学生们身心疲惫,听课效率低,吸收知识效果不佳.


3.授课方式陈旧无变化.以《现代决策方法》课程为例,目前采用的授课方式仍旧是以老师讲解配合简单的幻灯片和板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上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少,无交流则难以有进步.传统教学方式难免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降低,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触类旁通的能力难以在课堂上得到培养.

4.课程的实用性缺乏体现.一般该类课程的教学比较注重于理论层面的课本知识传授,但学生却无法体会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具体是如何运用的,这样的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当为学生讲解案例分析时,也只是针对题目进行分析,最终解答出答案,这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再次回顾,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今后分析此类问题的能力.

5.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有效监督作用.目前多数研究生课程大多采取考查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对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要求均不是很高,这难免降低学生对该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低配合程度,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进行改善.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编写教科书.仍以《现代决策方法》课程为例,任课老师以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为核心,结合该课程在国内的发展进程,组织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编写适用于研究生的《现代决策方法》教科书.该书不仅满足学习这门课程的研究生,使他们能够系统全面了解该课程的结构和体系,而且方便了老师对本课程教学计划的更精准地把握,也为该类课程在国内教学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在编书的过程中,应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同时应多次修改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不断补充新的理论知识.

2.合理安排上课时间.持续长时间的单次教学,虽然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系统教学,避免因间隔教学带来的部分知识点遗忘,但过长的教学时间不仅导致老师的授课效率降低,也使得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高校对该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予以一定的重视,能够在全面考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时间,并对教学安排进行严格的监督及管理,以督促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完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成果.

3.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单独的利用幻灯片、板书或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非常有限的,应该合理结合以上各教学方式的优点.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强大试听功能,加以板书辅助讲解,课堂上也可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强知识点的发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学的最终目的.

4.设立积极有效的课程监管机制.高等院校设立各种课程的初衷是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获得该课程的理论知识、锻炼分析类似问题的能力,但如果在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去检验这一目的是否达到,那么之前实施的教学活动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来制订相应的考查手段,以有效的方式去检验教学活动完成情况,考查结果的反馈有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如此循环来不断完善教学活动.

管理类生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管理类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

1.契合了新世纪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管理类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首先符合了国家的教育改革目标,其主要指导思想有:(1)以加强素质教育为目标;(2)重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3)培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适应形势、与时俱进的原则;(5)培养学生树立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想;(6)建立教育与职业、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等.本文中指出的教育改革完全与以上目标一致,积极跟随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完善高校的教学方法,践行高校应该履行的义务,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

2.加强了学科建设并促进高校教学发展.进行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这不仅仅是改进某个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促进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同时还带动高校整体教学力量的发展.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高校教学力量的薄弱紧系着其前途和命运,强大的教学力量能够为高校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这将从根本上推动办学水平的提升.

3.提升了教学效果.当以一种全新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时,最先体验到这一改变的是学生,他们是教学方式改革最直接的受益者.改革后的教学方法除了能够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锻炼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是一个教育观念转变的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教学实践问题;不仅是教学方法本身的变革,也涉及到跟教学活动相关的诸多其他环节的改进和完善;加快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实施等重大决策的出台,教学方法改革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也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才能不断进步和突破.